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的京城,已是一片和暖,太阳当空高照,已是颇有热意。
兵部尚书陈新甲,不到五十的年纪,身材微胖,须发花白,在炎热的天气中,跑得一身是汗,将身上的大红官袍,浸了个湿透。
他是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授定州知州。崇祯元年,入为刑部员外郎,进郎中,迁宁前兵备佥事。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十一年,受杨嗣昌推荐,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协御清兵。十三年,进兵部尚书,从而成为从明弘治年间工部尚书贾俊以后,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要职的第一人。
在真实历史中,此人后于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中,因指挥失误而大败。在内外交困之下崇祯帝密使他与清兵图和议,却因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见他做事这般不密,崇祯皇帝恼怒非常,便把他抓为替罪羊,最终被杀。
陈新甲入得乾清宫,随即伏跪于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谢陛下。”
见陈新甲跑得一脸是汗,身上官服都已湿透,崇祯满是心疼的感觉。他随时又传话,让小太监给陈新甲搬来个小墩子,让他坐下说话。
陈新甲谢了一声,斜签着身体,坐在小锦墩上,却犹然喘气不已。
“爱卿,现在清虏已迫近辽西,正欲直攻锦州,爱卿可有何良策乎?”崇祯皇帝开门见山,一脸急切地对陈新甲说道。
陈新甲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立刻沉声回答:“禀皇上,现在清军大兵压境,唯一可行之计,便是立刻调集兵马,紧急入援锦州方可啊。”
崇祯皇帝眉头大皱:“爱卿所言,朕亦知之。只是现在辽东兵马,皆在内地剿匪,急切之间,如何得调?朕只恐兵马集齐之际,这锦州已然失守矣。”
陈新甲轻叹一声,又急急说道:“皇上,纵然有如此风险,但如不能尽快抽调援兵过去,只怕辽西之地,恐难久守矣。依臣之见,现在各地的剿匪兵马,还是需要尽力抽调,赶往辽西,能多一份援兵,就多一分守住锦州与辽西的希望啊。”
崇祯凝视着他,却又疑惑地问道:“纵如此,那各地兵将抽调过去,岂非成了添油战术,这样一来,能守住辽西的机会,又能有多少呢?”
陈新甲拱手道:“陛下,现在事急从权,孰可尽善尽美?清军兵力众多,来势又大,又如何可给我国太多调整配合的时间?依臣之见,只要能立刻派出兵力,急入辽西守卫,哪怕是添油战术,却也是急切之间唯一可行的办法了。则于成败利钝,则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崇祯默然无声,他沉吟了一阵,才又对陈新甲说道:“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安排,方为合适呢?”
陈新甲见皇帝这般发问,遂立即把心中思虑已久的方案,对崇祯皇帝合盘托出。
他大声道:“皇上,依微臣之见,那三边总督洪承畴,对流寇作战,素有功劳,可将此人改任蓟辽总督,总统辽西与各地入援兵马。然后令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名总兵,暂停国中剿匪事宜,立刻出关入援,先期赶往宁远,再相机入援锦州。微臣已然估算,这八名总兵,其下兵马约十三万之多,若能及时赶赴,尽心作战,这辽西,应该还是能保得住的。“
崇祯沉默许久,他在心下,其实也是认可了陈新甲的安排的,毕竟,现在事起仓促,想要从容准备作战已不可能,这样的添油战术,实在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这时,崇祯眼神忽地一亮,又向陈新甲问道:“对了,那唐国公李啸,爱卿却打算,该如何安排他呢?”
陈新甲脸上一颤,却低声道:“皇上,你以为,李啸现在还能随朝廷之意调遣么?此人兵强马壮,又远拓海外,钱粮广众,早已是尾大不掉之势,况且先前又曾有反叛之举,简直是比唐代的河北藩镇还要出格跋扈之辈,微臣着实不敢用此人。”
陈新甲此话,说到了崇祯痛处,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郁而痛苦。
崇祯低垂着头,许久才抬起头,低声说道:“爱卿,李啸与朕之间,虽多有过节,但现在他与朕,既是君臣,又是翁婿,焉有视朝廷之令不顾之理。爱卿可向他说明,朕只要求他出兵攻打清虏便可,具体的军事安排与行事谋划,朕一概不加以干涉。至于其他的兵马调度与人员安排,就如卿方才所言,这样安排下去吧。”
听了皇帝的话语,陈新甲心下一酸,忍不住想落下泪来,却又生生忍住,最终拱手禀道:“是,微臣遵旨。”
在陈新甲紧锣密鼓地调度人员,让这些明朝最精锐的兵马与将领统统北上,去救援辽西之时,李啸也收到了朝廷传来的,要他出兵攻打清朝的谕令。
看到这纸谕令时,李啸脸色却是十分平静。
其实,早在俄罗斯的兵马进入沈阳城时,李啸安插在沈阳当地的安全司密探,便已迅速地飞鸽传送给了他。
李啸收到安全司的这封信,顿是深深地皱紧了眉头。
没想到啊,那俄罗斯,在被自已派出奇兵,夺取了雅库茨克城后,为了夺回在远东的利益,竟会与满清勾搭成奸,合力来对付自已。
想想在真实历史上,清朝早期与俄罗斯多次交战,双方在远东打得不可开交,争斗数十年后,才签下《尼布楚条约》,两国休兵罢战。却没想到,在这个自已穿越过来的时空里,这俄罗斯竟与清朝,为了对抗自已而结为了联盟。
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啊。
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原本在将来会迅速反脸成仇的两国,现在倒成了同心协力的盟友,这世上之事,真真何可言说。
当时的李啸看完密信,几乎本能地想到,接下来,很可能会清俄联军,合力北上,以攻打庙街堡或雅库茨克城。从而既帮俄罗斯夺回失去的远东领土,也为清廷扫除北边那一直压在头上的巨大隐患。
只不过,李啸还真没想到,这清虏,竟没胆先来打自已,反而去进攻明军防备松懈的辽西,这倒是大大出乎了李啸所料。
看到朝廷这封措词谨慎,只是说要自已出兵攻清,却能让自已随意调度手下兵马,随意攻打清朝城镇的谕令后,李啸在心下,亦不由得一阵感叹。
这朝廷对待自已的态度,还真是微妙啊。
所谓的主弱臣强,也不过如此吧。
随后,李啸经过仔细思虑,立刻安排了以下行动。
