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不嫌事大(1 / 1)

1919年2月12日。

这是一个很平淡的早晨,但是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欧洲国家的首都,一份来自海外的报纸文章,在欧洲以及更遥远的地方开始扩散开来。

虽然前线的战火依旧激烈,数千万军队在前线厮杀,但是即便参战国的不少地区,尤其是后方的各国首都整体上还是比较安全的,除了巴黎比较靠近前线以外,伦敦,柏林,维也纳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伦敦。

“格林,今天有什么新闻?”伦敦市民贝尔顿如往常一样来到伦敦的报亭订购新一天的报纸。

报亭的老板,格林拿着一份报纸说道:“贝尔顿先生,今天的莱茵社的报纸,要不要来一份,这上面应该算是今天比较重要的消息了。”

“莱茵社?”贝尔顿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道:“这是德国人的报纸么?”

无怪乎贝尔顿如此想,莱茵这个词一般都是和德意志相关联的,虽然本世纪初在非洲诞生了一个莱茵帝国,但是德国也有莱茵河和莱茵地区。

格林摇着头否定的说道:“当然不可能,如果是德国的报纸,恐怕警察就要找我的麻烦了,毕竟德国现在是我们的敌人,我可不敢染上非法宣传的罪行。”

“至于这个莱茵社,其实你应该想到,它是东非官方的报纸,不过在欧洲发行量不多,影响力比较小,所以之前你没有听过也很正常。”

在搞清楚了这份报纸来自东非后,贝尔顿仿佛想到了什么,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的说道:“难道东非打算加入同盟国了么!”

无怪乎贝尔顿这么想,如今欧洲的战争,几乎可以用德意志和非德意志来判定,同盟国要么是德意志国家,要么是德意志人有深厚影响力的国家,而东非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德意志国家。

而如今,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连美国都已经参战很久了,东非现在下场也说的过去,欧洲战事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各个国家的牌都打完了,也应该轮到东非出手了。

格林被贝尔顿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他对贝尔顿说道:“并不是这样的,贝尔顿先生,虽然你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今天的新闻决定颠覆你过去的认知,我们不应该把东非想的太坏。”

因为英国政府的长期负面宣传,东非在英国人眼里,向来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在英国敌视东非的民众大有人在。

格林指着莱茵社报纸的头条标题说道:“东非官方发布了最新的消息,他们呼吁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这是我们今年听到的第一条好消息。”

贝尔顿有些不屑的说道:“东非人呼吁停止战争!这简直就是愚人节玩笑,从战争爆发到现在,已经五年时间了,之前东非政府可一直都在装聋作哑。”

“战争打到今天,我们和同盟国可以说结下了死仇,他们现在随便发一篇新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果在1914年,甚至1916年以前,东非或者美国呼吁停止战争,那说不定还算可行,现在停掉战争,难道我们前线损失的数十万官兵生命就白白付出了么?”

在参战国之中,英国的损失最小,靠着英吉利海峡,战争无法蔓延到英国本土,而英国虽然派出了近千万军队到欧亚大陆上参战,但是其中有大量殖民地军队,英国本国军人阵亡不到百万。

当然,这个损失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参战国来说是比较小的,为了支持战争,法国大量地区变成白地,德国双线作战,大量人员伤亡,奥匈帝国前期损失也不小,尤其是匈牙利东部地区一开始甚至沦为交战区,而俄国最惨,付出上千万军民的牺牲后,政权垮台,割地赔款还要面临内战问题。

格林说道:“贝尔顿先生,你也不用如此悲观,其实看过东非人的报纸后,我认为他们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如今欧洲的战争,其实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各种问题,尤其是是否有必要继续为这场前途不明的战争,继续投入资源和生命。”

“现在,我国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投入到了战争之中,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情况是这场战争的走向并没有按照帝国的想法发展,上个月,帝国在南线战场接连失利,同盟国的战斗力完全看不到下降趋势。”

