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怜悯这些人,那么,谁又来怜悯他呢?
“倘若自身难保,何谈慷慨大方?我曾拼命想要获得一些东西,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仅没有得到,反而连自己原本所拥有的也都渐渐丢失了,我曾经一直都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直到后来我发现某些人过得很好,甚至比我更好。”
徐福依旧微笑道:“相信善恶有报的人,都是这世间最单纯天真的人。”
荆轲道自嘲一笑道:“而我现在,好像连这份天真都失去了,我想要自由,我以为拥有的越多就越自由,例如财富,例如权势,财富能使我衣食无忧逍遥自在,权势能使我畅行朝堂街市为所欲为,在我眼前很多路,但是每一条路都让我看不到希望,我身边有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走出困境,我只能寄希望于自己。”
“我大概理解你的绝望和无助,你的欲望很大,然而偏偏你的底线却又很高,你希望得到的,是一种符合自己理想认同的东西。”
“然而我越是努力,失去的就越多。”
“你可曾想过,那些你所失去的东西,难道不是你不能认同的东西吗?因为你放弃了那些东西,因而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最终沦落至此。”
荆轲茫然,徐福却道:“我很欣慰,归根结底,是你不认可眼前这个世界,最终也没有被它所认可,这个世界有它的规则,而你违反了规则。”
荆轲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所有不幸,都是因为违反了规则。
就好比水原本要往低处流,而它偏偏要向高处去,结果会如何不想可知。
回想过往,事实也正是如此,当荆轲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打开通向光明之路的钥匙时,徐福却又指了指正在一个个倒下的死士说道:“他们都是遵守规则的人,你看,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一句话,犹如泰山倾覆于汪洋大海,惊涛骇浪瞬间席卷而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里开始坍塌。
他一眼便看清了那些死士结局,也看清了自己的结局,甚至看清了整个人间的未来。
这样的规则里,这样的结局是必然。
荆轲惶恐而不敢言,因为,徐福否定的是整个世间的规则!
徐福继续说道:“你可知,规则并非是所有人的规则,在这样的规则里,本就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例如公道公理,在这样的规则里,哪里有馈赠,哪里又有亏欠?在这样的规则里,善恶会有无数种解释,并非是每个人都有解释的权力,亏了心的人也能心安理得,所谓的循规蹈矩,在我看来都不过是在为自身的懦弱强辩,自欺欺人而已。”
徐福是对的,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明知是错,却要用错来麻痹自己。
荆轲恍然顿悟,原来,遵循这世间既定的规则才是天底下最大不幸。
不仅仅是他一人的不幸,也是千千万万人的不幸。
可笑的是,这世间许多人对这规则推崇备至,以为完美,为之恪尽职守,甚至于不容他人置疑。
荆轲沉浸于莫大的震惊之中难以自拔,他所认知的世界正在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彻底毁灭,伴随着这巨大毁灭而来的不是惊恐,不是痛苦,而是巨大的欢愉与惊喜。
他在这巨大的废墟里,仿佛看到了一幅瑰丽壮阔的美好蓝图。
当他再看眼前鲜血淋漓的战场时,看到的已经不是单纯的搏杀,他看到敌对的双方之间有一道无形而且坚韧的屏障——
一方在努力维护,而另一方在奋起突破。
他曾有过坚持,却不够坚定,更别提去反抗,他有些惭愧,为自己的无知,为自己的懦弱而惭愧。
从未有一个人能够让荆轲生出顶礼膜拜的敬仰之心,如果有,那就是此刻的徐福。
徐福依旧在笑,淡泊宁静,恍若初春时的湖水。
荆轲也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就像许多年前,他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时露出的甜美微笑。
那时的他,第一次来到这世间无处不在的规则之中,只是那时他还懵懂。
现在的他恍若新生的孩童,重新获得了天真无邪的本能,而徐福给了他新生后的第一次启蒙,给他的天真无邪增添一些额外的思考,使之不再重蹈覆辙。
徐福再次肯定道:“当你开始质疑这个世间的时候,相信善恶有报的人,都是这世间最单纯天真的人便已经开始清醒,生命从来都不是墨守成规,也必然不是一成不变,这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容质疑的。”
荆轲仿佛一瞬经历过沧海桑田的改变,前所未有的动荡过后,便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如狂风止息,如巨浪沉寂,如尘埃落定……
此后,便是不曾有过的踏实欢欣。
当他知道自己的不幸因何发生时,他便有两种选择——
向规则屈服,他能获得规则慷慨的的馈赠,亦或是继续反抗,他将继续被规则摧残。
荆轲设想,倘若再给自己重来一次的机会,自己恐怕依然会是如今这步田地。
有些事,能骗他人,却骗不得自己。
荆轲无比沉静问道:“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徐福抬头看雪,雪花飘飞,没有固定的轨迹,没有固定的落点,飘飘荡荡,随意落在何处都可。
徐福答:“并无定式,成为你自己内心能够认可的人,哪怕平凡普通,便也足够了。”
这句话原本寻常,却也寄托着极大的希冀,更为令荆轲钦佩的是,这希望不只是寄予他一人的。
天底下心怀天下者甚众,然而心系万众者又有几人?
荆轲的嘴角露出一丝酣畅的笑意说:“我很庆幸今日我没有剑,像我这般的人,不配来杀你。”
徐福点头,荆轲抱拳拱手说:“后会有期,再见时,或许我会是另一个我。”
徐福说:“我相信。”
荆轲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与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徐福目送他离开,仿佛送别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
幽若说:“先生不该放他。”
徐福问:“为何?”
幽若说:“他要杀你。”
只此一个理由,就足够幽若去取荆轲的性命。
在幽若看来,这无异于放虎归山,或许是习惯,她一向喜欢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排斥任何无法掌控的变数。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