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先出生的,接后出生的东西(1 / 1)

满满两大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放着各种婴儿幼儿用品。

衣服鞋子都用透明塑料袋或者透明薄膜包了起来,看着还是崭新的。

还有一些玩具,塑料的洗得干干净净,毛绒的也一样用袋子套起来了。

甚至还有两摞整整齐齐的书。

陈乔玉看得都要呆住了。

天知道他们村小孩的玩具都是什么,大人随手摘的狗尾巴草,河边捡到的小石头,自己扒拉树枝做的弹弓。

但凡有几张画片,那都是全村小孩儿羡慕的对象。

青杨小时候有一把玻璃球,走哪儿带哪儿,一直都是他的宝贝,可惜后来被姚大宝抢走了。

不过青杨也没让姚大宝占便宜,他把姚大宝四处或抢或偷的一罐子弹珠,全都分给了村里的孩子。

自从余兰香过世之后,他们姐弟俩就知道怎么联合群众斗姚金花他们了。

周姐把箱子里面的东西拿给陈乔玉看:“都是松松小时候的,以前还真想过生二胎,但松松太难带了,磨得我不想生,我跟家里人商量好了,就养松松一个,等松松明年上小学了,我就可以出去上班了。”

所以周姐是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原本预留着生二胎的东西给处理掉。

陈乔玉羡慕地看着,里面好多东西她都喜欢,恨不得都拿给毛毛。

但两个时代的差异让她不得不慎重。

很漂亮的运动鞋,脚后跟还会发光呢,周姐说:“松松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买的,穿了还没两个月就换季了,之后就穿不了了。”

陈乔玉很喜欢,但这种东西七零是没有的,带回去可太显眼了。

最后她挑了一些松松的旧衣服,尤其是一岁内的,大多都是浅色纯色,或者带一点点小碎花的。

她连小碎花的图案都认真看了看,有些奇奇怪怪她就没要了。

其他什么学步车,童话书,都不太好带,陈乔玉都没要。

挑了两个奶瓶,周姐还有点意外,问了陈乔玉:“你确定你表姐不会介意吧?”

虽然奶瓶都洗干净消毒过的,但很多妈妈都介意孩子用旧奶瓶的。

陈乔玉摇摇头:“应该不介意的。”

这话她不是信口开河说的,是真心的。

七零那边没人嫌弃别人家孩子的衣服、奶瓶、玩具,大家生孩子都是穿的哥哥姐姐,跟亲戚家小孩的。

互相传来传去,根本不会在意。

周姐想想她家里的“贫困”,也就没多说。

再问下去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为什么不用新的,不用最高级的,不用名牌大牌?是不喜欢吗?

显然不是。

最后陈乔玉拿走了一包衣服,两个没有奶嘴的奶瓶,一个毛绒玩具。

学步车她犹豫了一下,觉得磨掉上面的印花也许能行,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他们村里的学步车一般都是竹子或者藤编的,少数有铁质的,还是城里有亲戚的人才能弄到的。

周姐家的这台太高级了,有小桌板,可拆卸的座椅,还有轮子上的金属刹车,都是七零没有的。

除了这些,别的都好,就是陈乔玉在挑完之后,陡然想起来——

别人家都是后出生的,接先出生的的东西。

这回可是不同寻常,是先出生的接后出生的东西。

想到这里,陈乔玉忍不住笑起来了。

周姐送陈乔玉出门,陪她去了母婴店。

母婴店的老板娘记得她陈乔玉:“奶粉喝着还习惯吗?”

“习惯的,老板娘,麻烦这次给我来四包吧。”

出了月子的婴儿吃得也多了,陈乔玉得留着余量。

“好嘞!”

老板娘去拿奶粉,周姐要给陈乔玉挑纸尿裤,陈乔玉连忙拒绝:“他们不习惯这个。”

毛毛用的都是尿布,就算知道这纸尿裤再好,陈乔玉也没法给毛毛用。

周姐遗憾不已,还试图劝说陈乔玉:“纸尿裤绝对比尿布好用。”

但陈乔玉态度坚决:“不用了,谢谢周姐。”

周姐没办法,最后跟老板娘使眼色,让老板娘给拿了两个新的奶嘴,说是送给陈乔玉的。

陈乔玉也不疑有他,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等陈乔玉回去了,周姐才对老板娘说:“老板娘,谢谢啊,多少钱,我扫给你。”

那边陈乔玉对此一无所知,她就是感慨,世间一样米养百样人。

有韩豆豆亲戚那样尖刻的,也有周姐这样大方的。

她不该把情绪都给不好的人,任由他们影响,她应该积极主动去和真正互相帮助的朋友多交流。

想到这里,陈乔玉彻底不委屈了,再没有一丝的不开心。

高高兴兴地拎上鸡肉猪肉,回到七零,准备走亲戚去了。

这次走亲戚带上了青杨。

青杨听她说余大红生了小宝宝之后,都惦念好久了。

好不容易放假,陈青杨说什么都要跟着去。

陈乔玉这边东西买齐了,也不怕耽搁时间了,就带上了青杨。

因为去高家村不好搭车,青杨还特地找大牛借了他们家的自行车。

大牛可舍不得了,拉着自行车的后座再三叮嘱青杨:“你要慢点儿骑,可别摔沟里去了。”

人摔了不要紧,他们家这自行车还是大牛二牛的小叔结婚才买的呢。

陈青杨严肃保证:“摔了我都不会摔了车。”

大牛还是有点犹豫纠结,最后还是大牛他小叔过来把大牛拉走了:“青杨你骑去吧,路上小心点。”

陈青杨连忙答应:“小满叔放心,我一定小心。”

陈青杨借到自行车回家,陈乔玉已经收拾好了东西。

“走吧!”

陈乔玉把篮子递给陈青杨,自己骑上车。

倒不是说就光她带青杨,两人一人骑一段,累了就换人。

照旧先去的大舅家,结果家里没人,去地里找了余来富问,才知道屠慧东跟余小红早上就去了。

这年头就是这样,没有电话,大家有啥都是靠两条腿跑。

经常遇到这种刚好错过的时刻。

大家也都习惯了,不急不躁的,继续往高家村骑去。

自行车在山路上没比三蹦子好多少,坑坑洼洼的路骑得两个人屁股都颠得痛。

得亏这回没带鸡蛋,不然陈乔玉怕鸡蛋都碎成汤了。

赶在中午前到了高家村,还没进门呢,就听到里面吵吵嚷嚷的。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