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地面战争
收到项铤辉的命令,裴承毅总算松了口气。
裴承毅担心的不是准备工作没有到位,而是元首没有及时下达发起地面战争的命令。
按照战争计划,蛮军向锡金派遣增援部队之后,共和国就将以阻止蛮度再次侵略锡金的名义,派遣地面部队占领西里古里(阿萨姆邦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是蛮度东部地区与内地的唯一地面通道),彻底分割蛮度东部地区。收到项铤辉的命令之前,裴承毅没有调整作战计划,而是让参战部队做好了出发准备。换句话说,如果元首没能在14点之前否决作战计划,进攻行动就将在没有得到元首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哪怕裴承毅能够找到一万个解释理由,他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违背元首的意志。原因很简单,发动地面战争与空中打击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按照“以大欺小”的国际“潜规则”,空中打击并不构成侵略。
早在20世纪最后一年的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就对南联盟进行了数十天的轰炸,几乎炸毁了南联盟的所有重要设施,国际社会也没有谴责北约侵略南联盟。进入21世纪,美国数次轰炸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以反恐为名,多次轰炸其他国家,也没有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关键就是,在这些军事行动中,不管是北约还是美国,都没有出兵占领其他国家的领土。
共和国参与的几场战争也比较类似。第四次蛮巴战争中,共和国空军摧毁了蛮度西北地区的绝大部分军事设施与重要战略目标,因为没有派遣地面部队进入蛮度,所以没有对蛮度构成实质上的侵略。藏南冲突中,虽然共和国的地面部队一度深入蛮度境内作战,但是在停火之前,所有地面部队都撤回到了实际控制线以后,也就是共和国确定的中蛮传统边境线以后,没有留在蛮度境内,也就没有构成实质侵略行动。
此次作战不同,共和国出兵占领西里古里,就是实质性的入侵行动。
虽然入侵的理由很充足,但是在迈出这一步之后,战争规模将迅速扩大,共和国与蛮度的全面战争将不可避免。
作为前线总指挥,裴承毅无权做出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
还好,元首及时做出决定,让总参谋长下达了作战命令。
得到授权,剩下的就是如何完成作战任务了。
实际上,在裴承毅接到命令之前,攻打西里古里的作战行动已经开始。
完成了首轮轰炸任务之后,空军迅速调整作战部署,将“空中禁区”的南部界线延长到了北纬,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将自主攻击任何越过这条线的蛮度战斗机。因为蛮度空军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侥幸逃往蛮度南部地区的战斗机不到600架、留在禁飞区内的战斗机大概还有500架,其中能够执行制空作战任务的f-46i与f-22ic战斗机不会超过400架,所以空军大幅度降低了制空战斗机的数量,只在三个“待命区”,也就是巴基斯坦南部的海德巴拉上空、蛮度中部的斋浦尔上空与蛮度东部的加尔各答上空各部署了1个大队的24架j-16a,并且在对应的后方空军基地部署了2个用来轮番的战斗机大队,总共用9个j-16a大队执行制空作战任务。削减制空作战力量,等于增强打击力量。从11点30分开始,部分j-16a就参与了对地打击行动。虽然j-16a是重型制空战斗机,但是其对地打击能力一点都不差。得益于较大的起飞重量,j-16a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作战效能是j-17a的2倍左右,而且能够携带一些j-17a无法携带的大型弹药攻击重要目标。比如用来轰炸蛮度空军基地的空射导弹。
因为首轮轰炸取得战果超过了预期,所以空军在第二轮大规模轰炸开始前的作战任务并不繁重。为了确保完成第二轮轰炸任务,支援空降兵攻打西里古里,空军还让部分作为预备队的战术航空兵部队做好了出击准备。
12点50分,作战行动按计划开始。
此次的轰炸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西里古里周边地区的蛮军设施与防御阵地。
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垮蛮军的抵抗意志,空军调动了3个j-16a大队(其中1个大队还没有完成所有训练)、12个j-17a大队、8个j-14c大队、8个j-15c大队,出动各类战术战斗机722架(部分j-15c大队的战机数量只有18架)。空军还调动了4个大队的48架h-9b轰炸机(战略航空兵在2033年改编,大队规模缩小一半),准备在战术战斗机之后对西里古里进行大规模轰炸。空军在此时投入战略航空兵,主要原因就是h-9b机群可以部署在国内的战略空军基地,不用跟战术航空兵抢用前线机场。换句话说,在前线空军基地的支持保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出动战略航空兵是提高空军打击力量的唯一手段。
在一场战斗中投入700多架战机,在现代战争中算得上空前了。
除了部署在后方战略空军基地的h-9b在11点之前起飞之外,战术战斗机都在13点之前起飞。第一批战术战斗机将在14点准时到达战场,用防区外弹药攻击西里古里附近的几处重要目标,随后大机群到达,用各种“廉价”弹药进行凌空轰炸。
虽然空军的战斗机不是导弹,不会存在起飞之后就无法召回的问题,但是裴承毅只能在14点之前下达撤消作战行动的命令,不然就来不及召回战斗机。更关键的是,陆军的作战部队是随同空军行动的!
