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超远程奔袭(1 / 1)

国策 闪烁 3629 字 2023-09-0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超远程奔袭

21点30分左右,也就是美国的战略侦察卫星发现出现在伊朗东部地区上空的闪光后大约5分钟,马拉蒂亚的美土联军遭遇了开战以来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导弹攻击。前后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上千枚导弹落在了美土联军的阵地上,几乎所有暴露在地面的重要设施与建筑物都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虽然按照导弹战斗部的爆炸当量计算,这轮导弹攻击的弹药投掷量仅相当于一个炮兵旅在15分钟内的急促射击,但是导弹攻击非常集中,而且大部分导弹使用的都是爆炸威力惊人的特殊战斗部。从对美土联军官兵的心理打击上来看,这轮导弹攻击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场炮击。

导弹攻击结束后,地面进攻开始了。

此时,遥远的阿拉伯海上,一群看上去根本不像作战飞机的大型飞机正在明亮的月光下向西南方向飞去。再过大约15分钟,机群就将从索科特拉岛北面进入亚丁湾,到达发射导弹的空域。

这确实是一群执行攻击任务的飞机,只不过不是战斗机,也不是轰炸机,而是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远程巡逻机。准确的说,除了位于机群最后方的那4架由y-16c改进而来的大型飞机之外,其他的都是海军航空兵的远程巡逻机。

海军航空兵的远程巡逻机没什么秘密可言,哪怕是实力平平的国家,只要拥有值得捍卫的海洋利益,都会拥有远程巡逻机。在共和国海军航空兵中,远程巡逻机还是唯一的大型作战飞机。

众所周知,在21世纪初,共和国海军拥有一支规模非常惊人的航空兵。

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共和国海军航空兵就派遣战斗机参战。东海战争中,海军航空兵更是主要参战力量。半岛战争中,海军航空兵不但派遣战斗机参战,还出动了轰炸机与反潜巡逻机。到日本战争的时候,海军航空兵达到巅峰,规模相当于空军的60%,俨然就是共和国的另外一支空军。所谓盛极必衰。日本战争后,共和国为印度战争做准备,对军事力量结构进行了大范围调整,海军航空兵未能幸免。虽然受藏南冲突与印度战争影响,海军航空兵的改变工作一直拖到战后才完成,但是与印度战争前制定的改革方案一样,海军航空兵将以舰载航空兵为主,岸基航空兵仅保留少量无法部署到航母上去的大型飞机,即巡逻机、加油机与通勤用的运输机,包括岸基战斗机、轰炸机、大型预警机、大型运输机等等作战飞机与支援飞机均转交给空军。

可以说,这是项铤辉在离任前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如果不是对海军航空兵做出了严格限制,林啸雷成为参谋长之后,很有可能把空军抛到一边,让海军航空兵成为独立兵种,甚至给予军种的待遇。事实上,海航的改革与陆战队的改革非常类似。谁都知道林啸雷是个海军之上主义者,由他主持共和国国防建设,就得适当压制海军的发展空间。

不管怎么说,海航成了军队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换个角度看,项铤辉没有害海航,反而帮了海航的大忙。作为海军下的兵种,海航没有独立申报预算的权力,也就没有独立发展的基础。说简单一点,摊子铺得太宽,只会让海航在发展的时候失去重点,永远都只能跟随空军前进,而无法搞出自己的特色来。只有找到重点,并且抓住重点,才能体现出海航存在的价值。

缩小规模后,海航找到了发展方向。

在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舰载航空兵的同时,海航将远程巡逻机当成了另外一个重点。

因为航母的排水量很有限,最多只能搭载小型预警机,以及起飞重量在40吨以下的重型战斗机(很多小型预警机的质量还不如重型战斗机),所以不大可能在航母上部署大型作战飞机与支援飞机。实战早就证明,航母战斗群的防御能力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强大,特别是在反潜作战中,航母战斗群的反潜网络存在严重漏洞,往往得把希望寄托在无法时刻保持联系的攻击潜艇身上。随着潜射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以及重型鱼雷的射程越来越远,要想建立起一道足够牢固的反潜屏障,就得把反潜作战范围向外延伸,也就得依靠能够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处执行反潜任务,并且听从航母上的反潜指挥官调度的反潜巡逻机。显然,这种反潜巡逻机不会小到哪里去,也就无法部署到航母上。

