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1 / 1)

四十多份菜品陆续端上来,在桌面上摆满之后,又在盘子上摞一层。

陈浩的助理去车后备箱拎进来一箱六瓶五粮液白酒,看型号,这一箱一千多元,不是很高端,也不低劣,用于这样的场合招待酒,拿捏得刚刚好。

“彭局,吴则,咱们今天一定要不醉不休!喝完了这一箱,车上还有酒!”

陈浩看着满桌的菜,哪怕花他的钱,一点不心痛。

这点吃饭的钱,都是小钱。

助理已经打开纸箱,抓出一瓶五粮液白酒,拧掉了盖子,正要往分酒器里面倒酒。

“我看看,什么好酒。”

吴则拿走了助理手里的酒瓶,看了一眼,当即摇头:“浓香型的啊。彭局,你喜欢喝浓香型的酒?”

“我都行。”

彭景学算是看出来了,今天吴则就是故意找茬。

现在状况已经很明显了,陈浩和吴则之间有仇!

“咱们这边的人,要么喝米酒,要么就喝酱香型酒。酱香型酒好入口一些,陈老板,要不今天咱们别喝五粮液了,就喝咱们省内的酒,支持一下自己的品牌。”吴则提议。

陈浩对吴则的态度一点不意外,阴阳怪气的反问:“吴则,你想喝什么酒啊?就算是蟠桃会上的玉液琼浆,只要有的卖,我肯定给你买来!”

“喝什么玉液琼浆,就喝咱们本省的酒。”

陈浩已经招呼助手去喊服务员,等到服务员进来,吴则便问道:“咱们这边有丹泉酒吗?没有的话,出去买也行。”

“有的。”服务员点头。

“来一箱丹泉洞藏30就行了。”吴则吩咐道。

丹泉酒在省内颇有些名气,但外省没什么知名度。

酒倒是好酒,对标的是茅台高端酒。

相比那一箱五粮液,一箱洞藏30的价钱可就翻倍了。

服务员认识陈浩,因为陈浩经常在这边招待客人,知道这一桌饭菜肯定是陈浩买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后,看向了陈浩。

“看我干什么,听吴老板的,来一箱丹泉酒!”

陈浩哈哈一笑,霎时间缓解了尴尬的气氛。

彭景学面露微笑,隔岸观虎斗,越琢磨越是好奇两人之间有什么过结。

丹泉酒上来了。

酒楼老板亲自抱进包间,满脸堆笑招呼大家吃好喝好,然后客客气气的弯腰退出。

丹泉洞藏30,深紫色的陶瓷酒瓶,外形还是挺上档次的。

“吴则,来吧,咱们今天不醉不休!”

陈浩似乎一点都不计较吴则的刁难,显得很是大气,“咱们兄弟俩今天别的不谈,就喝酒,一醉解千愁!”

吴则酒量肯定是比久经沙场的陈浩和彭景学差点,但喝完一箱酒,还是没有上厕所,也没胡言乱语,眼神有些迷糊,但腰杆还是非常挺直。

熊大勇已经早早败下阵来,去厕所上吐下泻,回到包间已经在沙发上横躺。

一箱酒喝完了,陈浩询问道:“彭局,咱们再来一箱?”

“可以了,喝到位就行了,没必要全把人灌醉。”

彭景学自己也是喝得差不多了,再喝恐怕也是承受不住,“明天你们还得去现场看看,还有工作,今天就先到这里了。”

陈浩示意助理结账散场。

大家出了酒楼,晚风一吹,步履都有些踉跄。

助理结完账出来,凑到陈浩旁边,拉开了随身皮包的拉链,露出里面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给不给?”

“给啊,为什么不给?”陈浩脑子还很清醒。

吴则和杨晓芳正在把熊大勇塞进皮卡后排。

陈浩助理走过来,以不经意的动作往每个人的口袋里塞了个红包,笑道:“各位老板今天都吃好喝好了吧?工作上就承蒙各位多多照顾了。”

吴则微微点头。

杨晓芳似乎觉得这样的红包沾了屎,很是嫌弃的掏出来,看样子是要还回去,被吴则伸手拦住了。

“陈浩给的钱,必须收下!”

吴则心说这点钱,还不够支付赖账一千万的利息。

杨晓芳开车,吴则坐在副驾驶座,掏出了口袋里的红包瞅了一眼,“就二百,陈浩真够小气的。”

“拿人手短,咱收了陈浩的钱,到时候发现了陈浩的工程有问题,咱们是说还是不说?”杨晓芳对吴则收红包的做法很不理解。

“就这点钱就想收买咱们?”

吴则呵呵一笑,“陈浩的工程,咱们是得好好检查,作为监理,就要承担起监理的神圣职责!监理就像是古代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必须要斩掉一切宵小鼠辈!”

他们还是住在国土局安排的招待所,一人一个单间。

熊大勇醉了,但还是意识清醒,在人搀扶下还能行走,一边摇摇晃晃上楼梯,一边嘴瓢:“要我说,直接把陈浩一拳打晕,拉到没人的地方,拿刀架脖子上,喊他给钱!不给钱?一百万剁一根手指头,看他给不给!”

吴则听了这话,心里有些感动,但还是骂道:“这是个好主意,但他妈的犯法!”

“陈浩坑人就不犯法了?”熊大勇梗着脖子。

“行了,你喝多了,赶紧睡觉!”

吴则把熊大勇送到房间,倒了一杯水,坐了一会儿,发现熊大勇没什么问题,这才返回自己的房间。

早上吃过早餐,吴则开车来到了国土局门口,跟土地管理中心的赵晗邦汇合,然后直奔高标准农田项目所在地清土村。

清土村距离县城不远,开车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这是一片平坦开阔的耕地,耕地上架起了一个个白色薄膜蔬菜大棚,又有一条条小溪流穿行其间。

作为农民的孩子,吴则看到这样大片的平坦肥沃的土地,很是眼馋。

要是他们屯也有这么好的一片耕地,那真是吃喝不愁。

一个县一年也就那么几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全县又有那么多村屯,不是说哪个地方最贫穷就在那里搞,而是选择合适的地方。

从专业角度来说,那就是要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比如说清土村这片地方,肉眼可见的符合高标准农田开发标准。

项目福泽的耕地面积大,一条田间道,一些水渠,能够给每亩土地提升多少产量,为老百姓增收多少。

这里就很容易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从更实际意义来说,项目在这里开展,也更加容易验收通过。

一条三米宽的田间道,从柏油乡道开始,贯穿整片耕地,一眼就看出来,拉蔬菜的农用车就能够开到田边,方便收割。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