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仗于人,自然是没办法嘴硬。
方重勇说给停了拨款,那就可以直接停。现在开朝会,不过是在造势罢了。
将来外人议论起来,那就是众望所归,而不是方重勇在虐待天子。高尚连忙给李璘使了个眼色。
“朕,朕也觉得,可以适当缩小一下,宦官和宫女的规模。”
李璘有些纠结的说道,不甘心又没办法。
“如此甚好,户部会尽快定一个章程出来给陛下过目。”
方重勇面色淡然说道,压根就不想跟李璘去争论,到底要裁多少人,减少多少供奉。
今日朝会,不过是敲打李璘罢了。特别是经过昨夜那件事,方重勇发现李璘的小动作还真是不少。
“嗯,那就这样吧。”
李璘微微点头道,无奈妥协了。不妥协不行,眼前这一幕,没有任何一个人帮自己说话。
“陛下,微臣也有本奏。”
严庄慢慢出列,将奏折递给高尚。
“即将举办的科举,吏部暂定录取进士两百人,明年即授予官职。
进士中再选二十人,优先安排,在今年年末赴任,一律担任地方官。
然后明年上元节后,从地方官中挑选官员,入中枢补缺。
具体方略,都写在奏折里了。”
说完,他慢慢退回原位。
严庄压根就不问李璘要不要开科举,而是说录取多少人,这些人怎么安置。看似是尽职尽责,实则是在疯狂打脸。
你说啊,你倒是说啊,说你不同意开科举!
看这大堂之上,会不会有人用唾沫星子淹死你!
严庄在心中疯狂叫嚣,脸上则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李璘无助的看向高尚,只见对方无奈的摇头,拼命暗示他不要冲动。
“朕准了。”
李璘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感觉全身的气力都被抽干了。
接下来又是一些在他看来很无聊议题。
比如说像什么“识五百字法”,即:开办一些最低级别的“公学”,请本地文化人来教书,作为每年服的徭役。无论有无田产的农夫,甚至是贩夫走卒,都可以象征性的缴纳一点财帛,来这里报名学识字。
只要学够了五百字,会读会认(不要求会写),便可以发证书。未来只有持证之人,才能参加某些特殊的,比较轻松的徭役。
比如说在官府里面当临时征召的小吏,看守城门,去本地县尉手下临时当差等等。
简单说,就是争取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识字。不用很多,五百字就够了,类似于“速成班”。以后谁还要再多学,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
李璘认为这种法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完全不觉得那些泥腿子们有什么识字的必要,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再比如说方重勇提出建立“太医局”和“军医局”,一个专门培养官府的医官,一个专门培养军医官。
太医局下面设有安济坊,主要是为了迅速应对瘟疫而设,平日里则是作为一个临时看小病的场所,有实习的医官为贫苦百姓免费问诊看病,并且以成本价售卖一些常见的药材。
军医局下面则设有居养院,平日里会给军中无依无靠的遗孤居住。若是有流民来本地,则由居养院负责临时接待安置,免得造成本地社会动荡。
官府会给居养院划拨一部分公田,作为运营的根基,起到一定社会保障的作用。
当然了,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保有了公田。
对于这个法案,李璘完全无感,只是觉得方重勇对那些泥腿子们实在太好,完全没有必要,纯粹浪费钱而已。
有这点钱,还不如多募些兵马呢。
不过既然跟自己关系不大,李璘也懒得在这种小事上花费精力,基本上是方重勇和他手下那帮人说什么,自己就点点头。
一场李璘认为很无聊的朝会,就这么结束。到后面群臣说了些什么,他都完全没在听。这次废后的图谋失败,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有些不想再折腾了。
……
“大帅,一下子实施这么多法令,府库里的财帛有些不够用了。就算是盐引,也不能随便发。”
书房里,刘晏对着方重勇禀告道。
不得不说,这位方大帅是有水平,有野心,有手段的。
现在缺的,其实只有时间而已。
哪怕是有很多公田,可是这些土地,不能马上变现,田里产出粮秣,那也得等到秋天的时候。
“汴州的大户,还是太多了。我们要号召这些人出来捐钱做善事。
像是安济坊、居养院、书院什么的,他们难道不该捐一点钱,来做些善事吗?”
方重勇理直气壮的反问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谁也不会心甘情愿掏钱扔水里啊。那些穷人,那些灾民过得好不好,汴州等地的黄老爷们,只希望那些人要死就死远一点,别让自己看到就行了。
刘晏只是苦笑摇头。
“不捐钱的,在他们门楣上挂个牌匾,上面写四个字:为富不仁。
捐钱的,同样在他们门楣上挂个牌匾,上面也写四个字:良善之家。
让崔乾佑带着税警团的人去挨家挨户的问,他们想挂哪个牌子。以后牌子一年一换!”
方重勇嘿嘿冷笑道。
这也行?
老实人刘晏沉思片刻,发现这样玩,还真踏马可以!
“出了大相国寺那个事情,也让崔乾佑带人去查一查汴州所有的寺庙,查一查他们有没有姑息养奸。
看看能不能收回一些田产来,作为居养院的公田。”
方重勇脑子转的飞快,马上就想到了要给寺庙下套。
反正,就问他们戴不戴帽子吧。
天天吃斋念佛无所事事的,还占那么多田产。铁拳不打这些秃驴,简直浪费银枪效节军的武德!
“下官这便去办。右相制定的这些政策,短期内未必能见效,但少则一两年,最多五年之内,就必定会助推民生。
到时候,我们想对哪里用兵,都不必担忧家中失火了。”
刘晏笑着说道。
别看方重勇提的这些,不能短期转化成财帛。但是只要正常运转起来了,加强了社会保障,那么就会减少天然的土地兼并。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跟军队后勤相关的,比如军医,比如军属的福利。
这样有向心力,又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天生就是打胜仗的队伍。
事情推进得如此顺利,也得多亏李璘的政务水平实在是太低了,哪怕他想找茬,都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
正当刘晏心中阴搓搓的吐槽李璘时,严庄推门而入,将一封书信交给方重勇说道:“李光弼派人来说,他想攻打光州,打出一片缓冲区来,询问大帅的意见。”
打光州?
方重勇一愣,还没弄明白光州具体在哪里,因为这个地方,短期内根本就不在他的战略之中。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