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230章 两个世界 (求月票!)(1 / 2)

(明天中秋,祝各位大大中秋节愉快!和家团圆!)

雪一直下着,刮雨器费力地除去毛绒绒的雪片。尽管大型铲雪车已经连续工作,但是公路上仍然很多积雪。巴玉藻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开自己的那辆最新款的332型中华轿车,家里人坚决不让他自己开车,怕在雪地里发生什么事故。

作为中华航空制造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和巴玉藻航空器设计机构的负责人,巴玉藻自然有着其它设计师无法比似的优势,坐在公司派来的一辆豪华的132型轿车上,巴玉藻将手头的文件资料放进文件包后,取掉眼镜,望着车窗外迷茫的风雪,显得有些发呆。

黑色的豪华轿车在空旷的13号公路上奔驰。山岗、针叶林、冰冻的小湖、路边的居民社会一掠而过。接着驶过了市郊的林觉民国家公园后,司机拐了一个弯,绕过一条盘山公路,进入山谷间的一片开阔地谷地,一直把车开入了北区的大鹏镇,这是一座飞机城,中国第一座飞机城,中国第一架教红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水上飞机等等太多的中国航空工业的第一次诞生于这个镇子。

和西北市的大多数工业城一样,大鹏镇的居民大都在飞机厂工作,他们的房屋大都是山脊上,每天他们起床后,即可俯视整座工厂,这座占地面积485公顷的工厂,从建成的那天起,就引导着这个国家甚至于整个世界的航空工业发展。

汽车在若大的厂区内拐了一个弯后,巴玉藻才跳下汽车,经过检查后,方才径直走进跨度极大的平顶装配厂房,闻到那股暖哄哄的机油、香蕉水混合的气味,听到车床的嗡嗡声、铣床的哗哗声和铆钉枪特有的“卟、啪”声,整个人顿时变得兴奋起来,仿佛每一个毛孔都渗透出活力。

在半个足球场大的厂房里,一溜儿放h—39“和平维护者”的大型零部件。那些由45000吨模锻液压机制造出的大梁,已经由龙门刨和龙门铣按图纸对他们进行精加工,从十年前,建成第一台的7000吨模锻液压机后,中国航空企业就将其用于生产大型铝合金模锻件,为这场战争中取得空中优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人们用螺栓和铆钉在大梁上搭起框架,在框架中排满电线,钢索、机械液压传动系统和电力系统。在炸弹舱里装上挂架,在驾驶舱里装上无线电台和数不清的仪表……整个工作完全按照流水线式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以期加快生产速度。

大部分安装好的大型配件被拖到另一个更大的装配厂房里,对接上水平尾翼和机冀,再安装机翼上的8台发动机和以及起落架。板金工在桁架上把亮闪闪的铝蒙皮铆在机身上,安装钳工把一个个部件装配起来,检验员不停地检查安装质量。穿着工作服的工人们默默地干活,有时偶然商量一下,或者叫来工长和技师,与渐渐成型的巨型轰炸机相比,这就像象—群蚂蚁围绕着一只硕大无朋的雄鹰,只不过不是在啃食,而是在创造。

飞机装配好之后,一辆重型拖车把它拖出装配厂房,加油车、测试车和其他各种车辆围着h—39。发动机开始试车,震得地面发抖,发动机试车完毕后,重型拖车又把这架庞大的飞机拖上滑行道,装配车间外面就是试飞场。最后,公司的试飞员来了,他们自己先里里外外查看一遍新飞机,然后向巴玉藻等人招招手,就钻入机身。

庞大的飞机在滑行道上开几个来回,试试仪器仪表和操纵系统,就滑上主跑道,试飞员一加油门,拉起襟翼,巨大的“和平维护者”腾空而起。在大约五千米的高度上,“和平维护者”用四百公里的时速在向北,在大漠的上空飞一个椭圆。飞机降落后,试飞员要填数十厘米厚的各种表格,虽为战时,亦不能免。晚上,公司的技工紧张地在新飞机上进行各种调试,拆卸、安装,更换零件。

