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藤县血战(1 / 2)

抗战之超级兵锋 长风 3771 字 2023-09-07

藤县这一开战,冷锋就知道,他在武汉待不下去了,不过,老蒋给的文件命令中,他至少要到15号才能离开。

也就是说,他还要在武汉待上至少三天的时间。

三天,藤县能守住三天吗?

他根本不知道,虽然说他已经用了自己的方式给守藤县的川军增强了实力,可日军这一次的南下准备更充分了。

特别是又经过了一个月休整的日军,战斗力将会变得空前强大。

冷锋相信川军是可以做到的,历史上,川军团血战藤县,伤亡几乎过半,但也成功的守住藤县四天半的时间,给后方调动部队进驻徐州地区争取了时间。

战报上的寥寥数语,那在战场上就是成千上百人的伤亡,炮弹如雨,鲜血横飞……

“师座,日军正面进攻受挫,我军收缩防线之后,增加了侧翼的警戒,不过日军出动了飞机轰炸,还有火炮和坦克,川军的伤亡不小,孙振将军已经亲临前线了。”

“江南的日军可有动静?”

“丛林狼小组报告,日军正在调集船只,海军数艘军舰也进入长江水道游弋,另外上海的军统报告,从日本本土调集了一大批的作战物资已经运抵上海,这批物资庞大,但具体数量不详,日本人严密保护,目前没有有关详细的情报。”

“看来畑俊六也快要动手了,这些情报通报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了吗?”

“已经详细通报了。”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有前线的消息,马上报告。”

“是!”

藤县外围,界河主阵地。

“喂,喂,你说什么,听不清楚……”

“蒋委员长命令,至少要坚守三天时间,是,三天,总指挥您放心好了,我们有信心坚守三天!”

“师座,日本人的炮火太猛烈了,弟兄们伤亡太大,快顶不住了!”

“混蛋,顶不住也要顶,总指挥下了死命令,人在阵地在,我们川军想要不被人瞧不起,就得玩命跟小鬼子干!”127师师长陈离抓住手下这名中校团附的衣领,狠狠的将他掼在地上。

哚哚……

日军又一波攻击开始,炮弹像雨点一样砸落在阵地上。

“快,进掩体,进掩体……”

阵地上很快就被爆炸淹没,来不及躲进掩体的川军士兵,被炸的血肉横飞,好在是提前修筑了半地下工事,构筑了足够多的地下防空洞,不然,伤亡更大。

嗡嗡……

天上的飞机又来,这一波至少有三十架飞机轮番的对川军第一线阵地进行轰炸并且俯冲扫射,一朵朵的血花飞溅,年轻的生命不断的凋谢。

就算有冷锋努力的给川军补充了两个团的装备,但对于一支两万人的部队来说,还是杯水抽薪。

他们手中的武器都是十分老旧,有的甚至用的还是前清的老枪,膛线磨平了不说,打也打不远,更别说准头了。

重机枪也是老式的,还是不是的闹点儿小性子,没有枪的,子弹打完来的,只能抡起大刀片子跟日本人白刃战。

一个爆破组上去,连续出击三次,牺牲了九个人,才炸毁了一辆坦克,尾随坦克冲锋的日军上来,瞬间就把所有人都撂倒了。

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兵,川军团这一次真的是豁出去自己的姓名在拼了。

“用,……”

“日.你个仙人板板,小鬼子,老子来了……”抱着三四个,一名受伤的川军士兵一下子扑向日军一辆冲锋的战车。

呼啦一下,碎裂了,燃起冲天的大火,日军的战车一下子变成了一团火,继续向前前进了十几米,里面的日本兵就难以忍受炙火的烘烤,从里面跳了出来。

战车爆炸了,彻底的变成一堆废铁。

看到这一幕的川军官兵顿时高声欢呼,斗志瞬间高涨起来。

燃烧品对付日军的坦克比手榴弹好用,川军的官兵在实战中尝到了甜头,纷纷组建敢死队,在日军的冲锋的过程中,对日军坦克采取投掷密集燃烧品的战术。

毁伤效果十分不错,日军在没有针对战术的情况下,居然一下子损失了一个中队的战车。

亲自指挥督战的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从望远镜内看到这一幕,嘴角都忍不住的抽搐了一下。

这可是一个中队的战车,还仅仅是刚刚开战,如果不能尽快的攻占藤县,下面的损失会有多大?

“这就是在南京战役中出现的支那军新武器?”

“是的,他们称之为!”参谋长堤不夹贵欠身道。

“传令下去,弄一个这个回来研究一下。”矶谷廉介命令道。

“哈伊!”

区区并不能阻止日军进攻的决心,最多是战车冲锋的时候小心一些,不给对方靠近的机会。

事实上,在野战攻防上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大,除非是敌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旦有了防备,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相反,在巷战中使用毁伤效果才是大,除了打击军事设备,对普通步兵的杀伤力也是不弱的。

十多里的正面战场上杀声震天,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四周的树木早已被炸的东倒西歪,仅有一点点残存的绿色也被硝烟炙烤泛黄了,燃烧的烈火卷起滚滚浓烟直冲天际,双方军队的尸体堆积在阵地上,一片连着一片,根本来不及收尸,场面如同炼狱一般。

从太阳初升道天际的最后一道残阳没入地平线,数千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之下,发动十几次冲锋,阵地反复的争夺,都未能突破对方的主阵地。

这让骄狂的日军第十师团长矶谷廉介狂怒不已。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