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请助手(1 / 1)

神隐山海经 鬼雨 1667 字 2023-10-08

凌晨4点,蒋秋芸醒了。她也是修士,精力旺盛,不需要睡七八个小时。

醒来之后,与陆丞缠绵一阵子,然后起床练剑,再修炼五禽戏和五气归元诀。

陆丞则取出香炉,念诵咒语,散发出浓郁的灵气,在这种环境中修炼,进步非常快速。

他因为吃了“升龙丹”和扶桑树的桑葚,到了先天第二重的后期,距离圆满不远了。

蒋秋芸的五脏之气也积聚了六七成,再有一年就有希望进入先天。

吃完早饭,两人开车返回岱城。

陆丞将花梨木取出来,收入一枚储物腰佩,交给父亲处理。

家具店和香料店的管理都是由陆天明负责的,陆丞从来就没去店里看过。

这一次,他租了个大卡车,拖着10吨花梨木,跟父亲去了家具店。

家具店规模不大,总共只有十来个人,但有一位五十多岁的高级木匠领着,讲究的是精雕细琢,全榫卯木质结构,没用一根钉子。

陆丞从店里搬走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这些家具都已经打磨光滑,但还没有上漆。

店里高级木匠张大年好奇的问道:“我们有上好漆的家具,你为什么不选呢?”

陆丞微微一笑,道:“我不喜欢油漆的味道。”

他那异界的小木屋里还缺乏家具,如果带去上了油漆精美绝伦的桌椅,未免太惹眼了。就算是没上漆的桌椅,他都觉得制作得太精巧了。但因为没有铁钉之类,还可以勉强说得过去。

张大年对新到的10吨花梨木赞不绝口!

“这可是正宗的黄花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这么粗大的木料,实在太罕见了!你知道吗?就算是小料,目前的价格也要1800万一吨!像这样的大料,哪怕5000万一吨都有人抢着要!陆先生,您这些木料从哪儿弄的?”

他问的陆先生是指陆天明,他只是个木匠,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晓得陆丞是干嘛的,在他眼里陆丞只是普通的年轻人。

陆天明故作神秘的说道:“木料的来源是秘密。”

张大年呵呵笑道:“据说黄花梨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能长到这么粗大,相当于树王了!别说在中国海南岛上不能砍,哪怕是越南,也不准砍伐吧?我就想不明白,你们从哪儿弄来的木料?”

花梨木是五大名木之一,又分成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印尼和缅甸也有黄花梨,品种略有不同,但都是珍贵木料。野生的海南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上,其中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陆天明摆了摆手:“不可说,不可说。”

张大年只能压下疑惑,埋头去干活。

陆丞和蒋秋芸在岱城住了两天,然后开车去了苏州。因为泉城的冬天有些冷,苏州的气候稍微温暖一些。

按照蒋秋芸的说法,如果还觉得冷,那就去云南建个院落居住!

陆丞对于云南的苍山洱海印象很好,而且那里接近翡翠的原产地,闲着无聊还可以逛街扫货,所以完全赞同她的提议。

原先,苏州冬天的平均温度是 2℃~ 9℃。近年来,由于空中有一个明亮的符文大火球,温度提升了2度。冬季白天的平均气温为11℃,穿件夹克衫或者西装、薄毛衣就可以了。

而且,蒋秋芸比较喜欢的是,苏州的草木到了冬天还是绿的。如果换做泉城的话,只有田野里的冬小麦,避风的沟坡处才有绿草,山上的松柏则是苍黑色。

秋丞园,一别两月,依旧清幽。

4.5亩的园子,近似于正方形,边长54米,除了一座别墅外,其他区域都栽种了花草树木,有专业的园艺师打理,还有管家柳青城每天过来巡视一遍。

当然了,花钱那是必然的,没有钱谁帮你管理?

这些都不用陆丞管,蒋秋芸赚的钱不少,还不知道怎么花呢。

陆丞从来不问她的收入,哪怕再缺钱,再想追加投资,也不会打她的主意,因为买股票上瘾,这玩意一旦陷进去,买起来没个头儿!就算再有钱,也没法将几千家公司的股票都买下来啊!

两人在秋丞园住下来,心情恬淡,岁月静好。

蒋秋芸除了修炼就是写书,而她在写书的时候,心情愉悦,头顶的天窍打开,灵气从天而降,充斥于五脏六腑,这是一种特殊的修炼方式。

在这种状态下,她的灵魂和思维非常活跃,思如泉涌,食指在键盘上跳动,一段段文字就像流水一样出现在屏幕上。

对她来说,写作就像编织梦境,很是轻松愉快,但是修改起来,就显得比较痛苦了。尤其是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将300万字的小说压缩到200多万字,这太折磨人了!

陆丞对她说:“我建议你找个私人助理,专门帮你修改文章。”

蒋秋芸苦笑:“请人容易,但只能做文字校正。认真的修改还要我自己来。”

“帮你做文字校正也好啊,至少能节约一些时间。”

“嗯,你说的有道理。”

她跟师姐罗英静联系,问她有没有熟识的低年级同学,愿意做文字校正的业余工作。

罗英静是博士研究生,平时也做助教工作,答复帮她问问。

过了几个小时,罗英静推荐了一位齐鲁大学文学系大二的女学生,名叫“姚静”,浙江人,家境普通,学习努力,文字功底好。

蒋秋芸加了姚静的QQ,跟她视频聊了一会儿。

姚静20岁,相貌端庄,性格温婉,说自己喜欢写诗,给蒋秋芸发过来一首现代诗,还有一首七言古诗。

蒋秋芸看了看,赞道:“你的诗写的不错,继续努力,大有前途。你能不能说说,为啥喜欢写诗呢?”

姚静“咯咯”笑道:“因为我祖上出过一位诗人,姚燮,你听说过吗?”

“听说过。你这算是家学渊源?”蒋秋芸随手在电脑上查了查。

姚燮(1805年-1864年)曾写过一千余首词和一万二千余首诗。祖籍浙江诸暨。祖父姚昀著有诗集,父亲姚成是县学秀才,家境清寒,姚燮曾有“五世儒素风,俭朴诚适宜”之自述。姚燮虽然才高学富,但在科场上很不得意,三次参加会试都不第。

姚静说愿意帮忙校正文字,既有时间,也有精力。

写诗跟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那纯粹是功夫活,每天坐在电脑前,就像搓麻将,一坐就是大半天;写诗讲究灵感,有了灵感,一会儿就能写出来,没有灵感,绞尽脑汁也没用。

为了赚钱,姚静平日里还做家教呢,审稿能开启思路,提高文学水平,比做家教好多了。

蒋秋芸便跟她说定了,有偿校正文字,并提供修改意见。

她的《云起一天山》已经修改了三遍,但也不能保证没有错别字。

她把小说传给姚静,请她最后再读一遍,将有疑惑或谬误的地方标识出来。

蒋秋芸教给姚静。如何下载审稿软件,如何在旁边做标识。

因为是初次合作,又是三修的文章,她只让姚静做标识,不让她直接修改。

“一周时间,能不能仔细看一遍?”

“没问题。”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