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他保持着这样的虚伪,已经很多年了(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1221 字 2023-09-28

嬴政或许不会完全信任昌平君,但也不会相信昌平君会生出二心,他的家室尚且都在秦国。

家与国,昌平君要在二者之间做一个选择。

昌平君毕竟是楚人,又是楚国宗室,秦国内斗,秦攻伐他国他或许乐于冷眼旁观,然而秦攻楚,昌平君难道当真能够做到无动于衷?

原本一切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然而,徐福也有失算的时候,他不曾想过,嬴政会亲自前来。

这便意味着,他此前不动声色的布局无端出现了不可掌控的变数,百密一疏,也许便是失败的源头。

嬴政来,当然不仅仅是他一人来,楚国本来只需要打败伐楚的秦军,现在楚国要打败嬴政背后的整个秦国。

此时徐福已经行至卧房前,他温和与幽若道了一声晚安又说,不必担心。

幽若点头,目送徐福进屋。

……

李信大军尾随楚军而至城父,大军粮草军械补给便改由郢陈附近郡县就近提供,而郢陈自然也成为存放二十万大军补给的中转之地。

郢陈其地理位置原本重要,此时更是二十万秦军伐楚的重中之重。

李信没有料到,就连嬴政也没有料到,楚国人更没有料到,所有人都没料到。

趁着颍川郡附近主力秦军北上灭亡魏国,大军随即又忙于镇压韩国故地的反叛,郢陈昌平君,叛了。

如此一来,切断了秦军的粮秣军械补给,也截断秦军伐楚的后路,这完全打乱了李信事先所有的谋划。

李信在城父又与楚军相持一日,并不见蒙恬到来,李信此时料定蒙恬率领的秦军十有八九已遭不测,至于是谁阻挡了蒙恬他不得而知,当下也来不及去深思。

此时,郢陈昌平君反叛的消息,在天明时传来,他不得不迅速做出决断。

虽然第一战楚军伤亡惨重,然而秦军也同样伤亡惨重,他遇到了一支前所未有强大的楚军,这大大超出了他战前对楚军战斗力的估计,楚国的强大不在于士卒、不在于军械,而在于预料到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强大意志,这才是这支军队最可怕的地方。

对比双方战损,若再给他三日,秦军必克楚军,然而秦军此后何以为继?

他来时只带了三天口粮,如今三日将过,粮草殆尽,军械也尽数倾泻于城父小城,二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西线补给路线太过漫长,而且无法得到保障,若是不夺回郢陈,大军便等同于断了粮草,届时不用楚军来攻,不久便会自溃。

他不能继续进攻城父,其中更为关键在于,昌平君究竟实力如何?

权衡利弊之后,李信决定率先先平定郢陈昌平君之乱,夺回郢陈。

李信坚信,即便昌平君占据郢陈,即便昌平君把持着二十万秦军的军械粮草,一旦二十万秦军兵临郢陈城下,昌平君之乱便会迎刃而解。

昌平君楚国新调任郢陈,即便深得郢陈楚国旧民的拥护,区区郢陈弹丸之地,又能有多少楚国旧民供昌平君差遣,这些乱民又怎会是虎狼之师秦军的对手?

即便自信,李信心头还是惴惴不安不安,战局进展一切顺利,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似乎是自己向哪里走,都被人牵扯着一般。

倘若当真如此,那么这个牵着他的人,又在哪?

李信率领大军匆匆从城父城下退却,向西一路疾驰,路上没有大军行进引发的滚滚灰尘,此时天将放晴,道路因为掺杂了前日的雪水而泥泞不堪。

李信的心情便如同二十万秦军脚下湿软的泥土,避之不及,又无法甩脱,不仅黏糊糊潮戚戚在心头粘成一团,而且正在被践踏。

此次与项燕城父决战,李信本以为谋划周全,然而一战未攻下城父,留置的后手又不知所踪,反而被莫名其妙反叛的昌平君截断后路,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战局会到了如此境地。

此时他再看楚国的山河,便不如来时那般潇洒,只觉着墨太多,用力太过,起手便已是败笔,难写出好字,也难画出好画。

楚军统帅项燕这两日过得极为艰难,第一夜秦军攻上城头,作为主将,他身先士卒他与副将项梁都亲自上阵杀敌。

多年的战场拼杀练就了他坚砺的身躯,让他能够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存活,然而毕竟古稀之年,待到战后天明之时,他已然筋疲力尽无法行动,身体瘫软就地坐在残损的城墙墙头,掌中撑着长剑,高高的抬起头颅,目光浑浊暗淡。

他此时身穿浑黑污浊血迹的盔甲,黄金盔甲光芒不复存在,身躯却依然如生长在悬崖峭壁之间的苍松一般笔直挺拔。

他是想告诉还活着的楚国人,没有人能让他低下头颅,没有人能够打倒他,这便是一个将帅。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旧痛新伤,让他很虚弱,他很疲惫,想要休息,然而他必须站起来让所有士卒都看到他,让秦军也看到他。

他保持着这样的虚伪,已经很多年了。

天边的黑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漫天如血的朝霞,朝霞下是棕黄色的土地,银白色的河流,山河无限壮美。

项燕看着这些,干燥的嘴唇微微一动,极为艰难的露出笑容。

身为军人,守土卫国,守的正是这眼中的美好,此时看到这些,如同辛勤劳作的农夫在秋季收获了累累果实。

也许这些美好之于他而言遥不可及,但正是这遥不可及的黄土地,养育了眼前无数楚国儿郎。

项燕从军不是为别人,征战沙场不为父兄,不为君王,而是为自己,为自己便是为国,国不存,身不存。

无数蹉跎岁月浮现眼前,项燕回忆起的,大多是金戈铁马战场与敌拼杀,他刺出的每一剑,都在楚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硕果累累的庄稼。

无数的楚国士卒向敌人刺出无数剑,于是,这楚国的土地漫山遍野都是沉甸甸压弯了腰、带着金红色外壳的谷米。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