早在12点30分,运载空降兵的第一批y-16a机群就离开了西南地区的空军基地。
因为运输机的飞行速度更慢,所以运输机群将在大约2个小时后到达西里古里。按照作战计划,此时前期打击行动已经结束,运输机群将把空降兵投送到空军开辟出来的空降场上。只要空降兵着陆,地面战斗就开始了。
也就是说,裴承毅最迟能在14点30分之前叫停。
当然,在元首下达了命令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13点40分,裴承毅下达了进攻命令。
可以说,非常及时。
因为首批战斗机还没有到达战区,所以部署在山南地区的远程炮兵首先参战。
在持续15分钟的集中炮击中,总共有隶属于5个军的5个炮兵旅,以及由东部集团军直接指挥的4个炮兵旅参加了战斗。9个炮兵旅,总共有72个炮兵营,也就是说,有1728门电磁炮参与了炮击行动。因为是短促炮击,所以参战炮兵以每分钟10发的速度开火,在15分钟之内向西里古里地区投掷了近26万枚180千克重型炮弹。15分钟的弹药投掷量超过了46600吨,炮兵的强大打击能力令人瞠目结舌。要知道,如果由空军来执行同等投掷量的打击行动,需要出动4000架j-16a、或者6000架j-17a、或者1300架h-9b。显然,就算共和国空军的所有战机全体上阵,也无法在一次打击中投掷这么多的弹药。
这场炮击,也因此载入史册。
虽然电磁炮早在半岛战争期间就以登上战争舞台,并且在口木战争后期的战略打击行动中大放异彩,但是在此之前,电磁炮还没有参加过如此大规模的战术炮击行动。同时动用1700多门电磁炮,不管是从规模,还是从打击效果上来看,都算得上是炮兵历史上的顶峰之作。如果按照单位时间弹药投掷量计算,这场平均每分钟投掷弹药超过3000吨的炮击在战争史上绝对是空前的。从打击效果来看,这轮炮击的威力绝不亚于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180千克级炮弹的装药量为50千克,46600多吨炮弹的装药量超过了13000吨,总爆炸威力相当于20000吨tnt。
不得不说,炮兵再次抢了空军的饭碗。
14点整,也就是炮击结束后大约5分钟,第一批j-16a战斗机到达攻击空域。
等待了足足3分钟,飞行员都没有收到攻击命令。
不是指挥系统出了问题,而是担任指挥协调任务的预警机(共和国新一代预警机综合了之前空中指挥机的绝大部分功能,空军没有单独采购空中指挥机)没有能够找到计划中的攻击目标。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西里古里附近的几处重要目标,即对战术战斗机有威胁的防空设施是炮击的重要打击对象。比如在打击位于西里古里东北的防空阵地时,分到任务的第774炮兵旅的200多门电磁炮总共投掷了数千枚炮弹,用数百吨弹药彻底摧毁了占地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的防空阵地。
为了避免带弹返航,j-16a机群转为执行其他任务。
机群飞到西里古里上空的时候,飞行员见到的是如同月球表面般的场景。
地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弹坑,密集程度如同马蜂窝一样。可以想像,之前的炮击有多么猛烈。
随后赶到的其他2个中队的j-16a也不得不转为执行其他任务。
j-17a、j-14c与j-15c机群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因为这些战斗机携带的都是用于凌空轰炸的短程弹药。
找不到计划中的轰炸目标,飞行员只能执行“战场支援任务”。
也就是说,所有战斗机都在战场上空盘旋,寻找任何值得投下炸弹的目标,在用光弹药之后返航。因为炮击过于密集,所有暴露在外的车辆类目标都没能幸免,所以很多飞行员不得不将价值数十万元的炸弹投向四处躲避的蛮度步兵。
后来,连裴承毅都不得不感慨,共和国空军也能像美军那样作战了。
要知道,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经常用价值上百万美元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价值数十美元的帐篷。
从某种角度讲,这也算得上是共和国军事实力的进步吧。
姗姗来迟的h-9b机群更是不幸,在战术战斗机把弹药投向零散的蛮军步兵后,轰炸机只能将挂载的数十吨非制导炸弹投向早已空空如也的蛮军阵地。让轰炸机带弹返航不是件划算的事情,因为h-9b机群在回到基地之后,需要尽快执行下一轮轰炸任务。如果轰炸机带弹返航,地勤人员就得花大量时间卸下弹舱内的炸弹,既延迟了下一次出击的时间,又加强了地勤人员的工作负担。反正非制导炸弹也不算昂贵,用得再多空军都不会心疼,还不如投到蛮军阵地上去。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空军多多少少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战后,随着陆军着手研制性能更好、射程更远的电磁炮(线圈电磁炮),空军不得不要求总参谋部严格区分航空兵与炮兵的打击范围,避免在同一场战斗中反复消耗打击力量,浪费昂贵的弹药。
