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被贬岭南新州,杜甫、杜位二叔侄出临安游历名山大川至惠州,特取道前往拜访。
张柬之请他们去龙山国恩寺朝拜六祖。
在龙山国恩寺,了解了许多六祖惠能的奥秘,深知五祖把秘诀和袈裟金钵传授给了惠能,惠能才是真正的佛教禅林第六代宗师。
步出龙山国恩寺后,在龙山脚附近,杜甫、杜位、张柬之无意之中听到当地民众说及六祖惠能从曹溪回到新州的另外一种版本:
六祖自得五祖传以衣钵后,更潜心佛门,一心想设坛讲教,普度众生。他立志在故居新兴县建一所寺院,传教佛经禅机。但要建一座寺院,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非要一万几千两白银不可。
为了这件事,六祖惠能日又思夜又想。有一晚,他望着五祖传给他的衣钵发呆。在朦朦胧胧之中,只见观音菩萨飘然地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你现住的地方后边有一座山,叫龙山。沿着山脊一路行,见到一个镬底的山坑处,掘至二尺半深处,那里有一罐白银,够你建寺用了。不过,在挖出白银的坑里,你要记住种上一棵荔枝树,你千万要记住。”/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佛门信徒虽多,皈依佛门的原因和目的却不尽相同。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只有一个,可是因为水的不同而折射出千差万别的倒影。禅宗有很多精妙的小故事流传于世,禅宗所讲求的“顿悟”,正是佛家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希求人性中佛性回归的最好体现。未开悟之人,一丝不苟地遵循佛门戒律,在遵循中得到心灵的平静;即将开悟之人,在遵循的过程中渐渐领悟佛家的精义;顿悟之人,已然参透了佛家的真谛,超然物外,不再为规则所囿。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里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张柬之想:“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都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它便都会有明月。月光明亮,佛性自足;天月无所不照,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不生;“万里无云万里天”,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作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来看人间,则天下苍生,包容含盖,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有善,有善的地方就有爱。美在千江水,善在千江月,道在万人心。万里无云,便是万里晴天,物欲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展现,明镜自然恢复光明。
有感于此,一道灵光在张柬之脑海里闪掠,“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不是杜甫借喻禅意,对他最好的安慰吗?
张柬之会心地向杜甫报以微微一笑。杜甫如炬的目光停在张柬之的脸上,与他相对而笑。
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