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官方菜市场的目的有三个。
韩元清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免费派发了粮草给这个老百姓,但是这些老百姓当中会有投机取巧之辈,将粮草转手炒卖、哄抬粮价。就算这些老百姓当中没有,很有可能外来的粮食奸商们,也会这么做。
利用官方菜市场出售的一些米、菜、肉等等商品,并非是为了赚那点店小钱,就是为了打击炒卖粮食的行为,从而起到稳定市价的作用。
这一点就是官方菜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
除此之外,利用官方菜市场的成立,恢复民生经济,促成市场的形成。在此之前的光化军是什么动没有,客栈只有一家,商店只有一个纺织厂,买衣服都还是贷款按揭的,几乎所有大工业都是官方设立的。现在有了一个菜市场,可以推动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开始流通,不至于有钱不知道该怎么花。
有钱不知道该怎么花,最终导致的就是货币失去了价值。
老百姓反正每天都有政府资助的粥场、粮食来维持生活,既然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那还赚钱做什么呢?这样下去,人们之间就形成一种惰性。
最后一点,韩元清虽然分给老百姓粮食,但是老百姓不可能只吃米来过日子,总得有个配菜什么的东西吧。
--
这个福利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韩元清还拟定了养老保险和社会低保两项福利,这两项福利与粮食福利一样,只受用于光化军落户的老百姓。当然,社会福利是保证老百姓生活的最低限度,而不是催生老百姓们坐吃山空的想法。
养老保险的实施方式,韩元清让民政部组织专门的人力,来进行登记和收纳工作。只要老百姓每个月交纳一百文钱,四十岁之后就不用再工作,四十岁之后每个月由政府发放五百文的养老金,直至受益人死亡。如果受益人死亡之前,养老金发放的金额不足交纳的金额,则剩余的金额全部退还给死者家属。
这个福利怎么看都不会亏,老百姓们自然都叫好不已。他们是相信韩元清的,自然不会担心政府会骗他们的钱什么的。
虽然看上去很划算,前二十年每个月付出100文,后二十年可以享受500文,而且就算人死了,没有享受到的剩余保险金还能退还给家人。多好的事情呀!但是韩元清其实还是黑了老百姓了。因为在二十一世纪,每个月养老保险交纳是一百多块,可是退休之后发放的金额是两千多块,那可是翻了二十多倍。
当然,二十一世纪和古代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地方。
韩元清将老百姓提前交纳的每个月100文的保险金,全部用来进行官方投资。要知道这些钱早晚是要还给老百姓的,而且还要还500文,如果遇到某个老寿星活了一百多岁,那还得支付更多的养老金。这些钱可不能全部由政府来出,政府也没那么多闲钱可以用的。
所以前二十年收敛的养老金,全部用来钱生钱,这样才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些钱用来做什么,韩元清全部交给了民政部来支配,反正就只有一个目的,必须让这些钱二十年之内翻了十倍。
李小鱼自然不是搞财政的人才,不过她却没有退缩,反正还有二十年的时间,这些银子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翻倍的。在接到韩元清这个命令之后,当天下午,她就在民政司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取名为民事财务部。
民事财务部专门负责针对民政的财务管理,也就是先前负责养老保险与低保统计的那些官员临时组成的新部门。李小鱼让李旭中来直辖这个部门,然后将所有收取了养老保险交给这个部门来经营。
至于社会最低保障制度,暂时还没有酝酿出来。
打算在明白开春之后再进行颁布和执行。因为社会最低保障制度实用性很广泛,而且在颁布之后也有一定风险,所以必须慎重的研究一番之后,再行定夺。
社会最低保障的大概内容,就是对于失业、孤儿、孤老等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群每个发放一些政府补贴,来保证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只是现在要考虑的是两点,第一点就是这个低保制度会不会造成老百姓的懒惰,只肯去想方设法领取低保,而不肯努力劳动。第二点就是每个月发放的低保数量该是多少?毕竟低保的数量要能满足一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这要根据物价来进行浮动。
正因为这个两个问题,所以这个制度暂时还无法健全。
不过当养老保险和低保制度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光化军老百姓们都感到很激动,毕竟这些福利是对老百姓起到了保障作用。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周边城镇之后,许多周边城镇的老百姓都纷纷迁徙来到了光化军。这些老百姓其实早就打听到了光化军的好了,除了土地分配,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机会,更是还有非常得人心的福利制度。
