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与十三阿哥都没有再接话茬。
小郡王依旧说道:“我们翁牛特跟其他部族不同,不缺水,除了糜子跟荞麦,听说皇上在京城试种水稻,臣也想要在翁牛特部试试稻子,要是能够种出稻子,那我们就贡给皇上,让皇上尝尝塞外的大米。”
九阿哥眼见着他兴致勃勃,显然是早有这个念头,含糊着说道:“垦荒是大事儿,草场要是毁了,十年八年养不起来,到时候就要人命了,不着急,不着急,事缓则圆,先看朝廷的意思。”
十三阿哥不好说什么,只能九阿哥说了。
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九阿哥不在意。
十三阿哥晓得九阿哥的好意,可并没有躲在后头,道:“想法不错,可是风险也大,翁牛特部不单单是王爷的,还是其他王公大族的,郡王想要垦荒,下头人都乐意?”
小郡王神色没有那么笃定,迟疑道:“母亲与我盼着如此,下头人各有担忧。”
十三阿哥就道:“郡王才理政,步子不宜过大,还是一步一步来。”
九阿哥也道:“要是粮食这么好解决,其他部早动了。”
小郡王点头道:“谢谢贝勒爷跟十三爷教导,臣会再仔细思量。”
话题就此打住,几个人说起其他的来。
等到酒足饭饱,小郡王也有了几分醉意,就由长随扶着,上车回驻地去了。
九阿哥跟十三阿哥面面相觑。
之前瞧着是老实人,没想到心却大。
九阿哥道:“会不会太有上进心了?”
跟其他的蒙古王公不一样,不像是传统的领主,倒像是要好好经营地方的样子。
垦荒都没垦呢,都扯到种水稻!
十三阿哥眉头微蹙,也有些担心。
小郡王的身份,已经到顶了,升无可升,太有上进心,未必是好事。
对于权贵来说,安分守己,才是稳赢不输。
十三阿哥庆幸道:“幸好距离京城不算远,还挨着巴林部。”
如此想要打听翁牛特部的消息,也比较容易。
天色将暮,九阿哥就跟舒舒回隔壁院子。
九阿哥跟舒舒提及了小郡王想要垦荒之事,道:“瞧这样子,是仔细想过的,估计怕朝廷拦着,还用汗阿玛试种稻子说话,打算在翁牛特种水稻,倒是真敢想!”
舒舒心里算了一下翁牛特部的地理位置,后世的红山地区。
别说是这里种水稻,再往北,远至宁古塔地区,后世都成了水稻基地。
舒舒就道:“只要不缺水,应该能试试,不过到底怎么种,种多少,还要看朝廷意思。”
九阿哥点头道:“是啊,要是圈一小块地,种些王府上下的口粮,那朝廷也不会管,可是大规模垦荒,又是另一个说法。”
要是坏了草场,农耕不能解决温饱,大头还是在放牧上,回头牛羊没地方吃草,到时候说不得就要乱了。
小郡王今日说起,也算是“私下”了,未尝没有试探朝廷安排的意思。
有十三阿哥在,就是个传话之人。
九阿哥吃席是凑数,也就不操心这个。
“那发菜做汤不错,给县主多留些。”九阿哥想起了小郡王之前送的礼,其中有翁牛特特产的发菜。
舒舒道:“留了,回头也给娘娘送些。”
九阿哥道:“娘娘不爱吃素菜,不过这个荤着做,用鸡肉茸炒着吃,味道也行。”
小郡王送的生辰礼,既有金银玉器这些贵重物件,又有发菜、蕨菜干这些土产,瞧着倒是比寻常礼物要可心,像是亲戚之间的走礼,透着几分亲近……
*
十三阿哥聪慧,九阿哥能想到的,他自然也想到。
涉藩无小事。
这些小郡王刚掌权,少年意气,胆子比看着的要大,别再出乱子,也不好让他跟朝廷离了心,还需周全。
次日一早,十三阿哥就进了行宫,往御前去了。
康熙正好处理完折子,正准备用早膳,就传了十三阿哥进去。
“用膳了没有,要不要跟着朕吃一口?”
