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到底是年轻身子骨好,过了两日,便是逢凶化吉的醒了过来。
消息传到清风苑时,李陵静姝正在吃早饭,二人听了这个好消息,立马放下碗筷,径直朝着李玉的竹宣阁而来。
李玉一醒来便听周嬷嬷说了他这几日的凶险和静姝为他请来御医救命的事。
李玉见了李陵静姝,朝着兄长微微笑笑,对着静姝感激道:“多谢二嫂救命之恩。”
李玉性情孤僻,这阖府之中便也只听他唤过镇国公和老夫人两个人,骤然听他开口唤旁人,李陵倒是一愣,他笑着道:“四弟无碍,也不枉你嫂子这几日为你提心吊胆。”
李陵深谙世家大族的生存法则,自从得知妻子不孕后,为了能让妻子在他们这样的高门立稳脚,李陵不仅常在祖母和母亲跟前说妻子的贤淑能干,让她们更能知晓妻子的种种好处。便是旁人跟前,亦是不遗余力的帮妻子树威信拢人心。
李玉死里逃生,纵使他再是不懂人情世故,救命之恩亦是不能不让他动容,他看向静姝,真心真意道:“让嫂子为我操心了。”
静姝想在府中笼住人心站稳地位是真,但在这件事上,她可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想救李玉。
李玉年纪还小,就这样送了命,任是谁都不会忍心。
况且,静姝本性本就是个良善的。
她笑着对着李玉回道:“四弟这般,阖府上下真是都为你捏了一把汗,你能好起来,大家就都能放心了。”
李玉看着李陵静姝,微微点点头。
“我听说四弟醒过来了。”李陵静姝刚进屋没一会儿,徐婉宁便是人未到声先至,也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
她大步迈进屋子,见李玉果然清醒过来,徐婉宁抚了抚胸口,念叨着道:“醒过来就好,哎呀!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李玉虚弱的回道:“我无事了,让大家为我担心了。”
正说着,李翔和三姑娘也赶了过来,随后李显也被嬷嬷推着来了。
李显进屋便是先嗔着徐婉宁道:“你走得可真快,也不知等等我。”
徐婉宁当着重病之人的面不好怼李显,只微微白了他一眼,嘟囔着道:“我嫌你慢。”
李显自打听说李玉为了科考竟然用头悬梁锥刺股这么个笨法子后,便是极为不屑,他当年十八岁便高中探花,对应对科举可是个行家里手。
李显被嬷嬷推着来到李玉跟前,他本就是个善言之人,如今虽然不得志,但在弟弟跟前说起他最为拿手得意之事,免不了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
“我说四弟,不是我这当兄长的说你,你为了科考刻苦用功是好事,但也不能选这么舍本逐末的法子啊。”
李显开口便是一副过来人,对不得要领的小菜鸟痛心疾首的模样。
“如今科举最重的便是策论,若是想科考高中。你且牢记,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行。”
李显这话一出口,三姑娘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道理?是怂恿四哥去抄袭吗?”
李显正满腔热情的要跟小菜鸟传授宝贵经验,骤然被人打算,他很是不耐烦,狠狠的嗔了三姑娘一眼:“小孩子家,别在这里乱打岔。”
不待三姑娘回嘴,徐婉宁先不乐意了,她狠狠的瞪了眼李显,没好气道:“瑾嫣哪里说错了,你这是什么狗屁经验,一听你这话,哼!当年你那探花,我看也是定是抄来的。”
见妻子当着众人的面怼她,李显摆出一副老子当年最狠的样子。
回怼徐婉宁道:“我去抄谁的?我可是探花,还能去抄谁的。”
三姑娘笑着打趣兄长道:“去抄状元和榜眼的呗。”
徐婉宁笑着拍着小姑子的手,鼓励道:“三丫头就是反应快,倒是像了嫂子我了。”
李显见妻子处处针对自己,却没什么脾气,他看着妻子,耐着性子道:“你们这也太心急了,我才说了一句你们便耐不住性子了,且听我细细说完的好不好。”
李翔笑着道:“你们且莫要打断大哥,大哥是过来人,让他好好跟四弟传授下经验,也好助四弟高中。”
听了李翔从中调停,徐婉宁这才闭了口,三姑娘也不再言语,好奇的坐在一旁洗耳恭听。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齐齐落在这个,当年名噪一时的探花郎李显身上。
见众人这般,最近一直郁郁寡欢的李显脸上露出得意,缓缓说道:“所谓的‘眼观六路’便是要看清天下大势。明白当前朝廷的形式,也就是皇上最大的想头是什么?内阁推出的政事行令又什么?你只有将这些了解清楚,才能在答题时思路清晰,写出的东西,也更容易对路子。若是摸不清这些,只死记硬背那些圣人之言,又怎能有的放矢。”
不愧是学霸,所言句句一针见血。
众人听了皆是微微点头,面露崇拜之色。
李玉虽然身子还虚弱,但听了李显这一番话,他醍醐灌顶般,开口问道:“那何为‘耳听八方’?还请大哥不吝指教。”
李显接着道:“这便是更有针对性的法子了,内阁一年推出的政令少说也有几百条,条条都是治国大计,民生要点,你如何能在这么多要事中选出重中之重呢?”
瞥着满脸疑惑的一屋子门外汉,李显故意买了个关子:“这个学问便是在官学里。”
见大家依旧是一脸不解,李显解释道:“官学里的先生都是大家鸿儒,回回科举出考题的便是这些人,他们虽然不敢冒大不讳泄题,但在他们授课讲学时,难免会将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讲出来,你牢牢跟进这些大师的脚步,定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众人皆恍然。
李翔赞道:“大哥不愧是探花,不光学问好,脑子亦是灵活。”
李显笑着道:“当然了官学里那些占着天时的子弟,亦不是都能高中的了,这剩下的就要看个人天赋,谁的学问更扎实,对同一件政事,谁能更有真知灼见。”
“总之,即便是占有天时,个人的努力和才学亦是起关键作用。但若是不得天时,便如大海捞针,除非有天纵之才,不然即便是考中,亦是成不能入三甲。”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