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东非医学(1 / 1)

有的村庄小学,课本和教学器材以及教师都十分稀缺,这样显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将几个村小合并到镇子上就能极大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也和东非乡村的布局有很大关系,东非乡村一般是围绕一个镇子,周边紧密挨着几个村子,形成众星拱月的布局,反之,如果村庄太远,显然推动教育资源集中就弊大于利,毕竟谁也不放心自家孩子走個十几里路上学。

当然,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实在无法集中的,那也可以继续保留办学资格,这主要看当地的具体情况,由地方酌情处理再上报。

恩斯特接着说道:“医疗是东非的弱项,或者说是现代医学,在这一点上,我们东非要在乡村大力推广中医诊所,以及东非的中医药产业本土化。”

中医好就好在这一点,很多药材都是地里可以长出来的,所以能够在价格上形成优势。

而现代药物虽然更高效,但东非在现代医学领域毕竟是后发国家,而且这些药物具有极大不确定性,也不容易破解。

欧美的发达药企和化学企业垄断了现代药物专利,东非又不能像山寨“机器”一样,把这些现代化学药剂拆开分析研究,毕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要出人命的。

所以现代医学只能慢慢摸索,没有捷径可言,唯一的捷径就是大力培养相关人才,早日实现自主研发的能力。

当然,这么说也有些绝对,东非自然也有自己的渠道,催熟东非“现代医学”的野蛮生长。

那就是“人体实验”,毕竟东非有两千万黑人,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素材”,只不过这属于东非社会的阴暗面,所以不多描述。

而大量的临床试验机会,使得东非在医学领域的发展速度其实并不慢,就像前世印度的医学产业,尤其是制药领域为什么突出,那就是因为印度的“素材”多,整一个天然大型试药场。

当然,东非现代医学发展速度再快,也比不上东非中医的直接拿来主义快,而且现在中医在价格,人才培养上都占据优势,这也是东非大力推广中医普及的原因。

在东非中医协会的指导下,目前东非中医人才培养已经制度化,摒弃了学徒制,同时通过“土著”,弥补和纠正了许多药方上的缺憾以及错误,同时因为非洲迥然不同于远东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在东非,中医又增加了不少新的植物类药品。

实际上现在中医在东非已经彻底走样,甚至很多中医院和学校配上了显微镜,培养皿等现代医学器材,和当前远东帝国的传统中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且由于“素材”原因,东非中医在人体解剖方面也极速发展,更加详尽的人体研究,更是推倒了很多传统认知和迷信。

在药物领域的研发,东非中医更是突飞猛进,当然,这和现在远东各国薄弱“专利”意识有关,所以东非通过“偷,买,借”等各种手段,大力破解传统药方和试剂,然后抢注专利。

这不仅仅针对远东帝国一家,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等国家都惨遭毒手,除了东亚文化圈以外,印度,阿拉伯地区都是东非的目标。

这些欧美眼中的“落后”地区,他们的医学体系,西方自然看不上,甚至是歧视,而东非显然不在此列,做到了来者不拒。

在这种环境下,东非中医融合百家之长,又有现代医学技术和手段支持,想不发展壮大都难,甚至现在东非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界限都已经不太明显。

毕竟现代医学会的,我也会,不会的,我也有,在这种情况下,要不是一些特殊用药习惯,和治疗手段上的略微差异,根本分不清区别。

而且东非中医取得的成果,东非现代医学自然也会借用,所以两个体系现在有融合的趋势,如果不刻意阻止未来东非会形成一种带有中医色彩的东非现代中医体系。

所以说,现在东非即是“医学弱国”也是“医学强国”,只不过要看怎么比,比欧美医学,东非医学融入了东亚和其他地区的医学成果,和传统中医对比,东非又有欧美医学的特长。

这样一来,东非医学自然走向了极其“特殊”的道路,不过在恩斯特看来这是件好事。

因为各个区域的医学体系,实际上是相互偏见的,就比如欧洲宗教和原教旨主义医学,肯定会在内心深处和现代医学产生一些冲突摩擦,远东传统医学也不认可欧美医学,欧美人认为其他医学体系都是“异端”和“邪术”。

而东非则打破了这种“傲慢和偏见”,各个学派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竞争,颇有一种医学界“百家争鸣”的感觉。

而百花齐放,在恩斯特看来,自然能更快推动东非医学的发展,所以他也乐见其成,说到底最后还是要看谁疗效最好,反正最后结果都是属于东非自己的。

当然,这是东非医学强的地方,弱的地方也是很弱,就比如西方现代医学的尖端领域,东非肯定差许多,尤其是一些化学产品的“特效药”。

而传统中医也是如此,很多传统中医“闭门自珍”,而移民到东非的中医肯定在远东也不是“最顶尖”的一批。

当然,正是因为如此,东非中医们才能打破守旧观念,在恩斯特的默许下得到大力发展,要是自己不争气,那恩斯特就是想扶也扶不起来。

目前在东非的医学体系中,中医显然占据着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得面目全非。

未来东非中医团体如果去远东,恐怕会被骂“离经叛道”,加上东非确实“拿和借”了不少东西,确实有些不厚道。

当然,东非中医学目前,显然还不成熟,没有到国际社会露脸的机会,毕竟东,西方社会都不可能承认不伦不类的“东非医学”。

而且东非医学人才培养也需要大量时间,想出一批经验丰富的“名师”,肯定要等个十几年时间,现在能顶大梁的年轻人太少。

至于现在东非的“医学泰斗”们,实际上水平和远东帝国近代的一些所谓“大师”们差不多,他们可能水平并不太高,只不过作为开拓者和先行者,很多人未来能在东非医学界青史留名,毕竟时间越早,成为东非医学各个学科奠基人的机会越大。

而他们只不过是把东,西方,世界各地的医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