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马懿发现这群安息商人还真是挺有钱的(1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3161 字 2023-09-03

想到办法之后,司马懿立刻找来都护府内相关的文档,让主要管理民政方面的副手陈峤和他一起,两人连夜加班熬夜。

好几个时辰之后,两人终于统计出了整个安南都护府辖区内现存居住的安息人的名单和居住所在地,包括他们的财产统计情况。

从魏国通西域并且展开丝路贸易开始,大约延德十年左右,就有安息商人选择长期居住在魏国西域地区。

为了便于做生意,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理由,比如喜欢魏帝国的商业环境之类的,反正有数量不少的来自安息的商人前来魏帝国居住。

并且他们还在魏帝国购置房屋,通报名籍和财产数量,有些甚至拖家带口定居在西域,向魏帝国政府缴纳赋税,换取在这里居住的许可。

当地官府当然愿意多一些纳税和创造财富的人口,所以只要有人愿意住,他们往往登记之后就会允许安息商人定居于此。

镇西都护府的安息商人数量最多,安南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安息商人数量比较少,但是也是上了规模的。

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三府的首府城市,与魏帝国官方有着一些联系和来往,经济活动也和官方脱不开关系。

官方一般让他们聚居在一条街上,这样便于管理,也便于监视,防止他们搞出些幺蛾子来。

这年头能远隔万里来到魏帝国居住的安息人都是有钱的一群人。

他们很有钱,居住在魏帝国、在当地做生意能给魏帝国带来的税收当然也较为丰厚,资本雄厚,生意做的就好,生意做的好,那么本身资产也就很多。

资产多,这是好事啊。

司马懿看着这份名单,缓缓点头,脸上满是笑意。

陈峤看着司马懿脸上的笑意,忽然意识到了司马懿要干什么。

“仲达,这样做……会不会影响不太好?”

“影响?”

司马懿摇了摇头,开口道:“你是要政绩,要未来,要本地人对你的感激,还是要这些安息人对你的感激?本地多少人?安息人才多少?”

陈峤一愣。

而这似乎没什么好选的。

安息人又不可能参与到魏帝国的内政之中,他们的死活说白了并不在官方的视野之中,官方并不太在意他们的处境,只是需要他们缴纳赋税增加收入而已。

可他还是有些忧虑。

“但这样一来,事情结束之后,恐不会再有太多的安息商人愿意来安南都护府行商了,咱们的名声也就没了,将来……”

“将来?你还顾着将来?别说将来,现在你管得了那么多吗?”

司马懿放下了名单,叹了口气:“以后的事,你我都不一定在这里了,还管那么多作甚?民众多愚昧,只看眼前,不看将来,这你不懂?你做长远的好事,他们不会记住你。

但是他们却会记住你一时没有带给他们的利益,甚至会因此而怨恨你,你给他们长远的规划和未来,他们不懂,他们更在意下一顿饭能不能吃的好一点,既如此,何须在意他们的将来?”

司马懿的话就说的比较露骨。

十年地方行政,他对于普通民众这种短视愚昧的行为习惯是再了解不过了。

多么远大的远景和安排都比不上下一顿饭有肉吃。

他们看不到那么远,更在意的是眼下,所以你给他们规划长远,他们还不一定领你的情呢!

要是天下人都有长远眼光,太上皇推动大运河建设的时候怎么还会有那么大的阻力呢?

当然这玩意儿的确是太长远了一点。

但是还有一些事情他不会说出来——将来安南都护府的人还能不能吃上饭,与他的关系不大了。

反正他最高任期也就在今年年底,就算不能升职,到时候也会任期满,自动调职离开这里。

与其背负骂名和怨恨离开这里,平级调动,再蹉跎五年,不如趁着这波危机来一波大的,赚一波名望和政绩,高升州刺史,乃至于中央。

数年以后乃至于十数年以后才会出现的后遗症,那个时候的愚民们还能记得起今日他所做的一切才是导致他们衰颓的原因吗?

没人记得。

就算记得,又能如何?

跋涉千里万里来追杀他?

搞笑。

能帮他们把眼下的问题解决掉,他们就对他感恩戴德,会说他是大好人大善人,会觉得这是他送给他们的礼物,是他们的意外所得,他们会极为惊喜,极为感恩。

根本不会在意这些礼物是否已经标注了价格,是否需要他们额外支付价格去获取。

没人会在意的。

所以,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功,没有过!

陈峤虽然不是贫民出身,但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家中薄有资产,更多地接触过普通民众,所以对于司马懿的看法,陈峤内心还是不太赞同的。

长年累月吃不饱饭的民众,连能不能活到明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去考虑未来呢?

下一顿饭都没有着落的人,当然要考虑下一顿饭吃什么,你让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考虑十年后的发展前景,不搞笑吗?

又不是你司马懿,顿顿不缺吃,站着说话不腰疼。

让他们吃饱穿暖有文化,他们自然会考虑更长远的事情,这种道理你司马懿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