对于现在的英国人,或者说各个参战国民众来说,战争已经消磨了他们之前的锐气。

在战争爆发前,各国民众在资本舆论的裹挟下,支持对其他国家的战争行为,沦为战争的帮凶,但反噬来的也很快。

整个欧洲,从1914年算起,如今已经是战争的第五个年头,从历史维度来看,五年时间不过沧海一粟,但是五年时间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甚至,五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走向,就比如东非的一个五年计划,充分证明,五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经济面貌,两个五年也就是十年时间,甚至能让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初级的工业强国。

当然,两个五年做到这一点的是前世的苏联,至于东非则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

格林接着说道:“从今天来看,我们坚持了将近五年的战争,不过是一场笑话,付出大量生命和金钱,最后能得到的东西却十分有限,即便真击败了德国,我们同样要面临美国和东非的竞争。”

“所以,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停掉战争我是支持的,如果东非能够成功说服各个国家的话,再好不过。”

贝尔顿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战争的代价确实太大,不过我不认为东非是结束这场战争的关键,先给我来一份东非的报纸。”

格林将一份莱茵社的报纸交给了贝尔顿。

作为东非国家的对外口舌,莱茵社破天荒的对外发表了一篇关于世界局势的头版文章《1919年,莱茵帝国关于和平的倡议》。

该文罗列了从1914年到1918年的四年间,世界战争中发生的诸多情况,首次将正在进行的多国战争称为“世界大战”。

相比较前世,这次的一战范围上小了一些,但是破坏力要比前世大的多。

文章写到:“这场战争的直接参战国,遍布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四个大洲,包括印度,澳大利亚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全球约十亿人被直接或者间接卷入战争。”

“这场发源于欧洲的战争,已经演变成为世界大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旧有继续扩大化的趋势,而目前这场战争的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伤亡人数更是无法统计……”

“欧洲大片区域从繁华的城市变成满目疮痍的废墟,数以万计的战争难民,以及大量平民处于饥荒,疾病和寒冷之中。”

“秩序的崩溃,也带来了恐怖主义以及破坏运动的兴起,比如犹太复国主义,俄国国内革命等等,俄国原本社会秩序崩溃,而有证据显示俄国工党高层犹太人占据多数,而如今欧洲战争中,也有犹太人的影子,欧洲各国应该以此为戒……东非呼吁协约国和同盟国的主要参战国,应该放下仇恨,摒弃战争,停止这场毫无意义的世界战争。”

这是自从1914年战争爆发以来,东非第一次对外表态关于对战争的态度问题,自然而然的引发了交战国双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

不过,东非对外做出表态,其他国家就给东非这个面子,显然只能是异想天开的想法,如果是前世21世纪的美国这么说,可能有一定作用。

但是在现在,20世纪初和东非地位上持平的国家就有五到七个左右,英、法、德、奥、美的地位相对稳固,有争议的则是俄国和日本,俄国是因为内政原因,而日本则是体量不太行,但是日本的军事实力又不容小觑,至于列强守门员西班牙,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贝尔顿皱着眉头看完了东非人所写的文章,久久沉默不语。

主要是这份报纸所说的问题,如果是客观事实的话,那就有些太过恐怖了!

虽然,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五年,甚至欧洲各国的民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习惯了战争和生活并存的现状。

但是,当东非以第三方视角来详细评价欧洲战争的情况下,贝尔顿才第一次通过简单的数据,知道了这场世界大战的可怕地方。

十亿人是什么概念,这几乎相当于半个世界的人口,其中,英国及其殖民地就将近占了一小半,而整个欧洲有将近四亿人,加上美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而战场集中在整个欧洲,以及亚洲的中东地区。

而伤亡人数超过千万,也让人不寒而栗,在20世纪初,人口超过千万的国家也不多,就算战前俄国,人口也不过一亿六千多万。

而这个数字已经是比较保守的预测了,恐怕单单是俄国死亡人数就超过了千万,当然,俄国情况复杂,除了一战以外,内战的影响也要考虑进去,同时还有自然灾害,腐败,疾病等问题要考虑。

原文在六#9@书/吧看!

看着久久不语的贝尔顿,格林说道:“看完这份报纸后,是不是感觉冷汗直冒!”

