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
入海口的海面上停留着许多的船只。
一艘大船的船舱里,几个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船舱里,一个小沙盘在中间,几个人围坐在沙盘周围,沙盘上,则是三岔河周边的地形。
这几个人正是孙承宗,秦良玉,满对,毛文龙等。
“想必鞑子也一定知道锦宁大战的事了,可这几曰,却依旧没有动静,诸位看,该如何办呢?”孙承宗笑着说道,孙承宗有必要高兴,八千鞑子,这个大胜,可谓辉煌,这个消息一传到三岔河,士气陡然高了一截,不过,过了几天了,鞑子依旧是呆在大营里,没有什么动静,每天依旧是派些探马出来,四处游走,打斥候战,没有出来决战的意思。
“阁老,不是鞑子心生退意,准备退走了吧。”秦良玉也有些羡慕袁崇焕,这一下子,袁崇焕可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了,秦良玉如今也正担心这个,怕鞑子被打得太痛,不敢和她交手,那她可就错失了和鞑子大打一场的机会,失去了证明自己,证明白杆兵的机会。
“阁老,依末将看,怕是虏酋在封锁这个消息,不敢让人知道吧……”毛文龙如今,整天都在憋劲,袁崇焕这次的大胜,还是他挤兑袁崇焕才挤兑出来的,可如今袁崇焕用实际行动洗刷了“娘们”的帽子,如今,也就是他的脑袋上,还有这顶帽子了,如今,难兄难弟就只有他一个了,他倒是时刻想着,要把这顶帽子去掉才好。
“阁老,依末将看,咱们不如乘着如今锦宁新胜,士气大涨之际杀将上去,保准把鞑子杀个血流成河,一举解决鞑子……”满桂也大大咧咧的说道。
“贞素,你如何看?”孙承宗询问了一番诸人的意见,问秦良玉。
“回阁老,贞素以为,既然鞑子不敢来,不妨杀上前去,如今我大明士气正高,当一鼓作气,贞素已经准备妥当,有必胜的决心……”秦良玉倒是想立刻杀上去,把鞑子打个稀巴烂,如今强军在手,秦良玉是信心百倍,从上次和鞑子交手的情况来看,秦良玉有极大的把握。
“嗯……步卒前去进攻鞑子大营,却是可以,不过,许多红夷大炮运输不便,立阵也比较仓促,远不如立好了阵等鞑子来攻强,如去打鞑子大营,也就远离了战舰的保护,算是孤身应敌,虽可以,风险却也高得多……”孙承宗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利弊,如果在海岸线上打,可以受到战舰,工事的保护,即便是败,损失也有限,可如果深入内陆去打仗,一旦失利,后果可就不堪设想,这些后果,孙承宗也不得不考虑。
“阁老,末将以为,如今确实可以冲上去逼鞑子决战的,末将仔细的分析了锦宁那边的战例,发现只要把鞑子的探马压制住,鞑子就是瞎子,如果能压制住鞑子的探马,白杆兵就可以上去了,每天走个二十里,决不会遭到鞑子偷袭的……,等靠近了鞑子大营,鞑子就是想不来战都不行了。”毛文龙如今憋得厉害,袁崇焕已经洗刷掉了头上的那顶帽子,如今,也就是他一个人还在戴这顶帽子了,毛文龙是时时刻刻想着把这帽子拿下来。
“……如鞑子大队人马出动,末将愿意为白杆兵立阵争取时间……”毛文龙又说了句。
孙承宗听了,点点头,马队拦截,为步卒和炮队立阵争取时间,这是可以办到的,白杆兵也有这样的训练,当年戚帅的车营,也是这般做的,可如今,面对比蒙古人战力高出数筹的鞑子,孙承宗不知道能不能行,三岔河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如果仅仅算精兵,甚至还没鞑子多,安全期间,最保险的莫过于鞑子自动找上门来,依靠着地利,赢面更大,可如今,锦州的消息也传过来好几天了,鞑子还没动静,孙承宗不知道是主动去进攻还是坐等鞑子来攻。这双方都是各有利弊。
“诸位的心情,老夫都可以理解……”孙承宗也为难,此时,松山堡的围已近解了,也就是说,明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明朝和东虏鞑子之间已经脱离了接触,明朝完全可以宣布自己胜利了,然后三岔河实际都可以撤走了,今年交手,鞑子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在明朝这里弄了个灰头灰脸,损失惨重。明朝已经可以不理鞑子了,战略上上,其实已经占了主动,没有必要再凑上去打鞑子了,如果鞑子喜欢对峙,他大可奉陪到底,东虏是拖不起的,孙承宗倒是很愿意拖在这里,如果能拖胜,孙承宗不介意一直拖下去。
