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第149章 :开门揖客(1 / 1)

重生之寒门贵族 深侯 1614 字 2023-09-09

杨昆略显凌厉的眼神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我的规矩只有一句话:凡违犯任何规定者,一律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警告,没有罚款,没有例外,更没有第二次机会,这句话,对于丁师傅你也同样适用!”

丁志高看着杨昆的眼睛,一脸严肃地点头答应下来。

至于工作较为繁忙的服务员和送餐工,反而没有过多需要讲解的事项。

像言谈举止、服装仪表,斟酒、倒茶、点烟等基本迎宾礼仪,以及如何通过座次安排来分辨来客身份的尊卑之别,在培训中心已经受过类似的培训,这里无非是再次强调一遍。

和一般饭店相比,火锅店的服务员工作反而更简单些,除了锅底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汤汤水水的东西,加之一楼、二楼大厅的隔断间留出了足够容4人并行的宽敞通道,往楼上送餐时也有专供员工使用的楼梯,只要送餐工不是那种毛手毛脚的愣头青,亦或者工作时注意力过于分散,一般不用担心会砸坏东西,或是不小心泼到客人一身汤汁。

因而杨昆安排他们学习的重点,是本店的经营宗旨、风味特色,各种涮菜的口感和营养搭配,以及熬制锅底的各种香料的外观及名称,以便随时应对顾客的咨询。

需要着重培训的,是那6名精挑细选出来的迎宾小姐。

杨昆给她们的定位,可不是杵在门厅里当花瓶,客人进门时说声“欢迎光临”,再把他们带到就餐区域那么简单。

迎宾小姐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本店的就餐流程。

杨昆设定的营业思路是,每拨客人进门时,按工作编号顺序,由一名迎宾小姐将其带到吧台处,首先询问对方有没有贵宾卡,就餐的选择是单间还是大厅,然后提醒其缴纳就餐押金,根据就餐人数,以每人30元为标准,接下来才将客人们带到指定的就餐地点,和负责该区域的女服务生进行交接。

对于他的设计,二叔曾提出不同意见,说绝大部分私人饭店都是吃完再算帐,你搞个没吃饭先花钱,人家不买账怎么办。

杨昆说:前期的声势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不愁没人光顾,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顾客的消费意识。

在杨昆这个半内行看来,餐饮业的大忌,一是怕出卫生事故,二怕赊账。

开饭店,只要风味独特、硬件过关、服务水平能跟上,并且保持一以贯之的经营宗旨,就没有不挣钱的道理。

那些开不下去的饭店,要么老板只顾蝇头小利,以次充好,要么服务水平不到位,引起顾客反感,要么就是被欠账所拖垮。

杨昆见过太多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却被巨额的欠账和白条所累,最后黯然倒闭的例子。

他的做法,就是要将这种可能尽早地扼杀于摇篮之中。

当然,要想彻底扭转当前人们的消费习惯,培养出独树一帜的消费意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杨昆有信心。

前期不遗余力的宣传、炒作,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整体形象,并用这种方式宣告,我们正在引领潮流,改变传统,来这里就餐,就要遵守我们的规定,不来这里吃饭,你就out了!

当然,为了避免给大家留下店大欺客的坏印象,相应的软性服务也要跟上。

像试营业期间免锅底费,挑选各行业的代表人物送代金券等做法,除了进一步招徕人气外,也是给这种消费方式做铺垫,并起到适当的缓冲作用。

同时,在开业初期,迎宾小姐的工作热情和能力高低,对于能否尽量消除顾客的抵触心理,至关重要。

因此,在选拔迎宾小姐的过程中,杨昆可谓做到了精益求精、优中选优。

除相貌、身材、仪表、谈吐方面的硬性规定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过人的应变能力和唾面自干的耐心,也是缺一不可。

经过一天的紧张集训和模拟操作后,10月30日,星期天上午10点,两家店面同时开门揖客,进行为期两天的试营业。

引发了无数人热议的火锅店刚一开门,便有不少好奇心爆棚的食客招朋引伴地前来抢鲜体验,不到11点,火锅店的大厅和单间里便已人满为患。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竞争心理,抢占到座位的不免沾沾自喜,心思活泛的则见缝插针地和别人商量拼桌,反正锅底不要钱,大家各吃各的,谁也不妨碍谁。

有些性格稍微内敛些或自居身份的顾客不免就此转身离去,更多的人则选择了等待,将杨昆特意在一楼大厅辟出的休息区里那几张沙发挤得吱呀乱响。

二楼的小办公室里,杨昆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店门外乌压压的人群,以及正从四面八方络绎赶来的食客。

将近半个月的电视台滚动广告宣传,和人们私下里的热议以及交口相传,已经成功地吊起了无数人的胃口,再加上试营业期间免收28元的锅底费,契合了一般人贪小便宜的天性,出现类似的火爆场面,丝毫不令人感到惊讶。

只是对于自己执意提倡的先付费、后用餐的消费方式,大家是泰然接受,还是破口大骂,他心中的底气却不是那么足。

虽然目前有些国营饭店也采取点菜之后先付款的方式,但这也正是其饱受顾客们诟病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家硬件设施、服务水平远超同行业者的民营饭店,固执已见地采取这种收费方式,能否真正被大家所接受,为期两天的试营业的效果和影响相当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赢利能力。

二叔杨建军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如他这么复杂、全面,只是单纯地为蜂拥而至的人潮感到高兴,一开始还有心情办公室和杨昆说笑了几句,但随着来就餐和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很快他就无法再袖手旁观,和杨昆打了声招呼,匆匆忙忙地推门下楼,和店员一起招呼客人,顺便维持秩序去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