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正大光明(1 / 1)

霸蜀 庄不周 2263 字 2023-09-07

夏侯徽抹去眼角的泪痕,将邸报详细的看了一遍,很快给出了一个结论:“这不像是李严的手法。”

“不像吗?”魏霸非常意外,在他看来,这个手法简单而阴险,正和李严做事的风格相似。

“不对,有高人在背后指点李严。”夏侯徽摇摇头,非常肯定的说道:“我和李严有过一次间接的合作,对他的手法有一定的了解。把关中的战报发到各郡,这没什么问题,可是在其他人表态之前,他先做出意见,这不是他的习惯。”

魏霸微微一怔。夏侯徽的解释有些道理,却又有些失乎武断,谁说习惯就不能改一次的,也许这次李严就变了呢。不过,他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确不如夏侯徽敏感,他擅长的是系统的考虑问题,尽量减少遗漏,而揣摩人心更重要直觉,原本就说不清楚道理所在。

更何况他知道李严身边的确来了一个高人:隐蕃。彭珩假公济私,到零陵来过一趟,已经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他。既然知道了隐蕃的身份,他《 当然会对隐蕃留意。隐蕃从魏国来到成都,促使李严和诸葛亮的矛盾激化,的确符合魏国的利益。

这件事他没有对夏侯徽提过,这不仅涉及到魏国,还涉及到彭小玉兄妹的安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万一出了问题,也不会在他和夏侯徽之间产生猜疑。

他不知道夏侯徽是不是感觉到了什么,还是仅仅凭李严的手法变化而产生的怀疑。

“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件事要妥善处理。”夏侯徽从魏霸怀里起来。恢复了女策士的本色,冷静而周密。“与其说李严这是逼其他人表态,不如说是逼你表态。你是目前各方镇将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又一直在丞相与李严之间周旋,他借这个机会来逼你表明态度,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他逼我?”魏霸嗤之以鼻,不以为然:“阿爹和阿武就在关中,我能不顾他们的生死,和丞相做对吗?”

“可是大兄在房陵。”夏侯徽应声答道:“如果他建议由你领兵出襄阳呢?”

魏霸皱起了眉,半晌无语。李严为了能趁此良机掰倒丞相。倒不是不可能用这个立功的机会来诱惑他。如果他明言表示反对。李严依然会坚持出兵襄阳,不过领兵的会是别人,而魏风很可能就会有危险。

魏风的思维比较简单,兄弟俩的感情虽然一如既往的好。可是魏霸清楚魏风对目前的状况不是太满意。憋了一肚子的劲想立功。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挑拨一下。魏风很有可能落入险境,而这是魏霸不能接受的。战死在沙场上,和被人阴死在沙场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可是我不想和一个明知要败的人绑在一起。”魏霸不太自信说道。其实到现在。他也不敢肯定李严一定会败,历史已经面目全非,焉知不会走向另一个方向。李严控制了成都,诸葛亮又兵败关中,看起来翻盘的机会并不多啊。“我还是置身事外的好一点。”

“你相置身事外,又岂有那么容易。”夏侯徽微微一笑:“以前你将一切都做在明处,看起来两不得罪,其实那只是双方没到生死关头,不愿意与你决裂。现在情况不同了,李严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个好机会,要把丞相手中的兵权夺回来,他怎么可能容你含混其事,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丞相亦然,他需要你的支持来渡过这个难关,你还像以前一样,他只能认为是你的背叛。”

“我能给的粮食都给了,又没藏着……”

“不,你所谓的底线是先保证自己的供应,现在关中情况紧急,你还能把自己的供应优先于关中战场吗,看着丞相、阿爹、赵老将军饥一顿饱一顿,你还能心安理得的保证百姓的口粮供应,遵循什么市场规律?这个时候,你还能不搜刮每一粒粮食支援关中?”

夏侯徽问了一边串的问题,问得魏霸哑口无言。魏霸这才发现,要论政治斗争,自己的水平还是不够。并不是说自己做了该做的,就能让领导无话可说,相反,不管你做得怎么样,领导只要想说,还是能找出无数的理由。想让自己没有破绽以避免指责,无疑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魏霸瞟了夏侯徽一眼,突然笑了。“那你的意思又是什么,支持李严,兵出襄阳,还是支持丞相,搜刮每一粒粮食,勒紧裤腰带,支持关中?”

