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可替代的作用(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其实上面决定对绥察军区进行重组以及干部调整也是有原因的,绥察军区自成立以来就颇多争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绥察军区自成立以来就有许多政策或者是军事规定就同八路军的相关规定相违背,这一点主要集中在部队的成分上。
而经历过马日政变以及老蒋背叛革命的惨痛经历后,党中央对于革命领导权极为重视,而且对于队伍的纯洁性也是要求很高。再加上八路军对于革命成员的纪律性要求极为严格,绝对不允许出现非党员担任政治委员和军事一把手的情况。
但是绥察军区由于发展太快,自己自身底蕴较浅等原因,造成了绥察军区从干部提拔到战士征纳都存在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
然而绥察军区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马铮拉杆子的第一天,这支部队就存在着部队成员成分复杂的问题,尽管在十年对峙期间红军也经常反正被俘的国民党部队,或者是收编防区内的土匪山贼。但是收编也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军官一般不收,除非是带着部队来的。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受限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或者是说为了维护这条战线,八路军已经很少收编土匪以及国民政府的俘虏了。就算是偶尔为之,但那也是做的很隐蔽。
然而这一切在绥察军区都是公开的,只要是你一心抗日,不管你原来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身份,只要你具备了抗日的决心和条件就会被吸收到部队当中来。
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和军事干部对这一点还是很提倡的,毕竟这也是扩大部队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很好的途径。
但是让党内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绥察军区对于干部的提拔过于年轻化和随意化,在党内干部的提拔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一般除了要看战绩外,资历和出身以及文化水平都是很重要的参考条件。
但是绥察军区就不一样,在绥察军区似乎是只看战绩,其他的似乎并不重要,一个三十岁的司令员已经够引人瞩目的了,但是现在又多出了十多个年轻的过分的师长政委来,就像几个月前刚刚被提拔为整编一师师长的黄思成,先不说出身,就拿这个年龄来说就让人很不满意。
三十二岁的师长,现在可不是长征时期,二十多岁的师长政委,甚至是军团长也不稀罕。但是经过长征后,一大批的有经验有毅力的指挥官成长了起来,所以八路军的军事主官的提拔就变得困难了很多,再加上部队缩编很厉害,许多十几年军龄的老战士还都在班排长上徘徊。
但是绥察军区却出了很多军龄两三年,年龄二十大几三十多岁的师旅长,所以党内部分同志对此意见很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主席等人专门召开了多次讨论会。
这也怪不得党中央要采取措施,完全是因为绥察军区的部队发展太快,如此快的速度造就了那些在党内绝大多数干部看来资历浅能力差的高级军事干部。让年仅32岁的黄思成和刘大师长、贺大师长等人站在同一位置上,不要说别人了,就连马铮自己也看不过眼。
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原本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马铮之前就特意将军区内部队的编制都控制在旅一级,但是事情坏就坏在去年的几次大战上。
由于去年的几次大战,尤其是刚刚结束的这次大战,日军是重兵压境来势凶猛,而且都是以整编的师团旅团为基本单位,这样一来,绥察军区原本以旅、团为单位的军事编制就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尤其是打大型战役的时候,部队番号多而复杂,指挥就一定不协调。
再加上调动也存在困难,补给也严重受影响。为了保证这次大会战的胜利,马铮才决定组建师一级的军事单位。
就算是如此,马铮也不敢将那些太过于年轻的干部抬到师长、师政委一级,所以几乎所有的师长政委都是由军区直属的高级干部兼任。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打仗的时候大家都顾着大局谁也没说什么,但是这仗刚一打完,对于马铮所部的调整就提上了日程。
其实对于马铮所部的问题党中央已经商讨了不止一次,但是最后都没有拿出一个合适的章程,一方面是考虑到绥察军区形势复杂,除了马铮这个军区创始人外,其他人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带好舵。而且绥察军区现在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党中央的预期,所控制的地盘已经横跨绥、察、热、冀、晋、鲁5个省之多。
当然了,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目前绥察军区的部队绝大多数都是马铮拉起来的,对于马铮的话是言从计听,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就算是前一段时间将马铮调到山东,按照党中央的意思是先让云鉴这个政委适应一下掌管全局,慢慢再将云鉴扶正。
这倒不是说上面对马铮产生了什么怀疑,而是不希望山头主义横行,况且上面也确实希望马铮能到山东主持大局。但是很可惜,由于日军的捣乱以及绥察军区内很多干部的不配合,因此这个计划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时候重要的事情要是没有马铮的授权,单单凭云鉴的威信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情报和军工这一块云鉴几乎是插不上手。
原本日军这次大规模进攻绥察军区,按照党中央的意思是避敌锋芒,绥察军区所有的部队跳出外线作战,但是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几乎所有干部的反对,就连一大部分由原来八路军各部队调到绥察军区的干部也反对。
甚至有一部分干部在没有接到军区总部的命令下就开始积极备战,并且还主动突袭防区内的日为据点,这部分干部主要是以少数民族的干部为主,这让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很难办。正因为看到了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党中央才会决定调整绥察军区的干部。
但是不管怎么调整,上面的意思还是很一致的,那就是马铮不能动。经过这次大会战,主席等人看到了马铮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马铮没有回到归绥之前,整个军区是人心惶惶,甚至于都没有一个应对的方案。但是带人往大同一站,整个绥察军区的人心就安定下来了,几个小时后反扫荡的作战计划也出来了。而且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战斗,绥察军区不但打退了日伪军的疯狂进攻,而且还重创了华北方面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单单仅凭这一点,马铮的这个司令员就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替代的。更何况现在绥察军区正在大力建设绥西重工业区,包头以及鄂尔多斯大量的工厂都在军区总部的授权下办了起来,看得出马铮正在下一盘大棋。而这盘大棋的最终目的以及到底该怎么弄,只有马铮这个布局者知道,其他人都不清楚,所以马铮是不可替代的。
除了马铮之外,还有一批少数民族的干部也是不能动的,因为他们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而是一个部落甚至于是一个族群。就像是整编一师一旅的毕力格,他不仅仅是一旅的旅长,同时还是察哈尔部落的首领,即便是在整个绥察地区都是颇有威望的部族首领,所以像这样的人也不能动,因此党中央才会让马铮等人来制定这个计划,他们相信马铮一定能明白上面的意思的。(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