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
一般是蜜炙甘草,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补脾和胃功效,所以可以用于倦怠乏力,脾胃虚弱的人群。
所以生甘草和炙甘草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一个大夫方子中出现甘草,在抓药配药的时候一定要问一下,是用生甘草还是炙甘草!
【名方】小儿厌食方
【组成】太子参15克,炒扁豆10克,淮山药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10克,云苓15克,炒苡仁15克,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石斛10克,枳实3克。
【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小儿厌食、拒食、消化不良、慢性咳嗽、大便粗糙或挟不消化残渣、大便不成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剂两煎,头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至50毫升。分3次服,连服3剂。
“肝气郁结”是指心情抑郁而气机郁滞,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气郁体质。气郁体质者发病以肝为主,兼及心、胃、大肠、小肠,如郁病、失眠、梅核气等,大家不容忽视。
食疗小秘籍——丹麦大枣汤:甘草6g、小麦50g、大枣10g,长期服用,可以解郁舒肝、养心安神。
日常可以多吃理气解郁的食物,如黄花菜、金橘、柚子等,少吃酸涩食物,如青梅、乌梅、杨梅、南瓜。
【茵陈配佩兰治胃病】胃病表现为胃脘堵闷,肢体困重,口中黏腻无味,大便溏或大便不爽,舌暗红苔腻者,则当以化湿为先,化湿之品常用茵陈、佩兰为伍。佩兰其气芬芳清香,长于醒脾,宣湿化浊,善能祛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金匮要略》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茵陈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并善渗泄而利小便。《本草正义》谓其:“入膀胱经,发汗利水,以泄脾胃之湿热。”《本草述钩元》谓其;“发陈致新。与它味药之逐湿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区。”两者合用,醒脾化湿,胃脘堵闷、肢体困重、口中黏腻无味等症自除。用于慢性胃炎胃镜下胃内滞留粘液较多,粘液湖浑浊,或见糜烂病灶者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亦有一定疗效。
乌鸡四物汤:
材料:酒川芎,九制熟地,酒杭白芍,酒岷当归,红枣,八角,肉桂,乌鸡
功效:补血,美容养颜,安精神,适用于女性面色黯淡微黄不红润,色斑,月经量少,痛经,男士头晕乏力面色白,工作压力大,老人低血压头晕血糖低,指甲白,儿童低血压消瘦面色白无华,记忆力差。
防暑祛湿别忘益气
夏天又闷又热,空气潮湿,人容易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彭康教授提醒,大家调理身体一方面要防暑祛湿,另一方面要注意益气、生津补液。有三种药食材推荐给大家:
1.桑葚
桑葚是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的功效。桑葚可以这么吃:
桑葚汁:干桑葚50克(鲜桑葚100克),水煎取汁,加适量冰糖服用。
桑葚酒:取新鲜熟透的桑葚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半个月,适量饮用。
桑葚膏:桑葚500克、蜂蜜适量,将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2.西洋参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也能降火、生津液。服用方法:每次5克,加水炖服,也可每次取1~2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3.广藿香
广藿香具有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的功效。预防中暑,可煎水服用,每次5~10克(鲜品20~30克);或藿香、佩兰各10克,煎水服用。不宜久煎,水煎10~15分钟即可。
秦桂汤
【组成】党参10~15g炒苍术10~15g白术10~15g葛根15g肉桂3~6个白头翁10g秦皮10g煨木香10g
【功效】健脾理气、清热燥湿。
【主治】慢性痢性腹泻,临床表现详见正文。
【方解】本方以党参补中气,和脾胃,白术补气健脾,苍术健脾燥湿,盖泄泻无不由于脾胃,用上3味以图根本之治;肉桂温脾阳,葛根升阳止泻,木香行大肠之滞气,白头翁清胃肠湿热,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泻。诸药合用,温阳健脾。清热燥湿,治疗以脾阳虚与胃肠湿热为主要矛盾的“慢性痢性腹泻”可收良效。速赢小说
【加减】排便时多转矢气加煨诃子。晨醒即欲排便的加肉蔻炭、熟附块。排便如挤牙膏状加桔梗、炒黑丑。腹胀加炒槟榔、炒枳壳。小腹有索条状凸起作痛加炙甘草、炒白芍。苔腻先予制大黄、黄连、黑丑、肉桂,或枳实导滞丸加肉桂。服二三剂,俟腻苔渐化,即予秦桂汤。
三子养心汤(养心安神)
材料: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3克
功效:养心安神,治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心悸尤其出汗者尤佳。
酸枣仁、柏子仁:均味甘性平,功能养心安神,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相须为用,而且酸枣仁敛汗,自汗盗汗均可用,柏子仁止汗,兼润肠通便。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治疗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三药合用,用于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心悸。
做法:取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3克,加入适量开水,泡服,睡前服用。
养生茶之“三白龙”茶:健脾养胃、补益气血
材料:白术5克,白芍、白茯苓、乌龙茶、生姜、甘草各3克。
做法:将白术、白芍、白茯苓研成粗末。将生姜切丝,与药末、甘草、乌龙茶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本茶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养胃的功效。茶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的功效;白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过敏体质日常食疗方--固表粥、玉屏风散粥
固表粥:
乌梅15g,黄芪20g,当归12g,用砂锅煎成药汁,用汁煮粳米100g成粥,加冰糖食用,可养血消风,扶正固表!
玉屏风散粥:
黄芪150g,白术50g,防风50g,将三味药用烤箱烤干,打碎混合,干燥保存。小米50g及800ml水煮熟后关火,加入打碎的粉末2.5g,盖盖子焖5分钟。每天一次,连服100天。
泥鳅黑豆瘦肉汤
【组成】泥鳅约200克,黑豆60克,猪瘦肉100克。
【用法】泥鳅剖净去肠脏,猪瘦肉切细,黑豆洗净,将三物一起加清水适量文火炖至熟烂,和盐调味,饮汤或佐膳。
【功效】补中健脾,滋阴祛湿。
泥鳅性味甘平,入脾经,有补中、祛湿、养阴的功效。《滇南本草》谓:“通血脉而大补阴分。”《医学入门》谓:“补中,止泄。”《本草纲目》谓:“暖中益气……解消渴。”黑大豆又称乌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性味甘平,入脾、肾经,有清热解毒、养阴利水的功效。《本草纲目》谓:“黑豆人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内热而活血解毒。”《食经》谓:“除五淋,通大便,去结积。”《食物本草会纂》谓:“散五脏结积,除胃热,逐水气,消肿胀,散瘀血。”猪瘦肉性味甘平,人脾、胃、肾经,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千金·食治》谓:“宜肾,补肾气虚竭。”《随息居饮食谱》谓:“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
【适应】肝癌口干纳呆或伴黄疸腹水者。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