第二天早晨,国防空军的飞行员们就来接收这些“和平维护者”了。随随便便地在空中兜儿圈,验证这些飞机的基本性后便会加足汽油,飞往位于新疆、蒙古高原甚至西伯利亚的内陆的几个空军训练基地,这些被冠以“和平维护者”的巨型轰炸机,不会像新制造的h32一样,直飞向印度、兰芳、菲律宾等战区,而是在内陆机场进行试飞。

但一架巨型的轰炸机就这么从中航的厂房中生产了出来了。只不过,与h-32不同的是,它不会像h-32一样,不停地起落、投弹,直到被敌人的高射炮或战斗机打下来,重新变成一摊破铝片为止。

“只有装备了真正具有洲际续航能力的重型轰炸机,才能有效地威慑和打击远在另一个半球的对手,空军像疯了一样,一次下了300架h-39的定单,可是……”

这时巴玉藻身旁响起一个声音,是王助,巴玉藻的老拍档。

“于氏的产能有限,所以空军才会要求我们和于氏一起生产h-39这种没有任何新意的轰炸机。”

望着这架已经组装完成的轰炸机,巴玉藻无奈的摇了摇头,作为中航的首席设计师,看到中航生产这种其它公司生产的“毫无新意的”轰炸机。

一直以来,中航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航空企业,不在于他的规模,而在于他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从中航创立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引导着整个世界的航空制造业革命,而现在却在远程轰炸机上沦为其它公司的“代工厂”,不能不让人感叹。

“至少他很大不是吗?”

老朋友的言中的抱怨,让王助笑了笑,中航是中国飞机制造业的老大,生产其它公司的产品的确让人很不舒服,不过在中航自己设计的轰炸机服役之前,也只能这么做了,在战争中,总是有太多谁也说不明白的事情。

“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86吨,相当于3架h-32,可装载39吨炸弹,相当于在抬起一架空载的h-32,它的6台液冷发动机和4台wp-4能产生44000马力功率,相当于9部火车头或400辆军用卡车,其装载的燃油足够一个内燃机车头绕地球行驶10圈,它的高空除冰系统能为一个拥有600间客房的饭店提供足够的暖气,其翼展的长度相当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飞行距离的两倍……”

“好了!不要去重复于氏的宣传手册上的文字了,你我都知道,它或许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作战飞机,但是绝不是最好的!等我们的服役之后,他就会被自然淘汰!”

巴玉藻说笑着打断了王助的话声,最大并不一定等于最好。

“走吧!去看看咱们的飞机!”

尽管同样感叹于的h-39的庞大,但无论是巴玉藻或是王助都只是不是赞叹于他的庞大而已,在他们看来,h-39不过是一种刚服役时,即已经“落后的远程轰炸机”而已,尽管他实现了空军的要求,对大洋另一端的敌人实施洲际轰炸。

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两人匆匆穿过忙碌的装配车间,搭了一辆公司厂区内专用的电动小车,开往一排白桦树后面的厂房。与其它厂区不同,这片厂区围了铁丝,戒备森严,甚至还有配有警犬的武装警卫,与公司聘请私人保安公司的警卫不同,这些警卫是国防空军地面警卫,他们的伞翼臂章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国防空军特勤队。

国防空军特种部队充当门队,这显然有些大材小用,但两人对此早已经习惯了,开着电动小车的二人分别掏出特殊的通行证,空军士兵仔细核对了证件,甚至还与岗亭内的资料进行了核对后,方才准许两人进入这片厂区,进厂后两人把车开到一间巨大的平顶建筑跟前,这座建筑同样是一座标准的大型飞机厂房。

在厂房外,两人再一次向空军警卫出示了证件,这种重重检查,几乎超过国务院大厦的安检。随后密封的大钢门在他们面前自动打开了,里面灯光明亮。一架银色身躯的庞然巨物正对着设计师和工艺师,它是一架世界上从未见过的超级飞机,他使用与普通飞机完全不同的后掠角达到了35度的后掠机翼,展四十三米,而在修长甚至有些下垂的机翼下方,根本就看不到螺旋桨。它那庞大的金属躯体带有一种人类对机械的征服欲。

“伟大的h—42。”

巴玉藻先生低声咕噜说,尽管现在他还没有获得h-42的称谓,但显然这只是时间问题。

站在h-42的面前,任何人显得很渺小。他双手抱住臂膀,又有一股自信和自豪。他经历了h-42从构想、提出技术要求、纸面竞争、原型机设计制造、竞争招标、试生产的全部阶段,甚至熟悉它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细节。

“它终于要飞起来了,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三年!”

