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大清洗的借口基洛夫被杀案
但是与此同时,另一种倾向也是存在的,并形成一股潜流。斯大林所推行的政策越来越依靠由他挑选提拔的年轻干部。老一代布尔什维克党绝不会有青年一代人那样,对斯大林的热情、忠诚、崇拜。
因此斯大林对老一代布尔什维克的轻蔑态度逐渐转变为仇恨。他坚信必须把那些不同意或怀疑自己政策的人赶下历史舞台。这些人对他所设计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是有害的,起妨碍作用的。
1934年1月联共(布)第1278章。大会总结了党在过去一段时期的工作,指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切经济和文化部门中都已获得了决定意义胜利的事实,指出党的总路线已经获得全面胜利。所以,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称为“胜利者代表大会”。
以上是苏联方面公开的说法,然而据以后透露出来的情况却是:关于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有了一些新的说法。意大利**记者朱塞佩?博法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最可靠的说法是,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期间曾召开一次非正式的会议,对国家情况特别是对农业担忧的代表们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举行秘密投票时,斯大林的名字被勾掉的次数之多,过了其他任何人……有的人甚至说,斯大林根本没有当选,只是在最后决定增加中央委员的名额时。他才勉强当上中央委员。”
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最受代表欢迎的中央领导人是基洛夫,在他言结束的时候,代表们向他鼓掌欢呼,掌声和“列宁格勒无产阶级万岁”等口号声持续了数分钟之久。后来的苏联史学界也披露了这件事。
而我们安全部的报告也是说,斯大林的威望在这一次会议上降到了最低点,有相当多的人在反对党斯大林的**统治,不过没有多少人是敢于公开地反对他,有的也只能是在私下里对他有不敬的言论,终究还是害怕他的人多……
随后生的一件事让斯大林有了一个可以对全党、全军、全国举起屠刀的借口,这就是“基洛夫被杀事件”。事情是这样的:
1934年12月1日是苏联**(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的一个照常工作日,他并不知道这也是他生命历程中最后一天。这也是即将席卷全国镇压狂潮掀开序幕的一天。
这一天傍晚,当基洛夫走进在列宁格勒州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向州委第二书记的办公室走去。当他在走廊里停下脚步开门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的脖子,子弹击中了他的动脉,鲜血马上就喷射了出来,他摇晃一下,转了半个身子。就一头栽倒在镶木地板上了。
他的帽子被掀落了一半,鲜血从伤口向外冒出来。他的卫队长鲍利索夫马上冲了过来把凶手抓住,凶手尼古拉?耶夫本身就是内务部的工作人员。而且有证据表明,在这项谋杀之前。他曾几次企图暗杀基洛夫。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原姓柯斯特里科夫)他是23年代联共(布)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历任列宁格勒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34年2月起任联共(布)中央组织局书记和委员,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各一枚,他是苏联政治舞台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喜欢在斯美尔尼宫中散步。尼古拉?也夫仔细地研究了他散步的路线。企图靠近基洛夫却被警卫人员逮捕。在他皮包背面有一处开口地方,可以不打开皮包就能抽出手枪,上了子弹的手枪就放在此处。里面还装有基洛夫的散步路线图。尼古拉耶夫被带到列宁格勒内务人民委员会。审问他的是委员会助理负责人扎波罗热沃,但不久之后奉内务人民委员雅哥达之令释放了他。
这引起基洛夫警卫人员的警惕。但内务人民委员会告诉他们:这件事用不着他们去管,这个人在这里有他自己的任务,并以收缴个别警卫人员党证相威胁。最后尼古拉?也夫带着武器潜入斯美尔尼宫,在基洛夫要通过那条走廊时向他开枪,惨案就这样生了。
更令人奇怪的是当基洛夫的警卫队长被提交去接受审讯时,他是被用有车棚的大卡车接走的,里面还有几个手持铁棒的契卡人员,一人坐在司机身旁。在沃伊诺夫大街,当汽车驶过一处仓库的一面高墙时,和司机坐在一起的契卡人员突然转换了一下方向盘,使汽车朝一座房屋冲去。
司机抓回方向盘矫正了汽车方向,汽车的侧面碰到房屋墙上,避免车祸生。但基洛夫的警卫队长鲍利索夫已被人用铁棒打死了。在这个事情上我们的特工人员得知,当时医生作了假鉴定,指鲍利索夫是因车祸而死,他们当中有些人当时说鉴定书是被迫做出的,鲍利索夫是被很重的金属铁棒打在头上致死的。
从这个案件的生,以及整个侦查过程都可以看到有一只有力的手在指挥整个事件的进行,绝非尼古拉?耶夫的个人行为。因此无论斯大林是否指使这次谋杀,但他都会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件事消灭他的对手。
当时基洛夫由于自己的才华,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到1934年成为党内仅次于斯大林的人物,享有很高声望,而且**性强,才能出众,善于团结工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会附和斯大林的意见,并且有时会赢得多数人的支持。这当然要引起斯大林的猜疑与嫉妒。
党内的一些领导人对日益严重的个人崇拜,及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感到不安,于是在1934年初的第十七次党代会上,酝酿选举基洛夫取代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大会对斯大林不满反映在党的**选举联共(布)中央的表决上面。
按得票数斯大林在中央委员会名单中是最后一个,在当选委员之中得票最少,缺票27张,而基洛夫却是只缺3张。斯大林的死党卡冈诺维奇命令销毁反对斯大林的大部分选票,才使这令人惊讶的选举结果没有外露。斯大林当然知道这一令他不快的结果,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所以1934年的斯大林已把谋杀基洛夫变成为他树立党内的绝对权威,以及独裁统治的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因此他就需要制造舆论,把手中的剑挥向他的敌人一大批党内、军内和政府内的优秀领导干部,以及一批被无辜牵连的人。
而且在以后又把执行他命令的这些凶残的刽子手处决,以平息转移一些人的仇恨。斯大林阴险、毒辣、罪恶由此可见一斑。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明斯大林是这一谋杀行动的主谋,但是他却充分地利用此事件使基洛夫被谋杀成了大清洗的导火线,成了3年代苏联肃反运动的开端。
事当天,斯大林就带领着自己手下的那一帮领导人赶到出事地点,亲自过问这一案件。最初,政府曾经宣布暗杀是白卫恐怖分子干的,并处决了14名白卫恐怖分子。半个月后,苏联报纸宣布,暗杀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策划的。
基洛夫被刺事件至今是一个案情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凶手尼古拉?也夫虽然当场被捕,并由当天赶到列宁格勒的斯大林亲自审问,但审讯记录始终没有公布,尼古拉?耶夫当月即被枪决。无论“基洛夫被杀案”的真相如何,有一点十分清楚,即这个事件给斯大林提供了彻底清洗一切反对派(包括潜在的对手)、巩固自己权力地位的机会,和采取种种非法手段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借口。
基洛夫案件生后,1935年1月18日,联共布)中央就基洛夫暗杀案一事,向各级党组织出一封秘密信件。信中说:“必须肃清机会主义的泰然自若,这种态度是从这样的错误假定出的:随着我们力量的增长,敌人似乎会变得愈来愈驯服和不伤害人。这种假定是根本错误的。它是右倾的死灰复燃,它要大家相信,敌人将悄悄地爬进社会主义,他们最后会变成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布尔什维克不应当高枕无忧和粗心大意。我们需要的不是泰然自若,而是警惕性,真正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警惕性。必须记住,敌人的处境愈是绝望,他们就愈想把极端手段作为他们反苏维埃政权斗争的垂死挣扎的唯一手段。必须记住这一点,必须保持警惕。”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