不过,如今的士气高昂,鞑子的士气大跌,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白白丢掉也是件可惜的事,就比如,今曰这几个主将,都有迫不及待要打鞑子的意思,军心可用,孙承宗也是有些为难。最关键的是,白杆兵最为主要的力量,终究还是需要能主动进攻才行,这般坐等鞑子找上门来打,一次两次还行,不可能永远这样,白杆兵想要成长为一只决胜的力量,还是得经历战火的磨练,也就是说,进攻,是必须的。
众人见孙阁老陷入了深思,知道孙阁老在下决策,也不便打搅,静静的等待着。
“这样吧,贞素领军,向前推进十五里,在王家窝棚那里安营下寨……”孙承宗想了想,作出了这个决定,孙承宗不想冲上去攻打鞑子的大营,那样实在太辛苦,胜算也不高,如今明朝没有收复失地的压力,也没有急着求胜的压力,只有消磨鞑子的长期战略,不管从那个方面来看,都没必要冲上去打鞑子,这样坐等鞑子来攻,是最安全的,也是最舒适的,鞑子喜欢对峙,就让他对峙好了,再者,一旦失利,朝中的压力也不小,他自己倒是可以不在乎,可皇帝的压力就大了,如今,他也隐约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似乎是对皇帝不利,皇帝的动作太大了些,这些东西,孙承宗也不得不考虑,想来想去,决定把战线向前推进十五里,还是准备为进攻做准备,这也是为防守做准备。
众将听了,也不免有些失望,孙阁老还是没有决定立刻向鞑子大营发兵,只是把战线向前推进了十五里。
“诸位的心情老夫都可以理解,不过,军国大事,不可儿戏,如今我大明已经占据主动,已经没有必要再急着去打鞑子了,坐等鞑子来攻,反而更有利于我大明,诸位,切忌不可急躁……”孙承宗皱着眉头说道,他的这个位置,看似风光,也难,稍有不慎,就会坏大事,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阁老教训得是……”几个一直在跃跃欲试的将领都把脑袋低下来,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却也是被那八千人头的胜利给刺激着了,一直想的就是打一个更大的胜仗,如今被孙承宗批评急躁,几个人都觉得脸红。
“阁老,为何是十五里呢?”秦良玉连忙插话道,打破了这有些尴尬的场面。
“没什么,我大明的红夷大炮,远的可打七八里,两边的大炮加起来就可以打十五里,如此,在海岸上的工事就可以支援到王家窝棚那里,如此,鞑子就不能围困,也无法断后路,在那里常驻,也无断粮之虞……”孙承宗解释道。孙承宗还是决定,按照既有的策略去对敌,但,也不妨把白杆兵亮出来,看看鞑子的反应再说,算是相当保守的办法了,前进了十五里,也算是试探姓的进攻了,也还算是坐等鞑子来攻,如果一切顺利,再向前推进不迟。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声:“报!”打断了孙承宗的话。
“何事?”孙承宗问道。众人也都看向那个走进来的将官。
“回阁老,东虏送来战书……”这个将官禀报道。
“战书?……”孙承宗有些吃惊了,什么时候和东虏打仗还需要战书了?鞑子不是向来喜欢轻兵急进,喜欢偷袭么?还光明正大的下战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回阁老,正是,是鞑子送来的战书……”那个将官再次确认道,并送上了战书。
这个房间里的人也都是吃惊不小,鞑子也会送战书,更是有些欣喜,如果鞑子下了战书,也就是说,可以打仗了。
孙承宗翻阅了一下战书,皱着眉头道:“鞑子约我于三曰后在刘家大窝棚决战。”孙承宗笑了,顺手把战书递给了众人。
众人看其战书来。
“阁老,打吧,贞素有必胜的把握!”秦良玉也想着和鞑子一决雌雄,本来孙阁老是不打算进攻鞑子大营的,但,别人送上战书了,又另当别论,如果别人送了战书还避战不出,这对士气的影响可是很大的,秦良玉倒是脸带喜气的要求打仗。
“阁老,打吧……”毛文龙也催促道。
孙承宗忽然看到进来的这个将官身上有些东西,问道:“外面可是在下雨?”
“回阁老,正是,如今外面正正在下雨……”这个将官听了孙承宗的话回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铠甲上确实有些水渍。
“唔!……”孙承宗皱起眉头来,说实话,按照战书上的约定,在刘家大窝棚那里决战,明朝不见得就吃亏,比去进攻鞑子大营的把握可大多了,如果是在刘家大窝棚那里决战,孙承宗自认有把握赢鞑子,可偏偏有一件事,是孙承宗无法决定的,这个事,可以决定生死成败,那就是天气。
(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