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朝饭,礼部再次派了人过来,送来了朝服,朝珠,花冠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连夜赶制的紫金花袋。和鱼袋的制作比起来,花袋的做工显然要华美地多,这也比较符合女性的身份。
除了这些东西外,宫里又赏赐了一批珠宝头花以及各色精美华丽的服饰。而其中居然还有不少的男装,杨涵瑶拿着衣服在身上比试了下,意外地发现居然还很合身,好似就是因着自己的身材特意制作得。
这不由地让她就纳闷了。问了礼部的人后才知道,原来得知自己要上京献红薯,赵官家早就下了一道密旨,询问了杨涵瑶的身材,以及各种喜好。
虽说这只是一种面子工程,其目的是彰显帝王的圣明,对于有功之人那是绝不亏待,也是做给天下臣民看得。
可杨涵瑶还是稍微感动了下。那啥,虽还不至于像这个时代的人被此举感动的肝脑涂地,而她心里也十分清楚此举动所带来的政治目的。
可人非草木,天子对她的恩赐已经够多了,细致到这个份上,杨涵瑶又不是铁石心肠,怎会无动于衷?
但她也就是感动了一会儿,就又被礼部的人拉去继续练习明日受封大典的各种礼仪了。
本来一个小小县主的册封是不可能给你举办什么册封大典得。仁宗现有的孩子中,也只有仁宗的大女儿,福康公主在出嫁前,仁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典礼,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
而这场册封典礼规模之大简直都快赶上了皇后的册封大典,可以说,在宋朝的公主,唯有这兖国公主享受了此待遇。
而根据礼部官员的介绍,杨涵瑶这次的册封也极为隆重。虽还赶不上兖国公主的册封大典,可却也不遑多让。
毕竟一个献红薯之功可是为天子增加了不少的名望,且也会被写进史书,成为明君,圣君的一大功绩。
而杨涵瑶来自民间,其声望也不小。而这红薯的产量也着实神奇,民间早已传开了。除了给圣天子增加了名望外,桑梓远头上的光环也在世人的奔走相告中达到了顶峰。
以前的桑梓远只是个文人,那是文化界的事儿,和一般小民关系不大。
可这回就不同了,这可是和大家的肚子有关系的事。在为农业为主的古代,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要知道,史书上说得那些盛世,其实也就是全国老百姓勉强能吃饱肚子而已。
若用一个后世之人的目光来看,一定会觉得,妹得!这就叫盛世?简直坑爹!
可事实就是如此。生产力低下,能全国的老百姓勉强吃饱,不饿死,那就是盛世了。
由此可见,亩产百石的红薯对这时代的人的杀伤力有多少。京郊不少的士绅已经开始在筹划为杨涵瑶建造生祠了,更有不少的农民在家里供上了杨涵瑶的长生牌位。
一时间,桑梓远的名望可谓是达到了顶峰,甚至不少人都在说,桑梓远乃是天上神仙下凡,在天上本就是管着种地之事得,是神农娘娘。
当然,在这之前别人不知杨涵瑶是女子,而是昨天杨涵瑶在殿前受封后,皇帝就下了诏书,诏告天下臣民杨涵瑶的身份,以及册封典礼。
这下整个京城,乃至京郊都炸开锅了。普通百姓倒还没什么,可那些士子文人都傻眼了。
毕竟杨涵瑶是女子的事,也只有朝中大臣知道。普通的读书人哪里会晓得?那个名满天下的桑梓远,那个写出明月几时有,那个书法自成一家,那个提出知行合一的人,居然是女子?!!
这……不少人在震惊过后,眼里冒出了狂热的光芒!才女!大才女!古往今来的才女不少,可那书里记载的才女们的才华在桑梓远跟前,简直是萤火与皓月,孰高孰低一眼可辨。
桑梓远的诗词也好,文章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点:大气,豪放!那篇少年说,不知让多少青年屌丝们读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而她在常州为常州厢军写得那篇《军人赋》更是让一些老中青们也感到了一丝热血冒头的冲动。
虽然是为武人而写,可大家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是高度赞扬了杨涵瑶的这篇作品,这是在用圣人之道教化那些武人啊!
据传,军人赋现在都已传到禁军了,官家得知后,也是高度赞扬了这篇文。
生为军人,死为军魂!保卫祖宗留吾遗人之地!这一字字,一句句,简直可化为利器,不光光是军人,就是普通人在读了这短短百来字后,都会忍不住热血沸腾,全身都会冒出一种力量,一种让他们瞬间变得毫无畏惧,为了国家舍生忘死的力量。
而那句“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早就传到了民间。
不少人在羞愧之余,却也开始正视身为一个读书人的责任。不是喊口号,辽与西夏的岁币每年还在给着,这是他们的耻辱啊!亏他们为圣人子弟,其觉悟也太低了!
