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就让所有人更酸了。
可恶,好想变成有钱人!
“观众们听到没有,这是陆公子对待奢侈品的看法,我觉得很中肯,因为这是他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下养成的一些习惯,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无产阶级来说,奢侈品的智商税,主要体现在‘消费陷阱’中,
近些年大家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夏国是全球奢侈品购买力最高的国家,甚至每年都有夏国大妈席卷西方柜台的笑话,而且现在这种高消费的奢侈品,
似乎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尤其是在互联网上,随便一个男孩女孩张嘴闭嘴就是lu,爱驴仕,苦吃之类的国际奢侈品大牌。
而潮牌,aj这种更是已经进入了所有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了,几乎都变成必需品,同样一双鞋,价格差距相差十倍,同样一件衣服,加了一个logo就能多买一千块钱,
更离谱的还有价无市,需要加价购买,甚至还有专门做这种生意的黄牛,大家仔细琢磨一下,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校园中。”
王世风敲了敲桌子。
观众听后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种明显不在自己消费水平和兴趣范围的奢侈品牌,却频繁出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圈中。
比如在学校,似乎所有人都穿着四位数的钩子鞋,但他们似乎又都吃着和自己一样的十块钱盖饭。
女生寝室的桌子上,似乎总有几只奥迪或者苦吃的口红,几瓶sk神水,和各种四位数的护肤品,衣柜里必有一两个带着lu,臭奈儿大标的包包,但是平时出门却连车都不肯打,多数地铁出行。
在工作环境中也是,明明大家都住着2000块钱一个月的合租房,偏偏有一些都市丽人天天能背着价值五位数的箱包,踩着四位数的高跟鞋,身上的衣服最便宜也是四位数,经常会让他们产生一个怀疑。
他们的钱都是哪儿来的?
真的都是富二代家里有矿吗?
那平时日常消费为什么还如此清廉?
皇子公主微服私访体验生活吗?
如果王世风不提起,他们也只是偶尔会好奇,但是现在他们就有点想知道真正的原因了。
“看弹幕,大家生活中确实发现了这种现象,那就是我今天特别节目想要说的话题了,奢侈品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拆开了开,
奢的本意是指大户人家,侈是指人多,佣人多,两个字组合成奢侈,它的意思就是大户人家的用人多,行为铺张浪费,挥霍无度。
而这个品,是指物品,也不是品德,品味,而是商品。
奢饰品这个东西,在夏国和外国的定义是不太一样的,现在大家广泛认知的奢侈品,就是十八世纪,一两百年前英吉利工业大革命后,生产力进步促使了社会阶级分化后,产生的畸形文化。
可以说是工业革命后的遗产,遗毒,那就是营销和时尚。
那个时代的资本家,为了继续收割工人们的剩余价值,发明了许多消费观念和营销手段,其中一类,就是用一些外在的装饰,来定义人类的社会地位和阶级。
我们看过很多西方电影都出现了鸭舌帽这个东西,这就是标准的工人阶级象征。
而与其相对应的礼帽则是资产阶级或者贵族的象征。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那个时期,所有人还是潜移默化的接收了这种外在阶级标志和象征赋予的社会地位。
但是因为工人手里面的钱多了,穷人与富人直接的分割线没有以前那么分明,还催生出一些伪中产阶级。
资本家们希望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帮工人们‘代管’这些多余钱,好让他们继续能够安安稳稳的在工厂工作。
于是资本家们首先就是想到了用娱乐消费的手段来代管工人们的钱,以前工人下班后最大的消遣就是去酒吧点一杯啤酒,然后和工友们吹吹牛,
所以酒吧的氛围总是吵闹肮脏,然后咖啡馆这个东西,就被发明了出来。
咖啡和茶,在那个时期,都是贵族才能享受到的进口奢侈品,普通人一般只能从报纸还有高级商店的橱窗里看到过,如果没有意外,这辈子工人们都没有机会品尝。
但是咖啡店的出现,实现了这些工人们的愿望,即便一杯咖啡的价格,相当于他们两三天的工资,他们也要去享受一下自己‘梦中’的生活。
然后咖啡馆和茶店文化,迅速在西方传播,像是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在所有工人阶级的血肉之上。
而且为了更好的代管工人们的钱,资本家们又用营销手段,推广了一系列的规则,比如婉拒那些衣衫不整的顾客,想要去喝咖啡,你要记得打领带,
或者给咖啡店出版一些特殊的报纸,专门刊登一些外面报纸没有办法报道的特殊内容,让这些喝咖啡的工人,以为自己已经混入贵族阶级的生活中,
进而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无限沉溺在资本家们设计的陷阱和编制的美梦当中,每次从环境素雅的咖啡厅回到肮脏吵闹工厂,这些工人们就会开始愤恨厌烦自己目前的生活,
于是他们发誓,更努力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早日脱离这辛苦的生活,但是想要跨越阶层是困难的,不是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他们只能花更多的钱去透支提前享受那些资产阶级的生活,他们工作越努力赚得越多,他们的花销就越大,
直到他们年纪大了,赚钱的能力弱了,再也维持不了这种虚幻的资本阶级生活开销,才猛然发现,自己似乎在一个无底的深渊中徘徊,令人窒息。”
王世风的声音平缓,没有刻意带节奏,但是内容依旧像是乌云一样笼罩在直播间,让原本气氛欢脱的直播间气氛压抑了起来。
他们甚至一时都分不清,王世风讲的是上世纪国外的故事。
还是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怎么越琢磨,故事里的工人,越像是我自己呢?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