一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些人口流入到光化军来,韩元清并没有任何的担忧想法。
在他看来,现在自己正缺乏更多的人口,来稳定光化军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指望着这些老百姓的到来,能为自己扩张军事兵力提供人力资源。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个问题似乎自己考虑的过于简单了。
一开始的一个月,每天只有三十、四十多老百姓迁入到了光化军来,并且主动来到官府登记造册,取得了光化军的户籍。虽然户籍制度在宋朝并没有严格执行,而且也不具备权威性,最严格最权威的朝代还是明朝时期。
但是自从韩元清不知不觉颁布了许多福利制度,并且规定这些福利制度只用于光化军本地老百姓之后,就在已经给户籍制度增加了一定的重量。
每天三十、四十多人到访,虽然民政司的官员在登记起来时有些够呛,但好歹还是忙得过来。而且对于这些老百姓租用的“官府用地”的分配,也还是足够充裕的。
可是进入了十二月份之后,人数就成几何倍数开始增长了。
襄阳府其他州郡的老百姓几乎就像是下雨时的蚂蚁似的,举家举租的向光化军这边迁徙。在他们眼里,光化军是最边境的城市,以前总觉得很危险,可是现在光化军有那么好的待遇,而且还有最一支地方武装驻守,渐渐就改变了这种看法。
这时,韩元清就意识到人口泛滥的问题严重性了。
他立刻下令民政司暂定登记外来人口,召集了民政司所有官员开了一场临时性的会议,来商讨对这些迁徙到来的民众的安置问题。
会议上发生了很多争执,但是唯一有一点没有争执的,那就是大家都认为老百姓迁徙到光化军是好事,为光化军带来了生气和劳动力。但是在怎么安置老百姓的问题上就有分歧了。
不过讨论到最后,韩元清觉得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宣布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点,从即日起所有迁徙到光化军的老百姓,不能轻易办法光化军户籍。
第二点那就是光化军的福利制度,对这些没有户籍的老百姓一样是不适用的,必须等到这些老百姓正式取得户籍之后才能适用。
第三点,“官府用地”的租用情况要严格审核,对于没有耕种能力,或者耕种能力不强的流民,暂时不予租凭土地使用。因为“官府用地”现在明显是越来越少,而流入光化军的人口则越来越多,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第四点,对于那些不能租凭土地的老百姓,民政司要推荐他们采取其他谋生的方式,比如参军,比如到官府的工坊工作等等。
第五点是最关键的一点,流民要获得光化军的户籍,并需具备一些条件。
但凡以流民身份加入光化军军队,在军队里服役长达两年,则予颁发光化军户籍(另外,如果两年未到而发生战事,其在战场上牺牲,则按照烈士同样为其家属颁发光化军户籍和阵亡抚恤)。
在光化军定居长达五年的人户,可以办法光化军户籍。
为光化军最出杰出贡献,比如发明创造新式武器、改进一些技术或者带来一些新技术的人,可以立刻颁发光化军户籍,并且按照“发明基金”制度给与奖励。
韩元清就只提到这五点要求,让民政司着手发展其他的细节内容,然后就全权交给李小鱼来负责了。
--
今年的春节过得有些不同寻常,光化军难得的热闹了一回。自从被齐军占领,然后再被岳家军光复,光化军的老百姓已经很久没有过正常的新年了。
但是要说今年春节最热闹的地方,并非是光化军城区里面的老百姓,而悄悄是城外的兵营。自从制置使府衙颁布了新的户籍制度之后,许多流民为了尽快加入光化军的户籍,纷纷鼓励自己的儿子、族中的青年甚至父子一同报名参军。
虽然战乱时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可是他们大老远举家迁徙到光化军,如果不能享受到光化军的福利待遇,那岂不是白来了?更何况参军之后,家属还能承包军用屯田,多好的事呀!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兵营征兵处接纳了一千五百八十八名青壮的投军。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审核,最终兵营淘汰了一些人,只收取了一千二百名整数的新兵。这一批新兵本当作韩家军第三期新兵(第一期是光化军老百姓,第二期是土匪),计划在过完年之后开始进行训练。至于之后陆续还有投军的人,暂时不接受,等到四月份第三期新兵训练结束之后,再开始统一招收第四期新兵。
如今,韩家军由原来的4500人一下子扩张到了5700人。
因为军官缺乏的原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500人为一个营的编制了。韩元清拟定了一个全新的军队编制,将一个营的兵力增加到1000人,而下面的中下级军官同样增加一倍的人数。这样这个韩家军还是保持五个营的兵力,城防营两个营如今也合并为一个营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