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芯片业的历史(1 / 1)

“是的,芯片!”

陆语眼神郑重,道:“钟老,您原先的设计,是使用28nm的芯片,进行大规模量产。”

“如果是使用电能作为能源核心的话,确实可行。”

“但是,当能源核心变为小型托克马克装置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哪怕是微型托克马克装置,在计算量上的要求,都要远高于寻常的电能供应,您看……”

陆语拿出记号笔,在白板上详细地罗列起了详细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他昨夜特意算出来的。

“按你的说法,确实是这样啊……”

围着白板们的教授,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中皆是有些惊疑不定。

如果使用28nm的芯片,那么外骨骼装甲的故障率和事故率,都会大大上升,而且各个操作反应的时间也会延长0.5毫秒。

可别小看这0.5毫秒!

在生死搏杀之间,0.5毫秒决定的,就是你是站着的,还是躺着的!

“芯片的问题,我之前也考虑过。”

钟老轻抚白须,有些唏嘘:“我当时得出的结论是,28nm的芯片已经足够搭载外骨骼装甲了。”

“可没想到……还是不够吗?”

陆语微微一笑,道:“钟老,我对托克马克装置的了解,比您要深一些。”

“有些地方您没有预料到,也是正常。”

钟老微微摇头,笑道:

“哈哈,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服老不行啊。”

“你继续说吧。”

“好。”

陆语轻轻点头,用记号笔在白板上比划道:

“想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外骨骼装甲的功能,对于军用芯片的要求,我绝对至少要14nm。如果追求极致,也可以采用7nm制造一批特型机。”

“不过7nm的芯片,固然效果更好一点,但用在量产上性价比过低。”

“同时,考虑到离散晶体管的模块化,单核状态下达到2.1ghz便……”

陆语将自己的分析和数据,通通摆在了白板上。

而一众学历博士起步的教授们,围着小白板听得津津有味,就好像是……在认真听老师上课的中学生。

这时候,一个戴着眼睛的学者站起身:

“陆总工,我能打断一下吗?”

相比于其他教授,他的年龄看起较为年轻,大约在35-40岁左右,这个年纪,正是科研人的黄金年龄。

陆语微微颔首,道:

“但说无妨,咱们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别拘谨,畅所欲言。”

“好,那我长话短说。”

他眉头微皱,道:“陆总工,按照您的数据,14nm的军用芯片确实是最优选择。”

“但我们目前,面临着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陆语直截了当问道。

“目前,我国的芯片产业正在遭遇整个行业的打压,目前14nm芯片,还远远没有达到脱鹰国化自主生产的能力。”

眼睛学者抿着嘴,叹气道:“而7nm,更是有着遥远的距离。”

“至少短时间内,想要自主生产,可能性为0。”

他的表情凝重,显然是对龙国的芯片行业现状,担忧无比。

“没法自主生产,那尝试着向其他国家下订单呢?”

一个教授有些不解了,起身问道:

“就算鹰国想要卡我们脖子,不愿意卖给我们,那找其他国家去购买一批进来,总行了吧?”

“鹰国的手虽然长,但芯片供应商总归是要挣钱的,他们也没法一手遮天吧?”

这句话一提出,不少教授们纷纷附和道:“是啊。”

“我听说,欧洲的高卢国的芯片业不也十分发达吗?那个……阿尔斯通公司,他们技术也快触及到5nm的标准了?”

“是啊,岛积电的芯片不卖咱们,咱们就另寻他处呗。”

“……”

纷纷议论声,在实验室内响起。

不少教授都认为,只要兜里面有钱,总归是能找到商家的。

“您说的方案,怕是行不通。”

戴眼镜的学者微微摇头,无奈道:

“如果是商业芯片,那确实有办法订购一批。”

“但军用芯片,哪怕只是14nm,鹰国都掐得很紧!”

“至于7nm的军用芯片,更是想都不用想,一点口子都不会松。”

又一位教授站起身,问道:

“那,自主研发呢?”

“按照我们龙国当前的进度,距离大规模制造14nm的军用芯片,还要多久?”

自主研发,确实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

可惜……

“至少还要好几年,短时间内,不太可能。”

学者叹息一声,道:“自从h芯事件之后,我国的芯片行业一蹶不振,彻底落入了谷底。”

“哪怕是近两年,上面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可想要短时间内有所突破,还是不现实。”

h芯事件!

又一次听到这个词语,在场众教授的表情,都变得严肃了起来。

他们虽然并非是芯片领域的专家,但基本都听说过这一足以载入龙国科研史的事件,甚至,在场还有一些“亲历者”。

他们都深深明白,它对龙国的科研界,尤其是芯片界打击有多深!

“唉。”

听到这个词,钟老也忍不住无奈叹息一声。

当年,受到龙国某些历史因素的影响,科研界也盛行着一股浮夸之风。

三年赶上不列颠,五年超越美莉卡等口号,也是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背景下,轰动一时的h芯事件,发生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