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地面战斗(1 / 1)

国策 闪烁 3791 字 2023-09-07

第八十八章 地面战斗

从这一系列部署就能看出,裴承毅的大局观与总体意识仍然无与伦比。

所有人都在关注共和国陆军将如何发动地面进攻,美土联军将用什么办法守住防线的时候,裴承毅已经领先了好几步,开始考虑该用什么办法来获取最后的胜利,并且在总体局势上压制对手。

既然有如此长远的考虑,就得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6月30日下午,驻扎在伊拉克尼尼微省的第二战斗单位接到联合司令部的命令,在罗少鹏的率领下向叙伊边境附近的泰勒科切克镇进发。因为经过叙利亚,连接到土耳其境内的铁路线也经过了泰勒科切克镇,所以第二战斗单位的行动立即引起了对方的重视,对杜奇威的战争判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还没完,当天晚上,美国情报机构确定第十战斗单位已经进入伊朗,而且即将从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省进入伊拉克的迪亚拉省。因为迪亚拉省北面就是苏莱曼尼亚省与恰尔纳克省,所以第十战斗单位的出现再次对杜奇威的战场判断产生了影响,让这位美国陆战队上将不得不重新衡量战场局势。

对杜奇威来说,情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虽然30日下午与入夜后的情况让参联会的将军更加相信布吕歇尔的判断,认为杜奇威在战略局势判断上出了问题,共和国陆军不会从伊朗西北的西阿塞拜疆省发起进攻,而会把重点放在伊拉克的恰尔纳克省,并且派出一支机动部队从叙利亚北部地区出发,绕到美军防线后方,围剿土耳其东南地区的美土联军。据此,参联会主席在当天晚上给杜奇威发去了多条消息,要求杜奇威高度重视伊拉克与叙利亚境内的共和国作战部队。但这还不是杜奇威遇到的最大麻烦,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判断,裴承毅不会不管地理上的问题,让部队由低向高发起进攻。对杜奇威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兵力严重不足。就算美军已经开始动员,可是动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需要。在杜奇威看来,北线战场致命缺陷不是布吕歇尔的防御部署存在方向上的问题,而是他与布吕歇尔手中都没有足够的防御兵力。

面对共和国陆军发起的左翼大纵深包抄战略,杜奇威只能望空兴叹。

进入上半夜,杜奇威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随着第一战斗单位的主力突击部队进入位于西阿塞拜疆省与凡省的边界地区,共和国陆军的进攻意图已经非常明确了。虽然还有几位呆在大后方的参联会将军认为这是对方安排的佯攻,但是身在前线的布吕歇尔反而不这么想。

情报得到确认之后,布吕歇尔主动联系了杜奇威。

除了cia与nsa提供的情报之外,让这位陆军中将主动“认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派出去的侦察兵一个也没有回来,全都消失在了扎格罗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共和国陆军即将从伊朗攻入土耳其境内的迹象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布吕歇尔必须承认事实,也就得重视杜奇威的建议。

问题是,杜奇威没有给出任何建议。

讨论了大约15分钟,通信就突然中断了。

此时是德黑兰时间6月30日22点45分,大约15分钟后,凡省东面的土军边境巡逻部队发来了遭到主力装甲部队攻击的消息。

共和国陆军已经攻入土耳其境内。

也就是这种情况下,杜奇威与布吕歇尔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安卡拉时间7月1日凌晨0点45分,也就是战争爆发后15分钟,nsa就发来了第一份战斗情报,确认共和国陆军第一战斗单位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越过边境线,攻入土耳其境内。随后,美国空军的战略侦察机、以及海军来来的战术侦察机、还有在黑海上空活动的大型预警机都证实了nsa的情报,共和国陆军的地面装甲部队正在猛攻土军的边境防线,很快就将突破土军的防御阵地。

情况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杜奇威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布吕歇尔调整防御部署。

正是这个第一反应,让杜奇威清醒了过来。

安卡拉时间1点不到,杜奇威联系了布吕歇尔,让陆军中将把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但是不要立即北上阻击,而是首先集中力量巩固南面的防线,并且时刻关注战场上的局势,在情况明朗之后再做出反击的决定。

杜奇威的提醒,让布吕歇尔冷静了下来。

事实上,就在杜奇威打电话前,布吕歇尔就下达了反击命令,要求装甲旅与步兵旅在30分钟之内做好出发准备,然后用步兵部队在凡省的交通要道上设防,层层阻击共和国陆军的进攻部队,装甲部队则向凡省方向集结,准备从共和国陆军进攻部队的侧翼发动一次强有力的反击。

