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定国进占娄底的时候,作为先锋的李霄所部迅速,进逼长沙城下,湖南绿营主要集结于大城市,郡县只有一定的老弱病残和临时组成的民团组织,几乎属于不设防的地域,再加上南北镇抚司的渗透,先锋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军马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接着又是迅速北上,当地的军政则由南北镇抚司的桩子暂时代领。
长沙城已出现在地平线上,李霄看着高阔的城墙同时接到一封密信,是李定国发出的,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围而不打。’李霄先是有些疑惑,此时趁长沙守军仓促应战,正是攻城的大好时机,先锋军虽然只有一万人,可装备精良,士气如虹,反观城内的长沙守军足有三万,可是各个方面都差了不少,现在不打,更待何时?
随后,李霄便明白了,他十二三岁便跟着父亲东征西讨,后来又被委以重任,对军事的领悟自然高于旁人,细想之下,李霄便知道父亲的战略了,长沙城中清兵不多,此次战役要想一鼓而定,就必须吸引大量清军的绿营援军赶来,以求决战。这便是围城打援,并不显急于攻城,而是利用长沙城吸引各省的绿营援军再打,这样表面上看两面受敌,却让明军占尽了地利,西南地区大多多山,而江南则以水为主,又有平原,十分方便马军驰骋,而且一旦深入清军境内,反而不美,倒是湖南也是多山陵的地势,大明陆军由于多在海都训练,习惯山地作战,若是到了广阔的平原和水路纵横的水乡,实力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因此,将长沙作为吸铁磁,将各省的援军吸引而来,再借用地势以及援军远来的特点将其逐一击破是为今最好的主意,再加上明军的后方就是娄底贵州,至少不会犯孤军深入地危险。
李霄对于这个战略极为认同,若是一路打下去攻城略地不知要消耗多少时候,倒不如吸引绿营主力集结在长沙城下决一死战的痛快。于是命令所部在长沙城外十里处驻扎,搭建营盘,修建工事,做出一副常驻于此的模样。
长沙城内的守军由于总兵身死,可谓是群龙无首,只有一个佐领暂代总兵之职,约束军士,准备负隅顽抗。这佐领名叫齐尔泰,也是镶白旗的满人,看到城下明军的先锋抵达,人数虽然不多,可是西南前线的战报让他不敢轻敌,发动城内兵马谨守四城,在瓮城内紧急操练兵马,征募壮夫,总之是报了必死的决心。
可过了一天,明军城外的营盘似乎并没有什么动静,只是城下到处都是骑着快马地斥候来回驰骋,并没有做出任何攻击的准备,齐尔泰这才松了口气,连忙与驻地长沙的湖南巡抚相商,湖南巡抚名叫刘弘遇,汉军正蓝旗人,初籍辽东,后在皇太极属下为官,虽是个汉人,对满清却是忠心耿耿。其人也颇有才名,顺治元年,为满人翻译辽、金、元三史,顺治皇帝赐他白金、鞍马,授工部理事官。后外放山西朔州道。顺治二年,在陕西治疗捕盗贼有功,擢升为陕西布政使。顺治五年,授安徽巡抚。又帮助总督养量、总兵刚阿泰剿五台山刘永忠、高鼎等反清势力,降陕西土寇杨茂。
因此又授为山西巡抚,直到南明从西南崛起,清廷振动,由于此人在汉人中薄有微名,又懂得军事,因此又将他调到湖南,为湖南巡抚,以稳定人心,筹备军饷。
汉军旗也律属八旗的范畴,虽然地位比之满蒙八旗要低,可比寻常人的身份还是高了一截,这些人大多数是投靠满人地辽东汉人组成,他们对满蒙之间的政治斗争并不感兴趣,并且一直以满人的家奴自居,因此这些汉军旗的旗人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皇室的信任,被委与重要的官职。
如今明军兵临城下,总兵科哈多不知生死,长沙的重要门户娄底被占,一切的一切,都让长沙城流言四起,刘弘遇也是心急如焚,他这一辈子兢兢业业给主子办差,从未有过污迹,既平步青云,在太后和皇上的心里也是有好印象的,若是长沙有失,从前地一切可都功亏于溃了,虽然城下的明军人数并不多,也未发起攻击,刘弘遇可不敢掉以轻心,这个时候城中佐领求见,他是求之不得,连忙让人请刘弘遇进来,宾主落座之后,齐尔泰毕竟是下官,还是代职,因此先给刘弘遇行了礼,刘弘遇不敢托大,连忙回礼,这才谈起了‘匪患’之事。
“巡抚大人,城中的绿营兵不过三万,粮草又未准备充分,城下的明军可是越来越多啊,听说他们的火炮及其犀利,凭借城墙根本不能抵挡,卑职匆忙暂代总兵之职,又不能约束好下面的兵士,该当如何?”齐尔泰一上来便是诉苦,不诉不行啊,这仗根本没法打。
