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 / 1)

进出小元庄的都是土路,最近的地方是从三道弯那里走。

可是三道弯那边如今是桃林景区,白天有游客出来进去,大车一走尘土飞扬。于是蔡胜就要求那边的车辆尽量在早晨和夜晚走。

仙桃林和酒店是一个老板,这件事自然容易协调。

这些大车从三道弯出来之后,也不走村里边的那条主路。那路是水泥路,被大车这样过来过去的碾压,用不了几个月就烂了,桃溪村村委肯定不能答应他们从那儿过。

执行总裁郑学林很聪明的跟几乎农家打了商量,把田地间的一条小道扩了扩,占了两边谁家的地就给一些补贴,等到酒店修完了,再给人家恢复成原样。

胡晓雯和黄哲去的时候,郑学林出差在外,俩人也没有惊动工地上的人,很有种微服私访的感觉。

“将来三道弯这条进村的路可以直接修成二级公路。”黄哲一边走一边说,“只不过仙桃林和酒店之间的距离太远,只是电动车就要跑十几分钟。”

小元庄直线距离桃溪村并不远,可那路就一个字,绕。

胡晓雯说:“这个距离是有点远。一条线跑下来距离太长,毕竟是电力车,短途为佳。这样怎么样?到时候村口到阳光小区那绕一圈算是一条线,然后这边从村口到酒店专门走一条线。”

黄哲想了一下:“那就这样。不过暂时这条线先不开启,等到酒店竣工再说。”

“可以。”

“这酒店可真大啊!”黄哲站住脚,想着对面眺望。

因为没有其他住家,工地并没有进行围挡,只是在路口设立了一个障碍,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整个小元庄旧址都被平整了一遍,现在主体地下正在进行建设,已经能够看到露出地表的部分。

胡晓雯也很惊讶,这楼的速度建造的好快。按照这个速度,一年就能完成主体建筑。然后再进行一年的内外装修,外部地面硬化绿化,就能够投入使用了。

黄哲说:“这楼有多高?”

“有十二层,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到时候一至四层是功能性区域,五至十二层是客房,可居住的房间达到两百多间。”这还不算那三十个度假别墅在内。

“四层功能区域?有必要这么多功能区域吗?”黄哲皱了一下眉心。又不是在大城市,四层功能区域恐怕根本用不到吧?

胡晓雯却说:“嗯,四层。一层是接待大厅,高档服装、用品店;二层是各种餐厅和宴会厅;三层是娱乐健身区;四层有会议室、多功能厅、小型排练厅。”

“排练厅?”黄哲惊讶,这玩意听着就不是一般度假酒店应该有的配置。

“对,排练厅。”胡晓雯指着酒店一侧围起来的一大块空地,“别忘了那边将来是要盖一个音乐厅。”

胡晓雯已经看过图纸了,音乐厅呈现圆弧状,边缘还有起伏,乍看跟个云朵似得。因为这个特殊的造型,设计师命名为云顶音乐厅。

无论是从它建在山中早晚会身处云雾中的现实出发,还是从享受音乐的时候如同置身云端的感受来看,这个名字都很有含义。

音乐厅内部有三层,全部座位加起来有将近一千个。

当时看到这么多座位,胡晓雯吃惊的不行。

她还以为克拉伦斯顶多建一个三四百人的小型音乐厅,没想到会建个这么大的。

她很担忧的对丈夫说,这么大这么多座位,坐不满可怎么办?

结果克拉伦斯笑着告诉她,这个座位数的音乐厅顶多算是中型音乐厅,并不算大。大型的音乐厅有一千八百多个座位呢。

顶级交响乐团进行演出的时候,这些座位全部卖光不说,有的时候甚至还有站票。

胡晓雯对于古典音乐的世界并不了解,也许在欧洲对于那些出色的交响乐团来说,观众填满一个中型音乐厅并不算难。可是这是在中国,还是在云市这么一个小城市。

这里的古典音乐氛围,说实话真心不浓厚。

克拉伦斯却好像很有把握,甚至鼓励她在酒店的一层开几家高档服装店,专门为一些准备不足的顾客提供正装。

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胡晓雯才按下心中的担忧。

以克拉伦斯当初把蒙马利特从一个末流乐团带成一流交响乐团的能力,就算云顶音乐厅建好了之后最初观众只能坐满三分之一,几年后也一定能吸引来这么多的客人。与其到时候想着扩建,现在一步到位确实未雨绸缪。

