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精打细算(1 / 1)

不过,既然眼下知道了这小子赚钱如此容易,潜意识里,三位长辈,也是有些不把他们家杨迪的钱当钱了。

不管是五百万还是五千万,其实这个时候在三位长辈心中,已经失去了概念,他们只想着这些钱能帮村民度过难关,自家杨迪身怀绝学,花多少钱,往后都还能再赚回来的。

苏郁和程欣在旁眼眶红红,刚那种触动,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而言,杀伤力太大,尤其是程欣,看到杨迪的几位长辈如此质朴和善良,更是美眸中弥漫水雾。

“呵呵,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我准备展开消灭危房大作战吧。”

杨迪干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刚还担心白白拿那么多钱出来,会被长辈骂,说自己是人傻钱多,然后一通训斥。

但而今看来,这件事怎么都有种理所当然的赶脚啊,合着自己卖丹药赚来的钱就成草纸了……

杨迪汗。

“嘿嘿,哥们,这次你做的不错,总算没看错你!”杜松站在老爷子身边,努努嘴,冲杨迪竖起一个大拇指。

那般模样,就好像能够得到他的赞赏,是莫大的荣幸,而且这小子有模有样,还不待脸红的。

“嘚嘚嘚……”杨迪牙齿打颤,若不是怕误伤老爷子,真想痛扁这坑货一顿。

傍晚的时候,村民将危房的情况报上来了,程欣将所有数据统计到一张A4纸上,拿着那份报表,杨迪脸色微微有些难看,心头堵得慌。

“怎么了,预算不够么……”苏郁走上前,美眸莫名,轻吟道:“不够的话,我可以支援一些。”

“我这也有几十万存款。”程欣关掉笔记本,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呵呵,第一阶段,五百万很充裕。”

两个姑娘的心意,让杨迪很感动,不过,他却是摆了摆手。

“那杨迪你……”两个姑娘欲言又止。

“没什么,只是觉得,我们这个村子住的,都是一群被遗忘了的人。”

杨迪叹息,面无表情的笑了笑,而后放下报表,出门去找杜松那小子商量去了。

“这……”杨迪离开后,苏郁从桌上拿起那张纸,看了一眼,俏脸微微变色。

“怎么了?”程欣很关切,凑上脑袋来,刚才只顾着统计数据,还没来得及好好瞅瞅。

结果定睛一看,程欣成熟精致的小脸上,也是不禁有些异样。

五里村一共有四百八十户居民,根据市里的标准,可以定性为严重危房的,有一百三十一家,轻度危房也有一百四十三家,加起来,足足占了将近六成。

“他说的没错,这真的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村子……”程欣失神自语,看到那份报表,不知为何,她心里很不舒服。

“这样的地方,或许还有很多,只不过五里村运气好而已,遇到了这家伙……”

苏郁心头也是憋了一股气,那美眸中,竟然有无名怒火在流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若非亲眼所见,她们真的很难相信,而今还有这种地方……

……

客房中,杨迪将先前看到的数据,悉数说给了杜松听。

这小子是一个坑货,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很精明的生意人,年纪这么轻,就能自食其力赚到好几十万的家底,不是每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都能做到的。

“有了!”摸着下巴寻思了许久,杜松一拍大腿。

“哦,说来听听。”杨迪露出喜色,总算没白带这小子回家。

“拆除所有危房过后,不是有将近八百多居民无家可归么,我的想法是,将这些人,暂时分散到房子没问题的各家各户去,而我们的援助,就先从这方面开始入手。”杜松很沉稳的道。

“不是将村民安排到城里的宾馆么?”杨迪皱眉。

“哼!你小子果然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至少现在还嫩的很,”杜松鄙视他,道:“这件事未来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今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保守策略,乡下人住宿条件简陋,但胜在家家户户地方宽敞,弱一点的都有一百七八平米以上,这种地方,多住进去三四人,一点儿都不会拥挤,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花那冤枉钱,难不成你想将大伙安置在旅社一辈子?”

“也对,嘿嘿嘿……”杨迪尴尬,这一次这坑货鄙视的很有道理。

眼下的凌市,最便宜的旅馆标准大间,起步价是50元一天左右,八百多号人,如果以三人一间的标准推算,差不多就是要将近三百间客房,算下来,一天就折合现金15000元。

这个数字,来之前杨迪想过,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完全在接受范围内,毕竟就算将村民安置在城里三个月,也不到一百五十万。

可这小子那样一说,杨迪不禁恍然,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三个月的周期,看起来他已经放的很宽松,可很多事情现在真的还说不好,如果到时真出了问题,那合着去让大伙睡大街啊?

不行,这绝对不行,杜松说的没错,忙一定是要帮的,但不是为了撑面子瞎帮,要精打细算才行。

“如此一来,我们第一阶段,是不是只需要管好村民的伙食了?”想明白那些,杨迪态度也是开始认真起来,坐到床边问。

“也不尽然,道理上,现在大家同坐一条船,理应互相扶持,但为了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规矩上,我们一定要下足功夫,”杜松沉声道:“我的想法是,凡是收留拆迁户的家庭,按照每收留一人,每天额外给予5元元的奖励,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也就支出12万。”

“说得好,这种事咱们宁小人,勿君子!”杨迪很佩服这家伙的眼界。

以而今五里村的情况而言,杨迪敢打包票,就算一分不给的将拆迁户安插到余下邻居家里,村民们也会乐呵呵的双手赞成。

这是一种暖融融的乡土情意,不含半点虚假!

不过,有些时候,感性的东西,或许又要换个角度,用理性姿态去处理。

杜松刚那么说,听上去有些矫情甚至门缝里看人的味道,可实际上,却是上上之策。

人非圣贤,日后合住在一起的村民如果出现什么纠纷,有这层壁垒摆在那,处理起来也会容易许多。

这就叫防微杜渐,当前难堪点儿,以后省心点儿。

“那伙食和生活所需方面呢?”杨迪这时候就像个好奇宝宝,虚心请教这个坑货。

这些事情推算起来并不复杂,杨迪自己也能搞定,但他生怕遗漏什么,或者绕弯路。

“这个简单,还是按人头算,5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援助600,余下的,每月400。”杜松不假思索道。

“这么少?”杨迪闻言,顿时皱眉,觉得这家伙好像有些太抠门了,这个数字,连保障日常人均需求,都有些寒碜。

现在凌市的生活水准,想要隔三岔五吃肉的话,人均800到1000,基本上是底线。

但这家伙给的援助,就算是孤寡老人的标准,都差很远,原本按照杨迪的盘算,每人1500是必须的。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