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舌尖上的美食”(2 / 2)

反而是特意追求某种样式,到是没有人追捧。

还有人给李然举了两个例子。

就比如以前他们跟过的美食娱乐节目。

那里面的臭豆腐和羊肉串,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羊肉串的人多。

可就是奇了怪了,只因为一个嘉宾的表情表达,受欢迎的程度,就是比羊肉串那里多。

很没有道理。

不过李然也不是接受不了别人建议的人。

何况在灵感当中的这部纪录片,更多的还是内容的表达。

至于里面的选材,还有方式,都还是有调整的空间。

最终李然和几个“导演摄影师”,一起确认了拍摄任务和需要的内容。

“舌尖上的美食”这部纪录片,需要对食物做很细致的考察。

从食材的选取,加工,烹饪,呈现,全部都要经过跟踪拍摄。

最后给到观众那里,一定是要让人能知道食物的形成,还有背后的东西。

把食物最有魅力的地方,展现出来。

尤其是后期配音,更是李然所重视的地方。

因为就像李然想的一样,食物和观众隔着一道屏幕,必须得有一个媒介,让他们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的话,他们才能真正的喜爱和接受“舌尖上的美食”。

所以声音,或者说配音,就是李然重视的地方。

没有什么比声音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了。

这一点,他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发言权。

食物的酥脆,泉水的甘甜等等音效,调动观众的感觉,最大程度上让食物亲临。

七集故事,以一条文明进化线为推进,从主食到小吃,由小家到大家。

不敢说要以这部纪录片教育他人。

而且国内人品众多,众口难调。

有人觉着卤煮不错,但有人还不吃内脏呢。

有人觉着臭豆腐好吃,但有人还觉着它变质了呢。

所以谁也不敢说一个食物对所有人来说就是最好的。

“舌尖上的美食”李然只是拿到了灵感,但现实生活远远比灵感要复杂的多。

这部纪录片拍出来,李然不敢说对谁起到什么效果。

只是希望,能把该展现的展现出来。

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就这么样,七个人都领到了自己要拍摄的主题。

虽然拍摄的内容不复杂,但前期中期的准备工作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后续就需要他们自己来跟央视频道协调,看看能找什么人来加入他们自己的团队。

而李然除了给他们做整体把关,也接了一个辅助的任务。

那就是一些辅助性的季节和天气,时间和生长的拍摄。

这一方面很重要,又很占用时间。

不过拍摄到是不难。

也不用什么资深摄影师,只要有人盯着拍摄就行。

李然自然不拒绝“出力”的任务。

毕竟说到底,这还是他的项目嘛。

央视这里的纪录片项目,有着范宝贞的参与,进行的很顺利。

但李然却不知道,哪怕魔都卫视出面,他的剧都好悬没有过审。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