第六百六十四章 炮兵团到来与长枪方阵之议(1 / 1)

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2511 字 2023-09-06

第六百六十四章 炮兵团到来与长枪方阵之议

四路大军急行军,按照原先的布置,到达指定位置,虽然小有意外,但是并不妨碍大局。这让徐梁对于自己手下的新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自己的新军终于成长了,再也不是那个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很好的指挥,大不了仗的军队了。再也不是那个只能依靠自己的铁杆,才能打出好战绩的军队了。

如今,新军已经成长,足够挑起未来天下大战的脊梁来了。

要知道,在这个没有无线电的时代,全凭战马奔跑传送信息,便能完成这般急行军,放眼全世界,绝对是个奇迹。

“报。”传令兵骑着快马冲进第一团大营,直抵帅帐,朗声喝道:“炮兵团团长陈楼奉命前来报答,恳求觐见。”

对于,徐梁颇为诧异道:“那么快?还真的让他们赶上了,进来吧。”

不一时,新生代的青年才俊陈楼便风尘仆仆的赶到徐梁面前。

对于这个见面次数并不多的陛下,陈楼一脸崇拜的跪倒磕头,朗声道:“卑职陈楼拜见陛下!卑职此行带来六十们新式火炮,为陛下会战助力。”

“不错,不错,你们这一趟辛苦了。”徐梁看着眼前年轻的小将,笑道:“新式火炮试射了没有?性能如何?”

说着徐梁摆摆手,吩咐手下给陈楼端来一杯茶,算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御下手段。

陈楼一脸感激之色的接过清茶,也不敢喝,仿佛闻着氤氲的茶水味道,便已经神清气爽,一扫疲惫了。

脸上的笑容灿烂,“陛下,在您指导下研制出来的新式火炮,威力巨大。可以放火药一斤,三百丈的距离,可以直接击碎靶子。此外,新式火炮,使用的是内冷法,的的确确增强了不少火炮的性能。”

徐梁知道这个内冷法绝非简单的模具内增加水冷管那么简单,水流速度慢了无法取得最佳效果,速度过快又会导致炮膛内壁破裂,必须通过大量的定速实验来寻找最佳水冷速度。在这个没有温度计、流速表的时代,要做成这样的实验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成本。

徐梁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接待了陈楼之后,就迅速与总参谋部、高燕一团军官研究方阵战术。

之前打仗硬仗的都是自己手下的王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军走上战场,再加上老部队扩编,战斗力有所下降,眼下徐梁不得不考虑军队的作战方式问题。

之前因为对手并不是太看重自己,派出的部队多是些组织性、纪律性较差的部队。

最凶狠的一次,多尔衮率领大军征战山东,在城下吃了点儿亏之后,就灰溜溜走了,并算不上交手。

之后,也收复了一些地区,但是新军对阵的多是些只会打笨仗的守备部队而已。

在徐梁看来,这些守备部队,亦或是耿精忠的部队,与当年在江南作乱的倭寇差不多,顶多是比李自成他们的早期流民队伍要强一些。

但是清军就不是这样了。清军的单兵素质,自己见过不是一次两次,比起居庸关之战的时候,李自成手下的精锐士兵还要强很多。

多尔衮能一战打的李自成屁滚尿流不是完全靠得天时和阴谋,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确实强,再加上如虎添翼的机动能力,在冷兵器时代,就是特种兵中的特种兵,除非指挥官犯浑,不然很难剿灭。

这也是徐梁为何明明在总实力上明明超越了满清,却不肯跟满清搞个大决战的原因。

大明朝在被李自成覆灭的前夕,总实力也是绝对超过满清的。至于后世传言,满清灭了大明那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作为一个以抢劫为主的民族,满清的士兵从小就开始从恶劣自然环境中生存,习惯了马背上抢劫的日子。

他们的人生就是在马背上战斗、学习,等到他们成年之后,穿上铠甲,就是最灵活的骑手,最强大的战士。

只要长官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他们该怎么做。

这一点,从戚继光时机延续下来的兵法战阵,就露出了他的缺点的一面。大明后半生的生涯,在出了个戚继光的这般名将之后,很多将军治军的思路,都是要学习纪效新书的。

尤其是九边重镇,更是因为戚继光曾经在蓟州坐镇的缘故,使用的模式是对鸳鸯阵改编,大规模的加大了火器营、车营和辎重营。

那个时候,敌人来了在长城上使用火器,或者用车阵即可。

那是因为敌人的实力太小,而且没有实质性的攻击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敌人在变强,而起不是一般的强。

