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
再冷的地方,也能盼到这一天。
淞江自然也不例外。
满大街的红男绿女,在季节的变换中,各显风骚。
其间,在曾经风靡一时的喇叭裤、蛤蟆镜之后,今年又冷不丁地冒出了许多新的时尚元素。
蝙蝠衫、牛仔服……
还有一些,连名儿都叫不上来。
听说,在那些万恶的地方都才刚刚流行起来呢。
好事之人,开始溯源。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把这些新鲜玩意儿带到春城的呢?
有的,就只为了看看,掀起了这个小浪潮的是谁;
更多的,是想找找货主,看能不能搭个顺风车,也赚他一笔。
最终所指,是一个不大的精品屋。
两老两少,四个人,在那里忙得叽叽歪歪。
赶到星期礼拜天,还能看到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或是俩老头儿,架手架脚地也来帮着忙活一阵子。
<架手架脚:想努力做好,却又手足无措、无能为力的样子>
一个老太太守在门口,骑着大板凳,目光如炬,盯着进进出出的人,深恐有不法之人带走了她儿媳妇的财产;
另一个老太太,从后屋里一趟趟往出搬着大包小包的货物;/apk/
年轻的小店员,为顾客出谋划策:姐们儿,就这个款式,在你们那儿指定是独一份,你就卖吧,错不了……
啥玩意?妈呀,别人都抢不着,你还怕卖不了,可真有意思……
卖不了你给姐们儿送回来,姐们儿啥都不带说的……
收钱的老板,年轻漂亮,总不免被人嫉妒一下。
这么小,就把买卖干成这样,后边指定有啥人支撑着!
两个老太太累得时常骂老板两句:整他妈这玩意儿干啥?
害得我们本该享儿孙福的岁数,还得跟着你受这份罪。
有时候连晌午饭都吃不上,只能靠兜里揣着的那点儿苞米哑巴饱腹。
只是,关门前,老板数钱的时候,俩老太太又都忘了一天的劳累。
其中一个说道:“四凤子,今天又挣多少啊?”
“不多!就比昨天多四十多块钱……唉,不达标啊!”年轻的女老板,一边数着钱,一边惋惜着。
一脸的淡定,颇显老道。
俩老太太面面相觑,这丫头,最近飘得有点狠哪……
四十多块钱?还仅仅是多挣出来的……
那不是比以前一个月的工资都多吗?
另一个老太太说道:“闺女,挣钱了咱也不能乱花。今儿个可别坐那个什么出租车了,我看电车就挺好,人多,热闹……”
“可不是嘛……搁在以往,十几里地,都是走着打来回儿的。”先前说话的老太太附和着。
“妈,时间就是金钱!我还得早点回家告诉小奚给我补货呢,这眼瞅着又要卖断溜儿了……这可咋整,愁死人了!”
年轻女老板从鼓鼓包里拿出三张大团结,对年轻店员说道:“淑芳,这个月的工钱。”
叫淑芳的店员接过了钱,喜形于色:“谢谢老板……”
多祥和的场面……
只是,你看到的祥和,那可是一场暴风骤雨换来的。
……
四凤子频繁的出差、学习、给同事下奶、为领导的爹致哀,使四个老头儿老太太终于觉察出了不对劲儿。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