王助同样显得非常兴奋地说。

为h-42的研发与制造,从两年前制造出全尺寸模型后,整个公司上下熬过了整整两年,期间除去不断与国防科技委员协调外,还需要应对种种官僚责难。而作为设计师之一王助许多时间他干脆用帆布行军床睡在办公室里,疲倦了喝杯浓茶或咖啡,冲个冷水澡,以便尽快完成他的设计同时还需要编写生产控制方面的技术资料。

“8台wp-5发动机!316千牛推力,世界上第一架全喷气式轰炸机!”

看着飞机机翼下的发动机,巴玉藻的面上尽是得意之色,机翼下的双联发动机吊舱,每个机翼下方为四台喷吊臂在翼面上突起的部分可以充当翼刀,而这种新型发动机,是自己竭尽全力从空军、国防科技委员争取到的,否则恐怕他只能要用10至12台wp-4发动机,

“他真的很完美不是吗?”

巴玉澡拍了王助的肩膀,甚至于连机身上蒙皮出现皱褶在巴玉澡的眼中都是如此的完美,似乎这根本就是理所当然,因为h-42的细长直筒形机身在在尾部逐渐收细,采用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设计。机身结构饶度很大,停机时首尾下垂约25毫米,致使蒙皮出现斜向皱纹。

机身上的皱纹和弹性十足的机翼,或许会让任何一个初接触它的飞行员感到恐惧,但身为它的“父亲”的巴玉藻却知道,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机身上的皱纹在升空后,就会消失,而机翼结构在设计上就具有弹性,翼尖可以向上弯曲6。7米、向下弯曲3米而无解体之虞。

两人走到厂房角落边一间工程人员的休息室中,一位助理工程师给他俩端来两杯茶,随后轻轻的把门带着,透过休息室的玻璃窗,两人完全可以看清的室外的一切。

“按照我们的设计燃油量,他完全可以从堪察加起飞,轰炸美国本土不是吗?”

“那是肯定的,凡是h-39可以做的到,它都能做到,而且只会更好!”

“h-39的最大时速只有700公里,尽管很快,但是战斗机仍然可以威胁到他,而h-42却可以接近1000公里左右,至少能过850至900公时,而且他可以在同温层巡航!世界上没有任何战斗机可以飞的那么高,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是吗?”

“但是我们真的会轰炸美国吗?”

当巴玉藻扬扬得意时,王助出人意料的问了一外问题。巴玉藻不解的看着自己的老朋友,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造这种飞机不正是为了轰炸美国吗?

“你知道的,我儿子在空军服役,他曾告诉我,没有什么比轰炸美国更不困难的事情了,他说,我们的船队要把燃料、飞机零件、炸弹等等一切物资,航行数千海里运到堪察加机场,然后呢?我们的远程轰炸机起飞了,就像我们的轰炸机,携带100多吨油料,只能把10多吨炸弹扔到美国本土,我们对美国投下一万吨炸弹,就需要10万吨油料,以此类推,去年英美航空队在德国投下了近8万吨炸弹,但是建筑物的毁灭并不一定表示其重要机器也成比例毁灭,所以敌人往往仍能继续生产,其恢复之迅速几乎超出想象,即便是他们的信心和精神支持力已经降低,但只要生产工具仍存在,则他们还是能够有效率地继续工作。他估计今年英美可能会在德国扔下不少于30万吨炸弹,德国多大?如果要达到等同于空袭德国的毁伤度,我们一年至少需要在美国扔下380万吨炸弹,其中80%是距离最远的东岸,空军一年仅轰炸就需要3000万吨燃料……”

“这根本就不可能!”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