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章 一圈看下来,锁定你这个同乡(1 / 1)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1065 字 7个月前

一个多月后,长安左门外的宗人府,迁到了大理寺附近。

原来宗人府的官署,腾出来,给一个全新的衙门。

辰初时分,一领轿子出现在棋盘街北侧。

跟轿的家丁走到轿帘一侧,讨好道:「老爷,小的这几日都来探过,不少轿子都抬到六部衙门口呢,那下来的,也未必是红袍官儿。」

「现在就落轿。你们回府去。」帘子后传来声调肃然的吩咐,带着福建口音。

「啊,是,老爷。」家丁应了,指挥轿夫停下。

洪承畴提着官袍跨出轿子,整理仪容,迈步往北行去。

这个今年二十九岁的福建泉州人,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六年仕途,考功优异,已官至刑部员外郎。

京官至此,一般就要外放去省一级的行政单位,再积攒些政绩,然后回京继续擢升。

不曾想,皇帝忽然召见他,问了些历年考绩的寻常问题后,让吏部直接升他做少卿。

洪承畴那日在御前,不敢当场问,心下念叨,自己官声不错,且太仆寺的毕自严刚升去户部,莫不是做太仆寺的少卿?

那可是大喜事!

不曾想,出宫的路上,曹化淳手下的心腹太监,直接说与他知,此少卿,非彼少卿。

此少卿,是新设机构国务寺的少卿,国务寺卿郑夫人,吏部的签押已经下来了。

啊这……

洪承畴虽在刑部,也不至于消息闭塞到不晓得郑海珠是谁,立时觉着眼前一黑。

所以,自己成了有明以来,第一个去做妇人下属的文官?

大明内廷六尚局也不是没有女官,司局级别的品秩比男性太医还高,手下领着一堆小火者。

可是,小火者们,是阉人,他洪承畴,是堂堂二甲进士!

不过,到底宦场六年,已不是青涩小子,年届而立的洪员外郎,怎会在曹化淳的亲信前失态。

洪承畴忍了心中的复杂况味,离开紫禁城后才面带寒霜,绷着脸回到府邸,却见客厅里已坐了一位国子监监生打扮的青年。

青年报出家门,乃董其昌嫡长孙,作为晚辈,替郑夫人来送些家乡土仪,并一副董其昌手书的楹联。

洪承畴去看那土仪,一食盒豆腐干,一方砚台。

再看家仆展开的楹联: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洒逸博学学李白;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丁当当包黑。

董庭将礼送到、将话带到,便告辞离去。

洪承畴却盯着礼物与楹联,沉思良久。

其后,郑夫人那边,再未有什么动静,直到今日,国务寺衙门挂牌授印。

朝阳中,洪承畴背着袖子,疾步而行。

先经过的,是礼部。

不久前,京中「同年」还与洪承畴透露过,东林把持的礼部,被郑氏在度牒一事上狠狠摆了一刀后,赵南星看中了洪承畴,想运作他去浙江,接替钱谦益做学官,积攒资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笼络一批后生文士,作为东林的后备力量。

洪承畴不是东林,也看不上赵南星他们,如此一想,自己这顶凭空飞来的「国务寺少卿」的帽子,倒也来的及时。

洪承畴在礼部门前放慢脚步时,陆续上值的官员们从他身边经过。

这块地界,五品至七品的青袍文官,只怕比路边觅食的麻雀还多,刑部又是素来在城西的三法司办公,是以此地并无什么帝国同僚认识洪承畴。

不断有口吻带着猎奇色彩的议论,在耳畔响起。/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里,漳泉一带的六品文臣,正当壮年又才能与官声出众者,只有你。但我是漳州人,对泉州不熟,为表诚意,我当然要派人去泉州,寻访打听你少年时的旧事,将贺礼,送对。」

洪承畴眯了眯眼睛。

那日董庭来送董其昌的墨宝,赫然就是自己与昔日恩师洪启胤所对的楹联时,洪承畴已然对郑海珠的作风,从吃惊到佩服。

此刻再听她说得笃诚而混无炫耀之意,内心对屈居妇人之下为官的膈应劲,更是又消散了几分。

识时务者为俊杰,为官亦如此。

御前与阁中,自己这位女上司显然都游刃有余。

站她这个脑子好使的福建同乡,应该比站赵南星那个老冬烘,有前景。

洪承畴于是拱手,用闽南话致谢道:「多承寺卿举荐,让洪某胸前的补子,这么快就换了。」

郑海珠笑笑。

当日没有闹腾着拒绝升官,今日能站在衙门口迎接上官,多少说明,洪承畴已经过了心里的槛。

郑海珠于是没再继续和这位青史上的着名人物,深叙同乡之谊,而是开始和他过一遍闽海与登莱的海防、后金与蒙古的虏情等事宜。

末了,她对洪承畴道:「奉圣上口谕,我马上要启程去大宁镇,期间国务寺的一应事务,就交给你了。」

免费阅读.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