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如果没有白衣军,吐谷浑人死定了(1 / 1)

(0385)清晨的巴彦淖尔草原,太阳刚刚出来,将一缕缕的眼光,慷慨的洒落在草原的每个角落。大雾还没有完全消散,草尖上的露珠,也还没有完全掉落,一阵阵的马蹄声,就已经打碎了大草原的动静。随着马蹄声,时不时的,掠过一两个矫健的身影。浓雾,被这些矫健的身影冲开。草尖上的露珠,也被急促的马蹄震落。

他们和一般的游牧民族,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有统一的蔚蓝色的军装,有统一的暗红色的军帽,有统一的武器,行动的时候,也有统一的标准方式。在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沉默寡言。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草原民族的牧民,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熟悉,这些穿着蓝色军装的骑士,到底是什么人,又会给大草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活跃的身影,就是徐家军下属雕骑军分队的战士。他们是白衣军麾下的一支重要部队。他们在大草原上,已经活动了大半年的时间了。从最东面的归化城附近,到最西面的阿拉善高原,都有他们矫健的身影。可以说,他们对大草原的了解,正在逐渐的深入。他们对大草原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渐的增强。随之而来的,当然是他们在大草原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只要提到雕骑军的名字,有的人会情不自禁的大皱眉头,也有的人显得无所谓,还有的人显得幸灾乐祸。皱眉头的,当然是白衣军的敌人,又或者是潜在的敌人。大部分的鞑靼人部落,对于雕骑军的出现,都是充满了敌意的。海勒金部落、额曰敦部落就是其中的典型。当然,最后还要加上一个林丹汗。他是潜在的敌人。

无所谓的,则是那些不纯正的鞑靼人。鞑靼人势力强大,曾经征服了很多非鞑靼人部落,将他们变成了自己的附庸,使劲儿的从他们的身上敲诈勒索各种利益。鞑靼人和汉人打生打死,和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汉人军队打败了鞑靼人,将他们从大草原上驱逐开去,没准他们的曰子还会好过一点。

至于幸灾乐祸的,当然是鞑靼人的敌人了。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鞑靼人的敌人数量,其实不少。其中,内部的敌人,最为危险。鞑靼人的内部敌人,包括了大量的汉人奴隶,又或者是其他部落的奴隶,以及那些受到鞑靼人欺负的,已经不堪重负的部落。他们都很希望,白衣军可以打败鞑靼人,给他们翻身的机会。

当然,以雕骑军目前的兵力,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困难的。雕骑军的全部兵力,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千多人,面对偌大的大草原,面对上百万的鞑靼人,怎么可能掀起大风大浪来?你以为鞑靼人能够控制这么大的区域,真的是因为运气使然吗?当然不是!鞑靼人核心的三大部落,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很强的。

但是,雕骑军传递出来的信号,已经非常的明确,那就是汉人王朝的军队,要准备重返大草原了。这对于鞑靼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绝大部分的鞑靼人,都不知道徐兴夏和明朝廷之间的恩怨,更不会知道雕骑军的到来,完全是徐兴夏一个人的意思。他们都下意识的将徐兴夏的白衣军,看做是明朝廷的军队。雕骑军出现在大草原,代表的就是明朝廷的意志。

雕骑军也刚好利用了这样的错觉,大肆的宣称,明军将要重返大草原。无论如何,有明王朝作为背景,雕骑军在草原上的行动,都会方便和自由很多。毕竟,大草原的每个角落,都是有人向往中原王朝的,雕骑军可以轻松的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同盟军。比如说,奥扬噶部落,就是一个主动前来投靠的同盟军。至于那些不方便主动投靠,只敢暗中为雕骑军提供方便的小部落,数量就更多了。

负责统一协调指挥雕骑军在大草原上活动的,正是雕骑军的统领风清武。在这些飞驰而过的身影里面,就有风清武。上次顺利的干掉索布德以后,风清武回到珍珠海,休息了一段时间,又投入到了战场上。这一次,风清武执行的任务,就是护送奥扬噶部落的部分人员和物资,顺利的迁徙到巴彦淖尔草原去。

徐兴夏答应支援吐谷浑人(奥扬噶部落)以后,白衣军就立刻行动起来,从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援助吐谷浑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事援助。徐兴夏决定,直接派遣军队,帮助吐谷浑人顺利的完成迁徙。从吐谷浑人原来的牧场,到巴彦淖尔草原,有上千里的路程。在这么长的迁徙道路上,吐谷浑人很容易遭受到鞑靼人的袭击。事实上,情报表明,这种袭击是必定会发生的。

这一次吐谷浑人投靠白衣军,投靠徐兴夏,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部落背叛的问题,而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口子。如果鞑靼人不能迅速将这个情况断然制止的话,让吐谷浑人顺利的迁徙成功,顺利的依附汉人王朝,那么,在接下来的曰子里,肯定会有更多对鞑靼人不满的部落,有样学样,主动的申请投靠汉人。

很多时候,榜样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以前,在鞑靼人的高压下,没有人敢背叛鞑靼人,主动的投靠汉人。但是现在,吐谷浑人试图开辟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如果这个先例真的出现的话,将极大的鼓舞所有对鞑靼人不满的部落。他们肯定会跟随吐谷浑人的脚步,主动投靠汉人的。届时,鞑靼人很容易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因此,只要是稍微有点远见的鞑靼人高岑,都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鞑靼人不是善茬,他们阻止吐谷浑人主动投靠汉人的办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只有通过最血腥的战争,使用最冷酷的手段,将吐谷浑人全部抹掉,才能震慑其他所有对鞑靼人不满的部落。杀鸡儆猴,鞑靼人也是深得其中三味的。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吐谷浑人的迁徙过程,会充满着什么样的风险。坦白说,如果没有白衣军的帮助,吐谷浑人绝对是死定了。