显而易见,这就是裴承毅预料到的情况。

准确的说,是袁晨皓预料到的情况。

如果不是杜奇威叫停,恐怕2个美国陆军旅就将葬送在布吕歇尔的手中。

事实上,杜奇威也没有别的选择。

进攻的只是第一战斗单位,第二战斗单位已经向布吕歇尔的大后方包抄过去,第十战斗单位即将到达布吕歇尔的正面,如果布吕歇尔在这个时候调整防御部署,把主力部队派去对付第一战斗单位,不但将背后暴露在第十战斗单位面前,还会把软勒暴露在第二战斗单位的炮口下。结果可想而知,在3支战斗单位的合力围攻下,2个美国陆军旅恐怕24小时都坚持不到。

对杜奇威来说,这个时候最欠缺的出了兵力之外,就是时间了。

事实上,杜奇威缺的只是时间。

按照杜奇威的安排,7月1日夜间,第1装甲师的另外一个装甲旅就将乘坐战略运输机到达迪亚巴克尔,欧洲军团的全部作战部队与大部分作战装备都能在7月3日12点之前到达迪亚巴克尔。也就是说,只要再有60个小时,就有近2个师的3万多美军赶到,彻底改变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

站在杜奇威的立场上,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想办法争取60个小时。

办法很简单,让布吕歇尔死守哈卡里省。虽然共和国陆军完全可以从凡省与舍尔纳克省绕过布吕歇尔的防线,但是要想打下哈卡里省,就得非常足够大的代价。毋庸置疑,裴承毅胆子再大,也不会看不起1万多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考虑到美军主力部队即将到达,而裴承毅派出的进攻部队很难在7月2日夜间之前打下迪亚巴克尔,所以裴承毅更应该在美军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干掉包围圈内的布吕歇尔,然后集中力量对付美军的增援部队,在迪亚巴克尔方向上与美军打一场正面战斗。

基于这一判断,杜奇威更加不会有别的想法了。

稳住布吕歇尔之后,杜奇威就参联会的几位将军开了个非常短的视频会议。虽然事实已经证明杜奇威的判断非常正确,参联会犯了严重错误,但是杜奇威没有追究责任,只是要求尽量减小损失。杜奇威的这个态度,让参联会的美国将军无地自容,也让他们不得不把全盘采纳杜奇威的建议,那就是集中包括征用的民航飞机在内的所有空运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把欧洲军团的其他作战部队送到迪亚巴克尔。当然,杜奇威没有忘记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战略投送舰队把本土的那几个陆军师送过来。

由此可见,杜奇威的行动基本上没有超出裴承毅的判断。

7月1日凌晨,瓜达尔港的天空还没有放量,裴承毅收到军情局发来的最新情报,美国空军出动100多架战略运输机,以及由联邦政府征用的50多架民航客机,预计将在36个小时之内将欧洲军团的第3个旅,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装甲旅送到迪亚巴克尔,并且在60个小时之内将欧洲军团的全部作战人员,以及除了少数重装备之外的所有主战装备全部送到迪亚巴克尔。

这个空运速度,与之前的估计相差无几。

虽然无法用民航科技运送主战装备,但是可以用来运送作战人员,以及官兵的个人行李,从而让军用运输机全部运送作战装备。不得不承认,美国的战略空运能力确实不比共和国差多少。因为美国欧洲军团分布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波兰等数个国家的数十处军事基地内,主战装备则储存在数十座仓库内,这些基地与仓库距离迪亚巴克尔远的有3000多千米,近的也有2000多千米,所以在同样的情况下,共和国空军的运输机全面出动,也需要大约30个小时才能投送1个全员装甲旅。

事实上,裴承毅并不关心美国空军的战略空运能力。

收到军情局的消息后,裴承毅首先联系了南方前线指挥部的苏劲辉上将,让他在联系罗少鹏的时候,让第二战斗单位不要急着赶往目的地,可以适当减缓行军速度,部分原本应该由第二战斗单位承担的任务,可以交给叙军。总而言之,第二战斗单位在叙伊交界地区多停留一段时间,让杜奇威不得不重视这支突击力量。

因为这是战术调整,所以裴承毅没有说得过于详细。

不管怎么说,前线指挥官不缺战术素养。

因为同步接收到了军情局的情报,所以接到裴承毅的电话时,苏劲辉就猜到了裴承毅的意图。可以说,杜奇威加强空运力量,拼尽全力把欧洲军团送往迪亚巴克尔,已经证明裴承毅的战役进攻部署产生了效果。空运的效率再高,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杜奇威在此期间识破了裴承毅的意图,随时有可能终止空运行动,把那些足以改变战场平衡的美军送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必须让杜奇威坚信他的判断没有错,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进入叙利亚的第二战斗单位正在寻找突破口。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复杂,就像裴承毅安排的那样,让第二战斗单位放慢行军速度就行了。