除了作为反潜巡逻机之外,大型巡逻机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在和平时期担负起保护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的任务,也就是执行一些打击海盗、驱逐他国渔船、对抗他国间谍船与间谍飞机的低强度军事任务与准军事任务。

从日常使用来看,大型巡逻机有80%的时间都在执行低强度军事任务与准军事任务。

正是如此,从21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就不再单独研制大型巡逻机,而是在现有的大型飞机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且为了控制成本,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民航客机的基础上发展大型巡逻机。比如美国的p-8系列,就是在b-737-800erx民航客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20年代,共和国海军也以y-14为基础,生产过一种反潜巡逻机,只是基本性能没有完全达到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而且改进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共和国海军没有大批量采购。

在y-14上的失败,并没对海航的热情产生多大影响。

导致sx-14(即由y-14改进的海上巡逻机)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电动推进系统,因为“充电机”的开发工作遇到了困难,所以sx-14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受到很大限制,作战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加上y-14是战术运输机,航程本来就很有限,自然无法让海军感到满意。虽然使用高级复合蓄电池能将sx-14的续航距离提高数千千米,达到甚至超过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但是当时12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还没有降下来,改进的费用高得出奇,海军自然无法接受。

sx-14失败后,海航继续招标。

当时,上海飞机公司拿出了用民航客机改装反潜巡逻机的方案,而且得到了包括时任海军司令英常徽上将在内的众多海军高层的支持。与美国海军在b-737的基础上发展p-8一样,在民航客机的基础上发展反潜巡逻机,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研制成本、采购成本与维护成本。虽然最适合改装的短程民航客机也存在与y-14一样的问题,即航程太短,在充电机问世之前的活动能力非常有限,但是上飞提出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大型民航客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可以说,正是这个提议葬送了这个方案。

首先是大型民航客机的价格过于昂贵,改装费用也低不到哪里去,日常维护费用也不比战术运输机便宜,从而使效费比优势荡然无存。其次是大型民航客机对部署场地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需要长度接近3000米的跑道,完善的配套设施等等,而共和国海军航空兵就没有几座航空站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即便算上空军在沿海地区的基地,也没有几处能够部署这样的反潜巡逻机。最后就是大型民航客机的低空性能不佳,很难在帖近海面的高度上平稳飞行,因为在执行反潜巡逻任务的时候,巡逻机不但要使用机载雷达,还要投掷声纳浮标与反潜鱼雷,所以反潜巡逻机必须具备足够好的低空飞行品质。

这三点问题,枪毙了上飞的改装方案。

事实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将大型民航客机改装成反潜巡逻机。为了保证反潜巡逻机的低空飞行品质,美国在改装p-8的时候,对b-737的气动外形做了很大的修改,光是设计工作量就相当于重新设计一架飞机。

以民用飞机为基础发展反潜巡逻机的路被堵死了,海军只能回到老路上来。

紧跟y-14服役的是y-15大型战略运输机。

毫无疑问,y-15是一种非常强悍的战略运输机,不但航程远,载重量惊人,而且内部空间非常宽敞,给改进工作留下了足够多的冗余空间。问题是,y-15也存在与大型民航客机一样的问题,即造价昂贵、对部署基地的要求非常高、以及低空性能差。这些性能上的问题别说海航受不了,就连空军也受不了,不然y-15不会在服役还不到20年的情况下,被共和国空军“批量”处理给了友好国家。

连续几次失败后,海航转移了重点,即全力研制充电机。

当时,共和国空军也在充电机上投入了很大的力气,所以海航算是搭了个顺风车。

直到y-16服役,情况才得到改变。

作为共和国研制的第一种“通用型战略运输机”,y-16拥有战术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与低空飞行品质,以及战略运输机的载重量与航程。可以说,y-16把运输机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y-16a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可靠性不高,导致维护保养麻烦,战时的出动率也非常低,但是y-16c基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了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佳运输机,不然共和国空军也不会仅保留这种运输机了。

万幸的是,在y-16c的研制过程中,海航也出了不少的力气。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时候,海航拥有一支规模不俗的空运力量,而且在裁减之前就订购了一批y-,是与制造商签订了将y-16a改进为y-16c的合同。

既然海航的规模必须缩小,就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本着这一思想,海航决定以y-16c为基础,改装一种反潜巡逻机。

