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1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750 字 7个月前

不出方重勇所料,他让李光弼带去的信,送到王忠嗣那边,被对方压了下来,并没有转交给吐蕃人。

不同意写信劝说吐蕃人退兵,倒不是王忠嗣好战,而是这次陇右被吐蕃军袭击,石堡城保卫战险象环生,差点就被吐蕃人夺走了,场面有点不太好看。

如果没有方重勇带兵从河西奔袭到鄯州,后面要发生什么事,王忠嗣都不敢想!

但正因为如此,王忠嗣才不敢私下里行动,将来被爆出来就是政治丑闻了。

这一战他本无多少战功,或者说上位者(也就是基哥)很难看出王忠嗣辛苦在什么地方。贸然写信劝说吐蕃人,很容易让基哥认为他能力不行,或者与吐蕃人打默契仗。

鄯州等地被吐蕃人攻克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就是没发生的时候谁都不相信,发生了才知道从前边军守得多么辛苦。

一个人在没得过大病之前,永远都相信自己会长命百岁。

不过话说回来,王忠嗣一向爱惜士卒,他也认可方重勇所说的:唐军与吐蕃人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战略意义,后面的所谓“战果”,只是单纯的杀死吐蕃人而已。

这在王忠嗣看来毫无意义。

现在的局面,就好像三国时曹操带兵入汉中进退不得那样,形同鸡肋。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当真是让人难以取舍。

进取的话,以石堡城为据点,往西面攻略黄河九曲之地,甚至饮马青海湖,想法固然很好。但陇右镇已经被打残了的唐军,则没有这个实力完成任务。

劝说吐蕃人退兵,王忠嗣又心有不甘。

于是他便命李光弼守湟源县安戎城,自己则是轻车简从来到河源军驻地,与方重勇面谈。

二人刚刚见面,方重勇就带着王忠嗣来到河源军驻地的校场。一根木桩子上绑着个稻草人,身上披着一副款式迥异于大唐的盔甲,看起来制作相当精良,全部由长方形带弧线的细小铁片拼接而成。

“吐蕃甲?”

王忠嗣一愣,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是吐蕃风格,但款式是新式的,之前并没有见过。

“还有面具。”

方重勇递给王忠嗣一个狰狞的铁面具,露出双眼、鼻孔和嘴巴,上面涂上了黑色的漆。

方重勇接过何昌期递过来的唐军制式连射臂张弩,对着甲胄连发三箭。十步距离,弩箭只是戳破甲片而已,箭头卡在甲片里头。如果这种盔甲穿在人身上,刚才那三连射,压根没法伤到人,最多擦破皮。

王忠嗣脸上的微笑顿时收敛,面色凝重的走上前去,查看那三支插在吐蕃军甲胄上的箭矢。他用手轻轻一拨,便将其打到地上,可见箭矢入甲不深。

“吐蕃军的重步兵若是穿着这种甲胄冲阵,唐军负责短兵相接的弩手哪怕射中他们几十次,也没法射杀。

岳父,恕我直言,吐蕃人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他们大量掳掠西边的工匠,某些方面手艺不逊大唐。

比如说我们缴获的吐蕃禁卫军甲胄,就比银枪孝节军的甲胄还要强一些。而银枪孝节军的甲胄,几乎是唐军中最顶尖的一批了。/apk/

吐蕃精兵,不可小觑啊!”

以方重勇这次的所见所闻来看,吐蕃军档次差别极大,禁军跟普通的奴隶兵,战斗力完全是天壤之别。

方重勇又将自己从前那個被箭矢射穿的头盔递给王忠嗣说道:“唐军之中,不是谁都能戴这种防御水平的头盔。没这玩意,岳父大人现在应该要吃我的席了。”

方重勇戴的那个头盔,确实制作精良,材料上乘,但在唐军之中却不是普通士卒可以戴的。

吐蕃禁卫军的装备,某些方面,比如说甲胄,实际上是比大唐这边要略胜一筹的。虽然他们的精兵数量没有大唐那么多。

吐蕃人通过劫掠西域甚至西亚那边的小国,在不断补强自己的技术。

“看来,这次只能劝说吐蕃人退兵了。”

王忠嗣长叹一声,方重勇带他来转了一圈,胜过千言万语的劝说。他已然明白,吐蕃人困兽犹斗之下,闷棍不是那么好打的。搞不好就是两败俱伤。

“岳父,请签押房一叙,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方重勇压低声音说道。

王忠嗣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方重勇,只觉得这位自己眼看着长大的年轻人,成长速度之快,已经到了他不敢相信的地步。

虽然王忠嗣还不知道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南下破局的全部细节,但单单从这件事来看,就知道方重勇现在已经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了。

他不再仅仅是比自己小一辈,需要照拂的女婿,而是一个跟自己平起平坐,可以正儿八经讨论军务,决定边镇事务的一方大佬了!

“如此也好。”

王忠嗣微微点头道。

……

河源军驻地内某个不起眼的签押房里,方重勇与王忠嗣二人对坐,正在喝散茶泡好的茶水。签押房外是何昌期带着亲兵守在四周,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你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便是,不要搞那些拐弯抹角的。”

王忠嗣微微皱眉道。

“岳父,按你的想法,大唐能不能灭掉吐蕃?”

方重勇沉声问道。

“如果吐蕃内部不生动荡,恐怕灭吐蕃无异于痴人说梦。”

王忠嗣叹息道。

他父亲王海滨就是死于吐蕃人之手,最了解吐蕃人的就是吐蕃人的死敌。王忠嗣便是大唐将领当中对吐蕃人最了解的那一批人。

“吐蕃自松赞干布开始便一直持续改革,各地反抗不断,后又有论钦陵之乱,家族叛逃大唐,又岂能说没有动荡呢?哪怕是现在,吐蕃赞普年幼,形同汉献帝,国内两派左右互搏,又岂是没有动荡?”

方重勇毫不客气指出王忠嗣话语里面的弊病:吐蕃不是没有动荡,而是内部几乎从来就没完全安定过!

你要说什么时候是动荡,那现在就是的!可是这丝毫不妨碍吐蕃人出兵陇右!

“那你以为如何?”

王忠嗣好奇问道。

“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湿润,可供养数百万人。唯有吐蕃领地气候恶劣了,土壤肥力消耗殆尽了,支持吐蕃贵族的那些奴隶无法生存了,吐蕃才会不战自乱。

这个时间,迟早都会来,只不过我们有生之年未必能看见而已。”

方重勇意有所指的说道。

“确实……你说的言之有理。”

王忠嗣点点头,没有否认方重勇的看法。

事实上,这一类的事情例子很多。譬如说秦汉时关中沃土,膏腴之地。到了盛唐的时候,关中歉收是常有的事情,土地肥力被破坏殆尽而已。

既然前面有关中的例子,后面有吐蕃也不是啥稀奇事情。王忠嗣家乡就在关中的华县,对于这种情况并不陌生。只不过这个过程,要按百年来算,他跟方重勇都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岳父,只怕有生之年,吐蕃很有可能都无法被消灭,想不承认这一点都不行啊。”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