苏劲辉联系罗少鹏的时候,裴承毅则在联系袁晨皓。

询问了前线进攻情况后,裴承毅没有调整袁晨皓的进攻部署。

第一战斗单位仅用4个小时就突破了土军的边境防线,因为土军没有设置大纵深防御阵地,而且向西前进基本上都是高原,所以后面的战斗非常轻松,除了在某些道路交叉口遇到非常轻微的抵抗之外,第一战斗单位基本上没有与敌人交战。

因为进攻太顺利,袁晨皓已经多次联系凌云霄,让他控制好速度,不要盲目冒进。

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不管怎么说,在侧翼威胁没有解除之前,第一战斗单位都不能突得过于厉害。按照袁晨皓的估计,如果布吕歇尔打算发动反击,就会赶在中午之前挡住第一战斗单位的前进步伐,因为到1日下午,第一战斗单位的先锋就有可能到达巴什卡莱北面大约20千米处。只要第一战斗单位打下了巴什卡莱,就在土耳其境内站稳了脚跟,可以在前线建立建议机场,利用强大的陆航垂直起降运输机群,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到时候,别说布吕歇尔手上的2个旅,就算派2个美国陆军师、甚至4个美国陆军师,都不见得能够把第一战斗单位赶出土耳其。因为之前与裴承毅谈过,所以袁晨皓也不是非常肯定布吕歇尔会不会发动反击。

谈到这个问题时,裴承毅只提到了一点,即美军要是没有像预测那样发起反击,就应该让凌云霄留下支援旅的全部兵力与战斗旅的一半兵力,在哈卡里省北面部署防线,与即将到达的第十战斗单位合围布吕歇尔指挥的2个美国陆军旅。袁晨皓没有提别的意见,因为没有裴承毅的提醒,他也会这么部署。

由此可见,裴承毅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布吕歇尔当缩头乌龟。

不管怎么说,没人能够否定美军的顽强防御能力。

半岛战争的第一次战役中,盘踞在赴战湖与长津湖的2个美国陆战师就让进攻的共和国陆军装甲部队吃了很大的苦头,54军在围歼第1陆战师的战斗中打得半残,几乎错过了后面的所有大规模作战行动,38军则在围歼第2陆战师的战斗中损耗半数以上的兵力,结果与54军相差不大。总而言之,作为半岛战争共和国军队的前线指挥官,裴承毅不会忘记美军在防御作战中的精彩表现。

如果布吕歇尔能够有效利用2个旅的1万多美军,至少能在短期内缠住2个战斗单位。

显然,这是裴承毅不愿意见到,也绝不愿意接受结果。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防守对防守。1万美军能够在防御中顶住4倍的强敌,而在进攻中也就只能对付四分之一的敌人。当然,因为美军是突围,所以裴承毅得在外围部署不低于1万的防御部队。

可以说,美军不进行反击,摆出死守的驾驶,让裴承毅最为头痛。

联系了袁晨皓之后,裴承毅找来了伊朗将军塔林。面对这位伊朗陆军中将,裴承毅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伊朗陆军的先头部队必须按照计划跟随第一战斗部队入土作战,除了肩负起物资运送工作之外,还应该在围攻哈卡里省的战斗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用裴承毅的话来说,就算伊朗陆军的进攻能力不怎么样,也应该在防御作战中有上佳表现,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毫无疑问,裴承毅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让塔林非常受伤。

送走伊朗陆军中将后,裴承毅马上给刘晓宾打了电话,要他立即安排高级情报官员去跟内贾德与哈什说明情况,不要引起误会。

虽然裴承毅没有把话说明,但是刘晓宾这个人精不可能不清楚他的意思。

在塔林与军情局情报官员的双重作用下,在内贾德与哈什看来,裴承毅压根没有瞧不起伊朗军队的意思,而是敌人过于强大,前线的战斗过于激烈,裴承毅不忍心让伊朗军队承受重大损失,所以拒绝了塔林的参战请求,只是让伊朗军队在后方围攻即将被共和国军队彻底保卫的2个美国陆军旅。

不得不说,塔林为了保住官位,没有完全说实话。

当然,在内贾德与哈什看来,伊朗军队再不济,也有能力吃掉1万美军。要知道,当年伊朗在没有他国军队直接援助的情况下,照样把入侵的美军打得落花流水,建设了这么多年,如果还打不掉1万美军的话,伊朗军队的将领都可以自杀了。

内贾德与哈什在下达指示的时候都明确提到,打不下哈卡里,就别回来见人。

这下,一个小问题变成了伊朗将军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最直接的结果是,裴承毅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担心伊朗军队攻得太猛,给美军留下反击的机会,所以裴承毅还是让第一战斗单位把相当于2个伊朗陆军旅的兵力留在了后面,权且充当战役预备队。

中东战争的地面战斗打响后不到10个小时,围攻2个美国陆军旅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