“我们一直都身处在战争中,所以没有时间和理性来考虑这些问题,但是东非人却旁观了这场可怕的战争,并且对战争做出了评估。”

“所以,我现在十分认同东非人所说的,还是赶快结束战争为好,战争是真要死人的,如今战场局势对我国已经十分不利,我可不想再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了!”

贝尔顿说道:“你说的不错,东非人应该没有夸大其词,上千万人的死亡,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口直接没了,还有数不清的伤残,那些没有死于战争的人,可能未来前途更加晦暗。”

“不过,东非人说这场战争的推手是犹太人……”

对于贝尔顿的迟疑,格林说道:“这也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毕竟犹太人在金融业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英国,德国各个政府都受到他们的影响。”

“而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本来就是经济危机引发的,众所周知经济危机是犹太人一手主导的,所以这场战争说不定真是犹太人主持的。”

在20世纪初的欧洲,犹太人就是最坏的一群人,名声比阿拉伯的异教徒还要糟糕,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从大航海开启以后,阿拉伯教国家就在走下坡路,到了如今更不可能对欧洲构成威胁。

再者说,阿拉伯教分布在中东,和欧洲民众没有什么交集,但是犹太人可真是生活在欧洲,而且渗透到了欧洲的各行各业,对普通人影响巨大。

当然,东非通过莱茵社特意提点犹太人,并不是为了搞阴谋论,虽然前世犹太资本借助美国称霸全球,但是现在犹太人显然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的影响力依旧止不住欧洲经济领域。

而欧洲的政治和文化依旧牢牢把控在旧的阶层手中,尤其是贵族群体,比如英国,德国和奥匈帝国。

东非将犹太人树成靶子的目的,好处有很多,这样可以给各国一个体面结束战争的借口。

既然战争是犹太人挑起的,这样如果真停战的话,大家就可以通过清算犹太人,从而平息民愤,毕竟欧洲打了这么久,如果没有一个结果的话,恐怕愤怒的民众,就真的投入工党怀抱了。

一战是为了转移经济和社会矛盾,而想要停战,就同样有人要遭罪,而且犹太人也不干净,在战争期间大发战争财,真抄家的话,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各国政府度过战后的财政危机。

而东非显然也不怕得罪犹太资本,这主要源自于东非资本本身就是从犹太资本的围剿中杀出重围的,东非曾经长期的闭关锁国,本身就有防止这个群体,通过经济手段,从而对东非进行收割的考虑。

恩斯特曾经在欧洲主持黑兴根财团的时候,就遇到过犹太资本的各方面围追堵截,也就好在恩斯特属于旧贵族群体,通过德奥两国的贵族体系庇护,才能够生存和壮大下去。

所以,恩斯特将犹太人设为靶子,本身就有报复成分,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欧洲旧贵族秩序的崩盘,毕竟,从本质上来说,莱茵皇室也属于这个旧秩序在非洲的延伸。

总而言之,东非在倡议中的表态很有意思,总结起来,就是一战是犹太人的阴谋,他们是为了让各国相互厮杀,只要解决了犹太人,世界就和平了。

甚至,东非将犹太人和俄国工党联系起来,但是东非的描述却也是事实,俄国工党高层确实犹太人巨多,前世钢铁同志约瑟夫就通过清洗手段,清算了工党内的许多犹太人。

当然,东非也不算冤枉犹太人,自从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犹太人所处的位置,尤其是对金融业的影响力,让他们迅速崛起。

甚至一定程度上犹太人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毕竟资本主义崛起是历史浪潮,而资本主义崛起直接助推了犹太人通过资本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说通俗一点,犹太人崛起靠的不是自身的聪明才智,而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机遇,曾经欧洲贵族体系下,犹太人只能从事放贷,商业等“低贱”行业,是欧洲贵族的钱包,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来临,这个钱包就真噬主了。

这在历史并非没有先例,就比如埃及统治阶层的马穆鲁克,曾经就是埃及人的奴隶,只不过他们是通过军事翻身,而犹太人靠的是财力。

所以,对统治群体而言,军事和财权以及文化思想是绝对不能假手于人的,而在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远东帝国,曾经远东帝国的士大夫们,就牢牢压制着军队,商人群体,并且掌握着思想话语权,这也是近代远东帝国改革十分困难的原因之一。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