胡晓雯成功的把自己说服了,于是愉快的按照克拉伦斯的建议让人修改了一层的格局。

黄哲说:“这么大的酒店,光员工就要数百人……”这么多员工肯定要从周边招人,想想将要面临的住房压力,黄支书都要忧郁了。

瞥了眼他的苦瓜脸,胡晓雯笑了:“酒店内部是有员工宿舍区域的,你不用太担心。”

黄哲这才松口气。

其实有缆车这个交通工具在,去桃源村住,上下班通勤并不算太辛苦。

再说将来要建成的台子村缆车,到时候安装的轿厢就不再是那种专门用来观光的小轿厢,而是专门用来载人的客运车厢。台子村的房源比起桃源村更多,房租也便宜很多。

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性训练,蒙马利特乐手们的演奏逐渐有了起色。虽然还比不上之前鼎盛的时期,比起查兰克时期乐手们的精神面貌却是好了太多。

没有生存压力,老板变身奶爸在家带孩子。每天上午悠悠闲闲的练练乐器,下午在团长的带领下轻轻松松的完成乐团训练。这样安逸的日子真是太幸福,太自在了。

再说这边山清水秀,环境好,每天过得跟度假一样。

大概是他们的悠闲让老板看不过眼,六月下旬,突然来了好多人面试,一下子让蒙马利特的气氛紧张了起来。

乐团的人这才知道,比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的副团长竟然是去各大城市的音乐院校、音乐团体宣传去了!

现在的蒙马利特还不到三十个人,远远达不到克拉伦斯的要求。既然英国那边的不愿意漂洋过海,克拉伦斯就放弃了在欧洲招聘,选择在国内招聘乐手。

他给副团长的任务,就是去各个中小乐团里边找符合要求的人,实在不行就去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当中找有天赋基础不错的回来调、教。

副团长看人的眼光克拉伦斯还是比较信任的,而副团长也把这个任务完成的很好。

到了面试的日子,一下子扛着各种乐器的人呼啦啦地来了两百多!这还是副团长初步筛过一遍的结果。

这让克拉伦斯和团长托尼很惊讶。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基础不错,有些天分的人肯跑到这么一个小地方,应聘在国内一个根本就没什么人知道的乐团。

蒙马利特在几年前的英国还算是有名,可是出了英国基本上就没什么人知道了。没名气也有没名气的的办法。副团长去招人准备了乐团最辉煌的时候的照片和介绍,很是能唬住一些人。

不过,最打动这些人的,还是蒙马利特给出的丰厚薪酬!

从英国过来的原班人马,现在拿的是调整过的工资,普通的乐手每个月只有三千多,而职位高一些的乐手和管理高层的薪水会高一些,也不会超过五千。

不过别忘记了,这些人拿的是英镑!

克拉伦斯给出的实习工资虽然只有一千五百英镑,兑换了汇率之后却有一万三!这工资,比起知名乐团的工资都不低了。

别说刚毕业的大学生了,就是好些大交响乐团的乐手们都忍不住想跳槽。

业务考试和面试整整进行了一个礼拜,克拉伦斯满意的挑选出了其中最出色的四十人做乐手。

而剩余的那些人当中,愿意从事其他相关工作的也找了几个,才算是把蒙马利特交响乐团重新组建完成。

这些新来的乐手有很多人是从其他乐团跳槽过来的,比起生涩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上手更快,很容易就度过了磨合期。

各个乐器声部的首席有的确定了下来,而有的则悬空。而就算是首席下的第二乐手,第三乐手,这些职务的地位在乐团当中都是相当高的,新来的这些乐手们都可以进行竞争。

有什么比这更激励人心的呢?

这些人爆发出来的热情,给原班乐手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让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神在练习上,对乐团的排练上也更用心了。

这倒是出乎克拉伦斯预料之外的收获。

处理了积攒的事情,胡晓雯又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只工作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重新又放到了家庭上。

克拉伦斯得以脱身,重新拿起指挥棒,带领乐团正式排练起了完整的一部作品。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