而说出这些话的人,如今身份公布天下了。女子,居然是个女子……居然是个十岁的女童!
一个十岁的女童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唯有国家强大,不受外敌凌辱方乃盛世。而他们呢?他们这些大男人在做什么?吟诗作对,自认风雅?
杨涵瑶的这些话可谓是一巴掌打了这些自命不凡的读书人脸上,而她女儿家的身份现在已是昭告天下,更是让他们觉得羞愧。
可也正因为如此,士林中给予杨涵瑶的评价不但没有因为她是女子而有所影响,反而更高了。
一个女童尚且知国家大义,做出的事比他们强百倍,千倍,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轻视这个女童?女子又如何?桑梓远用她的行动告诉了他们,就算身为女子亦可有所为!
而世人对于明日的册封大典也格物期待起来。都想见一见这个传说中无比神奇的女童。
因着她来自民间,朝廷会安排杨涵瑶在了宣德门前受封,让普通百姓一睹县主风采,更是庆祝大宋得红薯,土豆神种,取普天同庆之意。
而届时,杨涵瑶也会从御街走向宣德门,由天子册封后,再进入宫门至大庆殿,再授县主的宝印以及册封书。
杨涵瑶今日的任务很重,因为明天天下臣民都在看着,所以这排演显得十分重要,不能出半点马虎,贻笑大方,堕了皇家威仪。
其实早在杨涵瑶从常州出发时,这一切都已开始在计划了。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朝廷就准备给她县主封号以及一场隆重的册封典礼。
而杨涵瑶在忙碌着的同时,今天赵祯的任务也很重。毕竟这红薯,土豆的产量实在太高了,这样的盛事怎能不通告列祖列宗?
而且这红薯虽然是杨涵瑶献上得,可这何尝又不是上苍的恩典?这样的事自然还得祭天地。
所以今个儿一早,赵祯也是好一通忙活。一群朝中大臣也跟着忙,今个儿要祭天,祭地,还得祭太庙。
而被选为册封正副使的欧阳修与胡宿也很忙碌。他们得和翰林学士们在一起,撰写册文,宝文。除此之外,还得不断询问礼部下属的乐部的乐器是否都准备到位。
而开封府尹包拯更是忙碌。因着杨涵瑶要从御街走向宣德门受封,这是在宫外,其杨涵瑶的人生安全以及现场秩序的维持是十分重要得。
为此,官家已派出了一队禁卫军,协助包拯的工作。而包拯今天就得对杨涵瑶明日要走的路线做大量的工作安排。
整个朝廷都忙碌了起来,杨涵瑶的册封与兖国公主的册封不同。其中政治宣传目的是十分明显得,与兖国公主的册封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宣德门前由天子宣封的意义所在。而命运似乎从这刻开始已隐隐拨开了一些迷雾,这位来自民间的县主以后的人生注定了与其他的县主,公主是不同得。
排练持续了一个上午,杨涵瑶的聪慧礼部官员可是见识过了。再三确定了杨涵瑶已将各个细节熟练于心后,这才离去。
而杨涵瑶今天的事还有许多。下午常州商会在京的掌柜们在杨福的通知下,纷纷登门拜访。
常州商会生产的一些东西好多还未传到京城。这也是杨涵瑶的安排,让人先提前在京中预告,勾起世人的好奇心,然后再将商品打入京城的市场。
而这么安排还有另外的原因。虽然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可在这少于机械帮忙的时代,很显然常州商会的商品仅仅只是提供浙江路一带都显得有些吃力,所以需要时间来囤积商品。
而产生这样后果的原因,除了没有机械帮忙外,更重要的还是人工问题。像有些东西还是要些技术的,有经验的工匠短缺也造成了商品无法满足市场的局面。
而常州现在劳力短缺的现象已是越来越明朗化,虽然商会组织了人去外地不断招工,可短时间内这现象似乎也没得到多少缓解。
因着常州商会出品的东西实在太过神奇,代理商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这产量依旧还是跟不上销量。
面对这个结果,常州商会一干股东们可谓是天天痛心疾首,眼睁睁看着银子在眼前却不能马上捞进来,真是急死他们了!个个郁闷无比地想着:“哪里能再去弄些人来呢?怎么样能让外地的人相信他们呢?真郁闷啊!”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