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是他的理想,是一生的事业,更是他高贵灵魂的表像(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1239 字 2023-09-28

有士卒身上的红色衣甲,虽然已经被灰尘污垢沾染变得黯然失色,但还是在阳光下反射出古朴幽深的光线,是这季节里不可多得的颜色。

这红色正因为沾染了灰尘污垢而显得更加厚重,是带着历史和岁月的痕迹的,如果向前追溯,可以追溯到周国。

赵人延续的,是周的五德之色,象征火。

大将军李牧身上光洁如新的金甲红袍,金色代表至高无上的荣耀,是与太阳一样的颜色的,是无数色彩中最引人注目又最是奢华的颜色,一点也不内敛,仿佛金色生来便是张扬,生来便是用于展示,它代表财富,也代表权利,它是凌驾于任何色彩之上的,王权需要这种颜色,李牧也需要这种颜色,将他从一个温文尔雅的普通人,变成一支军队的统帅,让千万士卒为之瞩目。

这金甲,便是有这样的能力,当年徐福能够替代李牧,便是因为穿了这身金甲,哪怕是一个无能之辈穿上这身金甲,也可以代替李牧,这与一个人的能力、品性无关。

当然,幽若带来的绿色,就是其中相当清新淡雅的了,这绿色恰如其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于美的追求,又恰如其分衬托出一个窈窕淑女所有的美感,气质美、曲线美、美不胜收,美的不可方物。

这种美,是铁血的军营中没有的,如鹤立鸡群难免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幽若本就不是军中人,这色彩也是她从别处带来。

正如司马尚看到的那样,这色彩是幽若从南国的春天里带来的,春意盎然,让人观之便想起生机勃勃的春天,便想起风和日丽的的天空下,万物复苏,这是能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希望的颜色。

李牧彬彬有礼,但此时没有过多的客套,虽然不过相见数次,他已知徐福和幽若二人的秉性。

像他们这样的人,若是待之礼尽有加,反倒是虚伪了。

他视徐福为知己,徐福也视他为知己,自然视幽若也是知己,对于知己便不客套。

此时眼前没有长河落日,只有大漠孤烟,阳光从高空斜照下来,已然不够炙热。

不大不小的风,卷起地上的尘土飘浮在空中,在阳光下,尘土被施与了金黄的颜色,这是虚假的金色,看似是庞大的奢华景象,其实无边的凄凉落寞。

这金色尘埃里,究竟隐藏了多少人的叹息声啊!

幽若与李牧站在一起实在有些有失协调,她只将将达到李牧胸前的位置,与李牧并排而立,就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实在是李牧太高了,然而李牧并没有忽略这个女子。

说起来,他还留着这条命在,还要多亏了这个女子。

他们都没有看对方,而是看着天边,幽若看到天边是徐福的身影,而李牧看到的只有家国,他们两人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大将军,先生想要见你。”

“先生要见我,随时来营中便是,先生可在大营畅通无阻。”

他哪里不知幽若的意思,只是幽若表达的委婉,他也表达的委婉。

“大将军,你若不走,便只有一个结果。”

“我从未害怕过什么结果,正如先生,如果怕,就不会去做。”

“我只是替大将军感觉到不值得,先生也觉得不值得。”

“天下能懂先生的人不多,蒙先生记挂,我知先生欲行何事,先生之心,不在一国,而在于天下,甚至超出天下,先生的心太大,我李牧有自知之明,我连家国都无法保全,如何能追随先生?”

“不必追随,只是陪伴就好。”

“眼下秦军正欲图灭韩,韩国灭亡,下一个目标便是我赵国,我没有想过逃离,那便让他们都来吧,我李牧为国为家,不惧怕这些无耻小人的构陷,我若身死,便也是我自找的,便也是为国尽忠,倘若我随姑娘离开,便是不忠、不义、不孝。”

幽若沉默良久问道:“如果你没做将军,你会做什么?”

“我……大概会做一个教书先生,与先生一样,穿着麻布青衫,教书育人。”

“你错了,先生不是教书先生,他没教过什么人,他倒是学过些医术,医治过一些人,勉强算得上一个医者。”

“这就是我佩服先生的地方,他不仅能医治人身上的病,能医治人心里的病,还能医治天下的病。”

这么说,倒也没错。

幽若想了想觉得李牧说的有道理,天下间能像李牧这样看待先生的,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先生想要保他,不是没有道理的。

梦鱼城想要保护一个人,一定能保护好他,然而他自己做了选择。

他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既然如此,那便尊重他的选择。

他这一刻的选择在幽若看来,是视死如归,是将生命还给脚下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是彼此不亏不欠,或许也是无奈境地下的一别两宽。

他的选择比他经历过的任何一场战斗都要英勇,比经历过任何一场战斗都要像一个勇士英雄。

他把自己看做了一根蜡烛,是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将自己的生命燃烧殆尽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心安理得。

李牧的心里永远都先是家国而后才是自己,然而人只有一生,一生只有一次生命,为了家国要用掉一条命,要想心无旁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只能等到来生吧。

“天下需要先生这样的人,但不一定需要我这样的人,我不知先生的归宿,但我知道我这一辈最好的归宿,便是这黄沙漫天鲜血淋漓的战场,是马革裹尸。”

幽若没能记得马革裹尸,只记得大将军李牧临死之前的最后一个愿望,竟然是做一个教书先生,她会将李牧的心愿说与徐福听。

幽若心中没有波澜,这是她早已预料到的事,如徐福所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

李牧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哪怕是坐以待毙,也要为家国尽心尽力,这是他的理想,是一生的事业,更是他高贵灵魂的表像。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