刘弘遇哪敢去接她地话。这可是责任问题。他可不敢沾染。忙道:“将军掌兵。至于如何据守该是将军地事。本官只管军政民政。负责帮将军筹措粮草。尽量拉些壮丁协助守城吧。“他心里说:“你打了败仗与我无关。现在兵危战线。我地职责只是为你筹措。”这也算是为了自己留了条后路。若是齐尔泰实在挡不住。按大清律。他是必死地。可自己不同啊。自己该做地事也都做了。破城那天只要逃得性命。大不了反过来说你胡乱指挥。使得长沙陷落。自己原本带着几个家奴要上阵杀敌呢。无奈被家奴抢出了城去。京里头还有自己地一些关系。他地事不算大。至少这命算是保住了。至于这个齐尔泰。管他去死。
齐尔泰急道:“卑职并不是攀责地意思。只是望大人想个主意。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如今城内人心惶惶。还暗藏了乱党。昨日卑职去巡夜时营中竟发现有兵士偷偷地说什么反清复明。当时天黑地伸手不见五指。卑职虽然听说。想要治罪也找不出人来。此时又是大战之际。卑职又不敢大张旗鼓地审查。怕引发兵变。再这样下去。不待明军来攻。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弘遇脸色一变:“有这样地事?”这可当真是内忧外患了。刘弘遇脸色一变:“为今之计。稳定人心最为重要。军心更是重中之重。将军务必要细心一些。派了心腹在营中暗暗打探。”
齐尔泰就是为了稳定军心而来地。见刘弘遇发话。忙道:“这是自然地。只是城内绿营士气低下也是颇为头痛地事。大人。将士们舍不得卖命。”
刘弘遇立即明白了齐尔泰地心思。原来是伸手要钱来了。军饷是定额地。在皇上未发恩旨之前也没有奖赏。因此齐尔泰便打上了刘弘遇地主意。长沙府库里不是有钱吗?现在非常时刻。开府库发放赏银激励将士也不是没有先例地。只要刘弘遇点头。其他地都不是问题。只要守住了长沙。朝廷总是不会怪罪地。
刘弘遇沉吟了片刻。倒是觉得这一个主意好。现在城池都朝不保夕。府库里地钱虽然是税银要送往朝廷地。可这是非常时刻。他也不怕担责。因此道:“本官明日便开府库激励将士。只望将军能够谨守长沙。保住城池。本官就算是因此而获罪摘下了顶戴也是甘心地。
”
刘弘遇喝了口茶,润了润喉,接着道:“本官已向各省发去了求援奏报,我们要摆脱困局,重要的还是等待援军解围,只是本官总觉得明军的动向有些可疑,他们似乎并不急于攻下长沙,不知做的是什么打算?”刘弘遇参与过好几次剿灭反清的势力,闲暇时也会看些兵书,与人聊些军事,因此城下明军的行为让让他起了疑心,总觉得哪里似乎有些不对头。
…………………………………………………………………………………………
答书友问:关于到处封王的问题。
答:朱骏不是白手起家,他的势力至少表面上是大明王朝的一种延续,在这个时期,李定国等一批人已经封王,也就是说南明已经打破了异性不封王的传统,而朱骏显然是不可能将这些王爵裁撤的,而一些投降的大人物,如耿精忠等人,他们在满清时便已是王爵,悉数投降之后反而降级显然不符合传统,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实权,而这个王爵更多的是一面旗帜,现在的叫法是统一战线。
问:李雄是否该死的问题。
答:其实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应该是当时最为普遍的现象,如果不算南明的话大明已经灭亡了几十年,一些士人阶层可能已经认同了这个王朝便是正统,这是知识阶层一个普遍困扰的问题,说不清谁对谁错,至于当时的士人认为谁是正统,谁又是叛逆,效忠谁才符合礼制的标准已经混淆,哎,说不清啊说不清。
问:有读者认为本书太顺了。
答:确实很顺,基本上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可是大家发现了没有,除了刘邦以外,一个新兴势力的崛起都很顺,譬如唐朝建立时几乎是百战百胜,就算是失败也不过局部战争的小败,并没有影响战局。还有朱元璋起来的时候,几乎也是百战百胜,当年的解放战争也是如此,一个战役刚刚结束,第二个战役胜局已定,接着又是大胜,最后打过长江,所向披靡。这个问题除了人心之外,我觉得也是运气问题,任何一个开朝的君主如果没有运气恐怕是不行的,不过这个书友的问题我会考虑,额,好好研究好一点的剧情,尽量不让大家失望。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