首先,他下令,驻守的雅库茨克的安东镇甲营,与驻守在庙街堡的安东镇乙营,要严加防备敌军前来偷袭,同时要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直到敌军退去或援军到达。
然后,李啸传令,让已调到济州岛的平南镇甲营兵马,在平南镇镇长李定国的率领下,带上足够的物料与工匠,前往那恤品河入海口,去兴建一座新的城堡。
原来,在征服澳洲后,只过了三个月,见澳洲各地平静,整个南方已然平定,李啸便打算,把平南镇的兵马,北调一部分,以应对在北方可能会出现的大规模战斗。
于是,他下令,让平南镇镇长李定国,率平南镇甲营兵马,前往济州岛,在这里驻扎待命。
而在整个南洋,则是罗正的乙营,负责防卫台湾与菲律宾地区,曹变蛟的丙营,负责防卫新几内亚岛与整个澳洲。
李啸要求,在得到自已的命令后,大将李定国要立刻带上平南镇甲营兵马与大批工匠,紧急从济州乘船北上,赶去这个民间称呼为海参崴的地方。
这座位于原明朝奴尔干都司木阳卫地界,位处恤品河入海口的城堡,李啸给他起了个后世的人都耳闻目详的名字,海参崴堡。
因为,李啸要建设的这座城堡,正好位于后世的海参崴地区,也就是当今的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城所在地。
海参崴一词,来自古老的肃慎原住民语言,汉译为“海边的渔村”或“海边的晒网场”。清朝时闯关东的直鲁两省人,把这里叫做“崴子”,山东人的“跑崴子”指的就是这里。因为误认当地盛产海参,所以汉译最后定名为“海参崴”或“海参崴子”。
这个地区,位于当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端,濒临日本海,这海参崴地区,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
由于海参崴冬季结冰期长达100~110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需借助破冰船才可通航。而且,当地在夏秋两季多雾,其中6~8月平均有雾日一个半月。有时大雾影响航船进入港湾。
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中华各族人民活动,唐朝时期,海参崴是渤海国率宾府地,金代属于恤品路,元时称为永明城,滨海地区比较富庶,“率宾马”名贵一时。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在明朝时,这里属于奴尔干都司的木阳卫地区,而在清初时,这里属大吉林宁古塔副都统,后划归吉林珲春副都统管辖。
17世纪中期,沙俄帝国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在此之前,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纠纷。虽然在清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但是,自清朝中叶后,中华国势日衰,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2年后(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随后,这被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参崴城,成为了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对外贸易商港。
在现代俄罗斯,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区的海洋渔业基地,拥有拖网渔船队,冷藏运输和鱼产品加工船队以及捕鲸船队,渔获量居俄罗斯远东区各渔港首位。
另外,海参崴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这里的工业同海运及海洋渔业有密切关系,主要是修船、造船、渔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等。
同时,海参崴还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交通的枢纽,是联系滨海地区、鄂霍次克海、太平洋和北极各海的交通和过境运输站。航空运输可通往俄罗斯主要城市。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远东区近海运输的中心和北冰洋航线的终点。
除此之外,海参崴还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军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边防军司令部驻地。
这样的一块位置极佳,堪称东北亚难得的风水宝地,就这样永远地落入俄国人之手,后世的李啸每每读近代史时,皆会感觉椎心泣血的痛苦,心下的愤恨,何可言说。
如果现代中国,有海参崴这样一个位置极佳的出海口,让整个东北,能有这样一个濒临日本海的贸易港口,那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如何会这般死气沉沉,如何会这般萎靡不振。前人断了后人路,如何不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李啸给李定国下的命令是,不惜代价,一定要趁此清军大举攻明朝,国中空虚的大好机会,建好这海参崴堡,让唐军能在满清的北部,狠狠地捅下一把凌厉的尖刀。
李啸告诉李定国,他只管放心建堡,争取这海参崴堡,在今年九月底土地结冻前完工便可,其他事情皆不用管。
至于各类后勤供应,他一方面会让水师大力运送,另一方面,也是让临近的朝鲜提供支援。
毕竟,当年李啸曾大力援救朝鲜,让它免于亡国之灾,现在,也该是这个明朝属国,向上国天兵,表达忠诚与孝心的时候了。
最后,李啸又决定,只留兴中镇乙营的甲乙两总兵马驻守山东,而自已则亲自带领兴中镇甲营兵马,以及整个乙营的丙总,也就是乙营鲁密铳总的全部鲁密铳兵,以及整个兴中镇的火炮部队,渡海北上,再度攻打金州城。
李啸相信,这样一来,自已可以有效地呼应守卫辽西的明军部队,也可以让清军顾此失彼,前后牵制,最终一无所获。
崇祯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在清军已将锦州城围得有如铁桶一般时,李啸誓师北伐,领兵渡海,北攻金州旅顺。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