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刚刚入秋,整个京师的城郊落叶纷纷,枯黄的树叶伴随着凛冽的秋风,宛如残云一般,成千数百地摇曳、飘落。
就在聚宝商行的庄子外头,一辆由数百个侍卫拥簇着的马车抵达这里,马车显得很朴素,却透着一股庄严,一股子肃穆。
从马车上下来的正是朱厚照,朱厚照从车帘子后头探出脑袋,边上伺候着的刘瑾便过来搀扶他,朱厚照不悦地摇摇头,直接从车辕上跳下来。
“瞧瞧,这就是商行了,样子倒是不错,就是离京师太远了一些。”朱厚照背着手,驻足在这庄子外头打量起来。
刘瑾在边上笑吟吟地道:“殿下,远是远了些,却也清静,再者说了,柳大人还打算在这儿修一条路去京师,往后从这里到朝阳门也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说快也快得很。”
朱厚照颌首点头,打起了精神,…百·度·搜·索·八·一·中·文·网…道:“走,进去见本宫的师父。”
一行人进去畅通无阻,不过柳乘风却没有出来迎接,进了这庄子,正前便是一处大堂,叫四海堂,名字虽然俗气,却是聚宝商行的中枢,整个聚宝商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在这里决断,柳乘风名为聚宝商行锦衣卫千户所千户,不过办公的地方却不是千户所,千户所那边是由陈泓宇去办公,北镇府司那边已经下了委任,陈泓宇为聚宝商行千户所副千户。
这副千户一职是从五品,不过大多在寻常的卫所中多见,锦衣卫这边,这样的官衔倒是不多,不过鉴于聚宝商行千户所事务繁杂,所以特别设立。
陈泓宇如今也算是修成了正果,跟着柳乘风这么久,别人做百户的时候,他还是总旗,升迁比别人慢,做的活比别人多,如今终于有了机会,一跃成了从五品的武职,而且柳乘风在聚宝商行里头,虽然实职是锦衣卫千户,可是聚宝商行刚刚筹建,许多事要他署理,而且宫里头的意思也很明确,柳乘风必须协助太子殿下练兵。
这一次太子练兵,其实风声已经放出去了,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明面上是挂在聚宝商行下头,可是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这只是障眼法,是糊弄人的。堂堂太子居然去练兵,简直就是开玩笑,不过这满朝文武不满的虽然多,真正站出来反对的一个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一来嘛,要反对也得有借口,至少明面上,人家操练的是护卫,跟朝廷没什么关系,最多你可以说太子殿下不务正业,疏于管教,其他的,你能怎么说?
其次,满朝文武们都不开口,是因为都在等着瞧笑话,太子殿下是什么人,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家伙最多也就三分钟的兴头,皇上居然让太子去练兵,那就练着吧,到时候倒是要瞧瞧该怎么收场。
这满朝的文武一下子都安静了,似乎都搬了凳子专等看这好戏,既然皇上你不按规矩来办事,大家只好给你个苦头吃了。
其实朝臣们的心思,朱佑樘又何曾不知道?心知现在已经是赶鸭子上架了,这兵练得好也得练,练不好也非练好不可,事关着天下人对太子的看法,若是太子威望受损,这就不是练兵这么简单了,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
为了这个,朱佑樘屡次三番召问柳乘风,不断问及练兵的事,其实这也是一种暗示,他不去问太子,是因为知道太子还需磨砺,问他也是白问。问柳乘风,一来是告诉柳乘风,练兵的事,朕很在意,你把事儿办砸了,就要负主要的责任,朕是要收拾的;另一方面,也知道这练兵的事是柳乘风真正主持,所以问柳乘风才是找对了人。
宫中的态度很清楚,所以千户所的事,柳乘风只能做甩手掌柜,聚宝商行的事也只能做个咨议,没办法事无巨细都去过问,真正要重视的是这支新军,不但要练好,还要让所有人都信服,让大家伙儿知道,别看太子殿下疯疯癫癫,可是真要做起事来却是不含糊的。
“太子殿下到。”外头的刘瑾,大叫了一声。
柳乘风才从案牍上起身离座,显然,这两日他有点儿疲倦,站起来去接了朱厚照进了四海堂,朱厚照打量了四海堂一眼,笑呵呵地连声叫好,具体哪儿好,只怕他也不清楚,只是‘新官’赴任,心里激动,而让他看什么都顺眼一些罢了。