尽管如此,徐梁也曾考虑过使用车营。甚至脑补过,使用战车组成车城的想法。如果组建成车城,配合庞大的火力,防御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从大明的战绩记录可以了解到,只要火器的配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就可以对敌人造成足够的毁灭性打击。

戚继光坐镇蓟辽时代,因为有张居正这个能臣的支持,火器的配备是百分之四十四,而且没有劣质火器,可以算是大明军队最后辉煌的时期。

每逢交战,可以做到炮声连绵不绝,让敌人心神俱裂,不敢交战。

而眼下徐梁的军队,还是属于冷兵器时代,如果除却炮兵团之外,还有些团属的热武器,以及大量的一窝蜂,火器配备不到百分之三十。

“没有足够的火器,肯定不能使用车城。”得知徐梁的想法,李岩直接摇头道:“根据戚继光的战法,他的车城依靠的是强大的火器,我们的火器精良,但是生产力没有跟上,没有庞大的火器基数,便不能形成完美的防御,我们如何抵御对手?当日当日孙督(孙传庭)的火车营在郏县败绩,也是因为天雨连绵,废了火器。陛下曾说过的长枪方阵,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高燕作战经验丰富,“长枪方真不错,参谋部也做过推演,可以大规模的使用,最关键的是,训练方便简单,而且后勤压力不大。”

如果只从训练速度和后勤压力来看,现在使用的任何一种军阵都比长枪阵要复杂的多。要知道长枪阵可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东西。

这长枪阵不跟眼下使用的火器部队似得,需要士兵有足够的技能和觉悟,只需要一窝蜂的往前冲锋就行了。

徐梁也了解过很多军阵,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来看,不论是东西方,在冷热武器交替的时代,长枪方阵确实有他存在意义。

“做不到宋朝那般富有,但是以长枪为阵,便也可以以人为城,做到车阵的效果。尤其是我们在抚恤做的好的基础上,士兵对我们也有归属感,敢于效死力,比起之前的长枪方阵会更加强一些。”高燕说道。

“没有足够的火器配备,还是无法保证对满洲人的打击。”徐梁总结道。

“陛下,无论是辽金骑兵,还是如今的满清骑兵,都有不冲阵列的规矩。”李岩是好学之人,尤其是管理军校以后,读的书更加多,而南京的资料也齐全,让可以更好的了解古往今来的作战记载。

尤其是宋朝的作战史料,非常详实,让他大开眼界。他敏锐的发掘出,宋金、宋夏战争,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后人常因为两宋的岁币、求和、天子北狩,以为宋朝的军力衰弱,而称之为“弱宋”。其实仔细算算对外战争的胜率,北宋比大唐甚至还要高一些。

“臣以为,”李岩道,“效仿宋人以重甲装配步兵,持以长枪,列成方阵,徐徐推进。方阵之间辅以火炮、鸳鸯阵、弓弩手,以及我们自己的骑兵阵列,足以击溃满清的马步甲兵。”

李岩提出重装步兵的时候,参谋部众人纷纷颌首,看来早就私下讨论过了。

“火器大行之后,即便重甲也没有意义,注定是要淘汰的。”徐梁有些迟疑。

“陛下不该这么想。”李岩认真道:“未来之事谁能确凿知道?如今现状就是满清注重重甲。以前臣在战场上,也见过他们的白甲巴牙喇,乃是满清中最为勇悍者,常有身着两套重甲的!简直刀枪不入,就是火器也打不穿他。”

那时候军队的鸟铳质量不好,士兵不敢放足量的火药,生怕炸膛,射程和威力自然都要大打折扣。不过满洲人着重甲冲杀,的确给缺乏重甲的明兵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我军可以先配上重甲,就算日后没用了,再行裁汰也无非损失点银两。”有参谋道。

徐梁轻轻抿了抿嘴,决策道:“是我小家子气了!就按照参谋部所议,配备重甲长枪兵营!”

“臣请陛下,从预备兵团中选出一个新兵团,组建方阵营。”李岩道。

“孤零零一个团,又没有重甲没有火器,恐怕死伤太过惨重。”徐梁摇头道:“这回咱们是关门打狗,建立了也难以测试出方阵的战术效果。这样,我打算新设一部为总装备部,负责调配、筹集一应军资,诸位以为如何?”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