康熙看着疼爱的小儿子,态度十分温和。
这么多儿子中,文武双全的有四人,除了太子之外,就是三阿哥、八阿哥与十三阿哥。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太子也好,三阿哥与八阿哥也罢,性格都有不足之处。
倒是十三阿哥,康熙这几年看下来,性子豁达,没有那些鬼魅的小心思,比三阿哥与八阿哥要强出一截。
十三阿哥常伴驾,在御前也自在许多,看了膳桌上一眼,笑着说道:“儿子早上吃了金银馒头,不过肚子还富裕,还能再吃一轮。”
康熙也是打这个年岁来的,晓得这个时候一天吃五顿都不多。
他就吩咐侍膳太监,道:“给十三阿哥拿碗筷。”
等到碗筷摆好,十三阿哥就欠身在炕边的小凳子上坐了。
除了野菜馅的小米面窝头,膳桌上还有肉丁烧饼,另外还有红彤彤的面片汤,另有几道小菜。
十三阿哥就吃了半盘子肉丁烧饼,又喝了一碗面片汤,小菜也吃的七七八八。
他吃得香,连带着康熙食欲都好了些,跟着多喝了半碗汤。
等到膳桌撤下去,十三阿哥就提起了昨日的宴席,还有小郡王提及的垦荒事宜。
康熙听了,沉吟道:“翁牛特部在西辽河,是辽人故地,早年辽人也在那里垦荒耕种,后头蒙古人占了西辽河,才荒废了农田,养回了草场。”
十三阿哥没有去过翁牛特部,不过却晓得翁牛特部挨着热河。
木兰围场,就是敖汉部、喀喇沁部与翁牛特部敬献给皇父的。
既是小郡王考虑农耕,就水源指定没问题。
那人口问题呢?
十三阿哥就斟酌着道:“若是其他部族争相效仿,那往后是不是各部蒙古再遇白灾,粮食就不再依赖朝廷援手?”
朝廷也失了辖制蒙古的一个手段。
康熙看着十三阿哥道:“如今的蒙古,已经不是金时的蒙古,就算他要经营翁牛特部,也难以做大。”
金朝时,金人对蒙古实行“减丁”政策,防止蒙古部落扩张。
如今朝廷对蒙古,就是实行“旗佐制”。
一个部落,分成两到六个旗,每个旗都有几位领主各领牧场,每个旗的旗丁也分成佐领,一百五十丁为一佐领。
整个漠南蒙古就被分成了二百多个王公领地。
按照《大清会典》规定,蒙古王公不得越境放牧,违者要受处罚,屡教不改者要问罪夺爵。
如此一来,蒙古就成了一个大牢房,每个王公圈禁在自己的领地牧场中,不能动弹。
旗丁是三抽一,负责朝廷调派出兵,或是维护盟旗安定,这部分人多受朝廷选定的官员统领。
虽说这部分蒙古兵并不像蒙古八旗兵,归朝廷直接管辖,可是不管是东北防范沙俄,还是西北防范准噶尔,都抽调了盟旗兵。
战争,有时候也是消耗人口的主要方式。
旗主亲领的兵丁,也就是几百人。/
十三阿哥明白了缘故,这是朝廷会给翁牛特恩典,准他们垦荒耕种。
像小郡王这样有上进心的蒙古王公凤毛麟角,起不到什么作用。
等到二、三十年,他富裕起来,成了王公中的异类,不用朝廷防备,自有蒙古王公们收拾他。
十三阿哥想到十三格格,要是妹妹嫁给小郡王,生下嫡子,那爵位往后就是皇家外孙在传承,那样的话,还是盼着翁牛特部别闹出太大动静……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