夏侯徽也笑了,却笑得有些失落。“不管是从魏国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从魏家的角度来考虑,我都不建议你这么做。不论是襄阳,还是关中,你都不应该参与。”

“为什么?”

“时机不对。”夏侯徽撩起一缕头发,掖到耳后。“魏国为什么急于收复关中?是因为丞相在关中屯田,一旦关中能够自给自足,魏国再想夺回关中就千难万难了。更别提丞相还有意攻击陇右,夺取魏国的养马之地。丞相为什么会落入现在的窘境?还不是因为屯田被毁,关中无法自给,只能向李严求援。以丞相手中的兵力,纵使出陇右力有不逮,守住关中还是有把握的。他现在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可是你屯田才第一年,又能有多少收获,不如等上两三年,积储了足够的粮食再战,到时候自然不会出现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了。”

“等?”

“对,等!建议丞相暂时放弃陇右计划,立足于守住关中。这样一来,暂时不用再征兵,粮食的需求也会大大减小。如果李严命令孟达出襄阳,甚至说动孙权出兵江淮,关中的压力会更小。这是一个代价最小的解决之道,也不至于打断你的屯田计划。”

魏霸沉吟良久,翻来覆去的考虑了一番,觉得夏侯徽这个方案是稳妥的。他的事业就像是他的儿子,刚刚蹒跚学步,需要时间和充足的营养,如果现在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用去支援关中或者襄阳,他的成长必然会受到影响。而等到他茁壮成长,实力雄厚时再出兵,那主动权就会完全掌握在他的手里。

基本方略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拟定说辞,既要显得大公无私,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又要让李严和诸葛亮觉得满意,至少不能让他们不满意。这个任务魏霸自己做不到,夏侯徽能提供建议,却不好直接操刀,自然要交给杨戏、张表等人。

魏霸随即召集诸将议事,张表、蒋琬等人从各地赶来,就连暂驻辰阳的赵统都亲自赶来了。

听说丞相主力损失惨重,众人面面相觑,表情各异。赵统、蒋琬是担心,张表、杨戏是面无表情。再看了李严的命令之后,蒋琬非常愤怒,他虽然没有破口大骂,但言辞之间很不客气,认为李严这是本末倒置。襄阳固然重要,可是哪有关中重要。出兵襄阳策应关中是没错,可是在关中无力反击的情况下,仅凭襄阳一路根本不可能直捣宛洛。当年关羽的北伐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李严如果一意孤行,只会让孟达等人蒙受耻辱。

张表在仔细的权衡之后,也部分赞同了蒋琬的意见,认为把希望寄托在襄阳支军上很难达到目标。但是他与蒋琬不同,他不反对孟达等人出襄阳,分担一部分关中的压力,只是要控制好度。

蒋琬非常不满意,他认为不管襄阳这支人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李严无非是想给截流粮食找一个借口。只要襄阳战事一起,关中就很难得到足够的粮食支援。这么做,无疑是断了关中数万大军的后路,一旦关中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魏霸一直静静的听着,摆足了姿态,直到他们吵得不可开交,难分难解的时候,才提出了自己的折衷方案。这个方案当然最符全魏霸本人的利益,可是从整个战略的角度来说也是最稳妥的,既强调了关中的重要性,要给予关中足够的支持,又部分支持了李严的看法,目前不适合再大动干戈,当以守为攻,稳住局面。如果能用外交手段,促使吴国出兵江淮,牵制魏国,效果更佳。

蒋琬和赵统都接受了这个方案。特别是蒋琬,他身为镇南将府长史,非常清楚魏霸手里有多少实力,就算是全力以赴,也不可能满足关中的要求,更何况魏霸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如果能稳住关中,再给魏霸几年时间生养积聚,他能够提供的帮助会大得多。

大家意见统一以后,由杨戏执笔,写了一封议兵事疏。这封上疏不是给丞相诸葛亮的,也不是给骠骑将军李严的,而是直接呈给皇帝刘禅的。当然这两个大腕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抄本,可是名义上,魏霸以正式的上疏形式呈报给皇帝陛下,以光明正大的发表对当前时局的看法。至于你们同意还是反对,那当然也要在明面上给出足够的理由。

这样做和李严以邸报的形式征求意见相对应,避免了私下勾通串连的指责,而且这个意见不是魏霸一个人做出的——虽然这个意见是由他和夏侯徽在闺房内定好了基调,其他人只是讨论通过——将来就算谁要指责,也不好指责魏霸师心自用,把交州、荆州三郡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事实。

.

.(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