“柳将军,本宫的将士们呢?”朱厚照倒也是开门见山,一开口,劈头就问起自己的将士,可见他‘入戏’还是很快很深的,真当自个儿是威武大将军了。
柳乘风苦笑一声道:“回禀大将军,将士们已经待命了,专侯太子殿下前来校阅。”
朱厚照颌首点头,难得露出几分凝重之色,道:“好,柳将军开路,带本宫去。”
靠着聚宝商行的后面就是一片大校场,两排是屋舍,形成一种四合院的样子,正中则圈了上百亩的空地,空地上填了沙土,一队人顶着萧瑟的秋风在钱芳等人的监视下软趴趴地等着太子殿下来。
这支军马,柳乘风叫学生军,意即读书人组成的军马,应征来的读书人都是十七八岁大小,顶天了也就二十岁上下,他们大多都是穷苦人家,家贫却都读了十几年的书,有的连秀才的功名也有,只是家境不好,觉得这读书中举没有出路,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出去做点儿事儿挣点银子,于是纷纷去应征聚宝商行的文书,只可惜进了这儿之后才发现他们被忽悠了。
一开始的时候,不少人想逃,大头兵,傻子才做呢,结果很快,他们便被抓了回去,倒是没有打他们,直接将他们关押到黑屋子里去,接着,以钱芳为首的一群人就开始进行操练了。
这些读书人身子板弱,所以一开始别的都不管,只是打熬他们的身体,白日没命地操练,累得气喘吁吁,夜里还要他们抄录各种兵法,借着抄录的机会,增强他们对行军打仗的知识。
当然,所谓的兵法并不是孙子兵法,不是说这兵法高深,只是用处不大,毕竟三十六计之类的东西只是运筹帷幄用的,这东西教授了也没用,也没指望他们一个个做诸葛亮。而柳乘风所用的教材,主要是《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之类的兵书,再其次就是明朝以来不少名将的笔记或者是手稿之类,这些书册的内容就显得繁琐了,里头大多是一队人马,所耗辎重多少,急行十里,需耗时多少,士卒作战时,如何与本队联络,作战之中,身为小旗、总旗,又该如何激励,如何团结士卒。
别看这些内容都是些细微的东西,似乎和那些波澜壮阔的大战没有多少联系,让人一看就打不起精神。可是如钱芳等人建议的那样,这才是军中最有用的教材,什么釜底抽薪、什么请君入瓮,那都是读书人自个儿意淫出来的,真正的军队大战是一场实力和勇气的拼斗,士卒们的心情每日都在变化,有时黯然,有时暴躁,有时贪生怕死,身为武官必须时刻注意他们的情绪,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好补给,在作战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激励,如何及时补充后备队,如何在鏖战之后,换下疲倦的士卒歇息。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教材,每个武官最基本的素质不是什么釜底抽薪或是暗渡陈仓,而是精于计算,部署好自己的人马,探查对方的实力,然后作出最接近正确的决断。
可怜的书生们算是彻底地麻木了,白日的操练可谓严格无比,据说操练的内容是柳乘风和教官们亲自制定的,清早一起来便是站桩子,先站一个时辰再说,然后用早饭,早饭之后便是长跑,反正漫山遍野地跑就是,正午吃过饭之后倒是能小憩一下,不过也只是半个时辰而已,半个时辰后就是各种演练,几乎没有一丁点的空闲,柳乘风的宗旨就是,这些人不累趴下,制定的操练科目就没有一点儿效用。
虽然在这方面苛刻,可是在吃穿方面,柳乘风却给了他们极大的优渥,八百人,每日的伙食标准是米饭管够,每日杀一头牛,一头猪,其他的蔬果也是极为丰盛,平时书生们饭量不大,可是操练下来,体力透支的很是厉害,所以胃口也是极好,每人每日有一斤的肉供应,再加上米饭和蔬果,只几天功夫不到,不少人就显得身体结实了不少。
不过这操练的日子却还真不是人过的,偶尔还有几个人想逃出去,这个时候还有人敢逃,那就太不给柳乘风面子了,柳乘风也不客气,对这些逃了的,直接叫人抓回来,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抽鞭子,一直打到皮开肉绽才罢休。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