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贸易,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太多了,需要支出的成本也太高了。
每一次出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不能全都携带商品。
需要船员,经验丰富的水手,还要给他们准备数量足够的生活用品。
吃的,喝的,用的,全都要按照三个月来准备。
不能少,万一不够,在海上是要出事的。
就过去数年的航海经验来说,在海上要是某项物资缺乏、不足,那是真的要命的。
并且要安排权威足够且地位较高的人总领船队,这样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控制船员们的情绪,不让船只失控。
几个月在海上漂,停靠岸边的机会非常有限,船员们积累的情绪无处发泄,互相之间打斗起来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这时候也需要组织者考虑该用什么方式给船员们排遣压力,缓解他们的情绪之类的。
内廷方面还建议他们多携带大豆,在海上发豆芽给船员吃,说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让他们务必注意。
如此一来,很多人才发现出海一次的成本真的很高,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不多加小心筹备,万一遗漏了什么,在海上那就是一个死。
所以他们纷纷向内廷相关部门咨询,了解海上行商最重要的事情,以求商船可以胜利归来,满载黄金、白银,让他们血赚一波。
第一波出发的人不少,都是朝廷里有名有姓的人物。
拿出家里的老本跟着皇帝的商船队一起出发,不知道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讨好皇帝、表示自己和皇帝站在一起。
如果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和皇帝站在一起,这个成本会不会太大了?
部分官员对此感到不解。
相信能挣钱,也要有足够多的样本让他们去相信,只皇帝一人赚大钱那是不够的。
这些人的出海,也是在为大家打样,让其他有资本出海的人相信,他们的确能出海赚到钱,而且还是血赚。
郭嘉问郭氏宗族借了不少钱,因为郭嘉本身的确没什么钱。
曹操也问曹仁借了不少钱,因为丁夫人死活不愿意把家底子掏出来让曹操去冒险,曹操只好去找目前的曹氏首富曹仁借钱。
曹仁倒是大方,借了不少钱给曹操,于是曹操折腾一番,折腾出了五艘大海船,还有很多货物,加入了出海团队。
曹操本来打算派一个有点威望的曹氏族人做曹氏船队的领头人,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
但是曹操没想到他年仅十八岁的庶子曹冲之主动请缨,说希望跟着商船队一起去罗马增长见识。
曹冲之原名叫做曹冲,虽然是庶子,但是曹操非常疼爱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待遇不比几个嫡子差。
延德初年,为了响应郭鹏去二名的政策,曹操把曹冲的名字改为曹冲之。
这一方面是响应政策,一方面曹操也有着想要给儿子改名,给他改改运道的想法。
曹冲之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这让曹操非常担忧,本以为改了名会有好的变化,结果不曾想改名之后没多久,曹冲之就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没了命。
幸好大医馆馆主华佗及时出手,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治好了曹冲之的病。
从那以后,曹冲之仿佛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身体日渐强健起来。
大家都说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曹操倒觉得这和自己给他改名也不无关系。
曹操喜欢曹冲之,因为他聪明伶俐,思维活跃,从小考试就经常得满分,总是给曹操长脸,这让曹操非常愉快。
郭嘉的几个儿子就没有曹冲之那么厉害,在学业上被曹冲之全面碾压。
曹操经常以此嘲讽郭嘉,郭嘉每每都气的吹胡子瞪眼,却无可奈何。
人家生个好儿子,自己又能如何?
年龄越大,曹冲之越优秀,俨然成为同期学生里的头把交椅,羡慕的郭嘉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柠檬,曹操当然也越发的疼爱曹冲之。
这一回出海,曹冲之本来提前完成学业,完成冠礼,正在备考科举,一听消息,立刻主动请缨,希望可以前往罗马增长见识。
对此,曹操不想答应。
“海上风险极大,一旦遇到海上风暴,船只极易倾覆,一个不好,连人带船全都没了,旁人去也就算了,就算船只倾覆,为父也就认了,可是你要去,为父怎么能放心呢?”
曹操根本不愿意让最疼爱的小儿子去做出海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情。
但是曹冲之偏不,他青春有活力,觉得能去体验一下前人都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亲身感受大海的广阔和凶险,还有异域文明,是非常美妙的。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