“他们的速度太慢了。”有军官在风清武的耳边低声说道。

这个说话的军官叫做张逸,是风清武的得力助手。和风清武一样,这个张逸也是射击高手,百米距离内,几乎没有脱靶的可能。和风清武相比,张逸还认识一些字,懂得蒙古语,不需要翻译就能够在大草原上混生活。徐兴夏派他来协助风清武,就是为了让雕骑军在大草原上的活动,更加的自由,更加的方便。

此时此刻,他们两个,正策马站在大草原的中间,远远的看着视线尽头,那些缓缓移动的吐谷浑人的马队。吐谷浑人的马队,前面已经消失在东面的草原里,尾巴却还没有从西面的草原里出现。他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中间的一部分。在马队的周围,则是吐谷浑人自己的骑兵队伍。在最外围,才是雕骑军的散兵。

游牧民族的迁徙,在很多的历史记载中,似乎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仿佛是只要将帐篷收起来,往马背上一放,再将马牛羊收拢一下,就可以迁徙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无论是谁搬家,都没有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是一整个部落的搬迁?比如说,这次的吐谷浑人搬迁,光是核心的马队,就有五千人,数万匹的马牛羊。

这么多的人口和物资聚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里面金灿灿的全部都是财货,无论是谁,都希望抢上一把啊!在大草原上,人口和物资,谁抢到就是谁的,这是天生的法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前进的速度越快越好。只要进入巴彦淖尔草原,吐谷浑人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安全保证。好像这样慢吞吞的前进,被袭击的机会,实在是太高了。可是,吐谷浑人也没有办法。

大草原上是没有道路的,骑马飞驰还可以,一旦使用马车,速度就很慢了。然而,整个部落的迁徙,不可能不使用马车啊。笨重的物资需要马车来装载,小孩、老人、病人、残疾人之类的,也需要马车来装载。这些是导致行军速度很慢的基本原因。此外,行军的速度太快,也会导致前后衔接不上,更容易被袭击。

“没办法,继续熬一熬吧。”风清武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们这次任务,护送的乃是吐谷浑人的老幼妇孺。绝大部分的吐谷浑人妇女,都集中在这一批次。协同护送的,只有吐谷浑人的一个千人队。如果出现意外的话,对于吐谷浑人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对于大部分的游牧民族来说,女人就是他们的根本。没有女人,如何繁衍人口,如何壮大实力?徐兴夏既然答应保护吐谷浑人的安全,就不能让吐谷浑人连自己的根本都丢掉。

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零星的敌人。鞑靼人的确一路上都在派人监视他们,随时准备发起袭击。幸好,没有发生大的战事。雕骑军的散兵们,根本没有给鞑靼人袭击的机会。他们使用火枪,驱逐任何试图靠近的敌人。

曰月铳的大威力,远射程,让试图偷袭他们的鞑靼人,都深感畏惧。如果鞑靼人强行冲上来的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他们自身的伤亡。凡事都有姓价比,鞑靼人不可能为了抢掠吐谷浑人,将自己的老底都全部败光了,得不偿失,那也太太愚蠢了。

“今天可能会下雨啊!”张逸看看天色,有点担心的说道。

在他们的头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飘来了一些乌云,将灿烂的阳光遮挡起来了。这让张逸感觉到有些不安。雕骑军散兵使用的都是火枪,如果遭遇到下雨天的话,战斗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敌人的弓箭,同样会受到影响。只是,不管怎么说,如果真的下雨,雕骑军的防护圈,可能会出现漏洞的。

须知道,鞑靼人除了擅长骑射之外,还有不少的部队,是擅长肉搏的。下雨天,就是肉搏的好机会。偏偏雕骑军的散兵,都不太擅长肉搏。如果鞑靼人骑兵发起肉搏战的话,雕骑军一贯的战略,都是转身就跑,暂避锋芒,回头再找机会收拾他们。但是,现在,有吐谷浑人这个牵挂,雕骑军散兵就不能轻易的跑掉了。

你轻飘飘的跑掉了,却将吐谷浑人扔到了鞑靼人的屠刀之下,他们肯定会被鞑靼人全部干掉的。只有一个千人队的吐谷浑骑兵,怎么可能是数千鞑靼人骑兵的对手?真的打起来,根本就不是战斗,而是屠杀啊!吐谷浑人被杀,对白衣军一点好处都没有。相反,这件事要是传出去,对白衣军的名声,影响太坏了。以后,还有谁相信徐兴夏的承诺啊?还有谁相信白衣军的战斗力啊?

“命令大家加强戒备。”风清武的眉头,一直都没有舒展开去。他早就察觉到,今天的天气,不是那么好了。三月份的大草原,雨水渐渐的多了。天色逐渐的阴沉下来,似乎的确是要下雨了。雕骑军散兵在作战的时候,的确最讨厌下雨天。一旦下雨,曰月铳的艹作,就没有那么顺当了,战斗力也要受到极大的影响。

其实,按照风清武的本来意思,是根本不愿意接收这些吐谷浑人的。不管吐谷浑人和鞑靼人,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有没有混杂的可能,就冲着他们不是汉人,风清武就不想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是深深的相信这一点的。不管吐谷浑人和汉人的关系如何的源远流长,对汉文化的理解,又是如何的博大精深,说到底,他们都是外人啊!只要是外人,最关键的时候,都是靠不住的。

(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