受海航改变影响,实际上是以y-16a为基础,在改装的时候,所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参照了y-16c的标准。

不管怎么说,海航这次走对了方向。

因为y-16是第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的大型运输机,所以改装工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将运输模块换成巡逻机模块,就能将运输机改装为巡逻机。当然,巡逻机的模块必须单独设计,而且得按照任务需求进行设计。说简单一点,就是将运输机上用来装载货物的货舱更换成用来装载对海搜索雷达、磁异常探测器、声纳浮标投放器、反潜鱼雷与深水炸弹等各种巡逻机必备的武器装备的舱室,并且增添一些专门为长途飞行准备的舱室,让飞行员能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保持旺盛精力。

总的来说,改装工作并不复杂。

这种被命名为sx-16a的远程巡逻机在2037年底首飞,在2039年底开始量产。因为海军的军费比较宽松,所以海航计划在10年之内采购220架sx-16a。到2041年初,海航已经获得了24架sx-16a。

既然是军用飞机,自然得有军用飞机的特点。

事实上,sx-16a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远程巡逻机。在设计的时候,海航就提出了多任务的要求,即通过快速更换不同的任务模块,能够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而各个任务模块的通用性必须在50%以上,而且在更换任务模块之后,只需要在飞机的控制系统中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就能升空作战,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可以说,这是非常高的设计要求。万幸的是,这个时候陆航已经开发出了dz-25e,共和国的飞机制造厂已经掌握了模块化设计的精髓,知道该如何来满足海航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正是dz-25e与dw-26d在模块化设计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才让sx-16a成为了一种优越的远程巡逻机。

一般情况下,sx-16a执行的都是海事巡逻任务,不会携带太多的武器装备。

用海航巡逻机部队飞行员的话来说,他们平常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出现在共和国周边海域的他国渔船,以及那些阴魂不散的美国电子侦察船(也就是常说的间谍船),而用得最多的武器装备就是安装在机头下方的那只巨大的高音喇叭。

当然,作为作战飞机,巡逻机随时都能改装成作战飞机。

改装非常简单,只需要换上相应的任务模块。

执行制海作战任务的时候,远程巡逻机摇身一变,成为了反舰导弹载机。事实上,除了携带2套或者4套导弹吊舱之外,巡逻机还得携带1套卫星数据交换系统。因为反舰导弹的射程至少都有数百千米,一般都在1500千米左右,有的超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甚至超过了2500千米,所以巡逻机不用携带对海搜索雷达,整个攻击行动所需要的数据完全通过军事通信卫星由后方的指挥中心提供。

显然,在这个时候,远程巡逻机的用途与战略轰炸机非常相似。

不可否认的是,在y-16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远程巡逻机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

在携带4套导弹吊舱,也就是24枚重型反舰导弹(每套吊舱内以左轮弹舱的方式装载6枚反舰导弹)的情况下,sx-16a能够在不进行空中充电的情况下,攻击4500千米外的海上目标。因为sx-16a在巡航飞行的时候,可以让4台发动机交替工作,所以在得到空中充电支持的情况下,其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了惊人的12500千米。在这种情况下,sx-16a至少需要配备2组飞行员。不管怎么说,sx-16a是亚音速飞机,往返飞行25000千米,至少需要30个小时,没有任何飞行员能够坚持30个小时。当然,在设计的时候,sx-16a就考虑到了超远程作战的需求,不然也不会设置卫生间、厨房、以及一间可以容纳4名飞行员的小卧室了。

此时,24架sx-16a上就各有6名飞行员。

正常状况下,2名飞行员就能驾驶sx-16a。即便在投弹的时候,也只需要增添1名火控军官。

为了完成这次作战任务,24架sx-16a已经在浩瀚的南中国海与印度洋上飞行了大约11000千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们将在15分钟后投下576枚重型反舰导弹,再飞行大约11500千米,才能回到位于共和国台湾省南部的海军航空兵基地。当然,在这近30个小时的时间内,会有24架换上了海航涂装的y-16c在南中国海与西太平洋上活动,执行它们根本无法执行的海上巡逻任务。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100多名飞行员都搞不明白。

他们也不需要搞明白,他们只需要知道,在到达预定空域,按照通信卫星发来的指令投下导弹之后,就能踏上回家的旅途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没有任何挑战的作战任务。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