不管过程怎样,y-16a机群到达的时候,战场上已经找不到多少还在活动的蛮军了。
空降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连刚刚升任空降153旅旅长的李东石上校都有点不敢相信。
4个地面战斗营在30分钟之内全部完成空降,2个工程营(1个由空突151旅派来)也在15点15分左右到达,并且在空降场顺利着陆。
部署好营部之后,李东石开始部署防线。
空降153旅的任务不是去攻打蛮军守卫的西里古里,也不是去占领其他蛮军营地与军事基地,而是守住空降场,让工程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建立前线野战机场。
对空降153旅的官兵来说,这样的任务比度假旅游都要轻松。
当然,李东石没有忘记让运输机尽快把旅属炮兵营与后勤营送过来。虽然旅属炮兵营装备的是大口径迫击炮,不是威力巨大的电磁炮,但是在阵地防御战中,大口径迫击炮的威力不见得比电磁炮差。更重要的是,李东石参加过空降153旅的所有作战行动,怎么也不会忘记之前的那些惨烈战斗,也就不会忘记直接指挥的炮兵部队。
运输机群能在一个批次中运送空降153旅的大部分部队,不是y-16a的数量够多,也不是y-16a的载重量比y-15b大,而是设计更加合理。虽然y-15b也能同时运送2辆空降战车,但是受设计限制,最多只能在2个空降班之外运送不到1个排的作战兵力。y-16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空降作战,机舱更加宽敞,容量超过了y-15b,在运送2辆空降战车与2个空降班的同时,还能空运2个15吨级的货盘,或者120名官兵。以y-16a的空运能力,只需要60架y-16a就能完成以往需要至少90架y-15b才能完成的空降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运效率。
提高空运效率的关键不是空降,而是机降。
为此,首先到达的工程部队必须赶在运输机群再次到达之前铺好跑道。
2个工程营,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好戏还在后面。
控制了空降场,部署好防线后,李东石发出了信号。
此时,dz-25c机群正在飞往空降场的途中。这些隶属于第155航空运输旅的低空运输机运载的不是作战部队,而是用来修建野战机场的设备。
改进qz-25b的时候,陆航就明确提出,新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必须能够运载1辆空降战车与1个班的8名步兵(战车驾驶员留在战车内)。虽然dz-25c在定型的时候没能完全达到陆航的要求,只能运载1辆拆除了侧面装甲与顶部遥控炮塔的空降战车,但是其空运能力仍然比qz-25b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特别适合运送尺寸巨大的设备。用dz-25c运送用来修建野战机场的工程设备,以及用来铺设临时跑道的预制件没有任何问题。dz-25c的载重量超过24吨(空降战车的战斗重量为22吨),因为很多能够塞满机舱的大型设备的质量都不到24吨,所以144架dz-25c在一个批次中能向前线运送大约3000吨物资。建立一处包含一条1200米常的临时跑道的野战机场大约需要2800吨物资。也就是说,第155航空运输旅不但可以将所有设备送往空降场,还能为空降153旅提供一些额外援助。
15点30分,dz-25c机群到达空降场。
李东石要的不是弹药,因为运输机空投了不少弹药。
他要的是几套无法空投的后勤保障设备,比如能够在1天之内为3000名官兵提供9000份可口饭菜的9套野战炊事装备,能够同时供200名官兵沐浴的野战浴室,能够容纳500名官兵的野战电影院,还有一套可以同时救助12名重伤员、收容200名轻伤员的野战医疗系统(常说的野战医院)。
只有让官兵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打好仗。
从基层爬上来的李东石非常清楚后勤保障对战斗力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李东石非常清楚,此时的空降153旅已经不是五老阻击战时的空降153旅。官兵换了好几批,现在军人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大不如前。虽然在极端环境下,空降153旅的优秀传统能够成为战士的精神支柱,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官兵愿意像李东石当年那样,躲在坑道里抗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李东石搞不清楚,他只是不希望官兵的情绪受到影响,因为谁也说不准空降153旅能够在什么时候完成作战任务。
按照计划,运输机群将在21点30分左右再次到达。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内,2个工程营的官兵必须创造一项新的战争纪录!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