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依然是梁天和黄进送梁家姐妹回家,郝刚送元月回家属院。
女人真的是有了第一次,后面就放开了。
大街上,元月围着郝刚蹦蹦跳跳地走着,一点儿也不害羞了。
郝刚步子迈得和年龄绝不相称的沉稳,元月就像个拉着大哥哥走的小妹妹,少男少女公开走在一起,却没引起其他人的邪念。
打开门,樊义山居然又在家里。
好像只要元月去找郝刚他们玩,晚上樊义山就一定会等在家里。
没有寒暄,也没有质问,爷几个就那么很自然地落座闲谈。
樊义山抓到郝刚就谈公事,这和两人的年龄和身份极其不相符合:“开发区的事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毕竟是个新鲜事物,上级需要全方位去论证可行性。但是传出来的风声很好,阻力不大。”
“在家就不能莫谈公事吗?”元月嘟哝着。
可是不谈公事谈什么呢,谈自己岂不是更尴尬,还是谈公事吧。
给两人做好了服务后,元月自顾自去洗澡了。
“上级这样做是稳妥的。”郝刚没敢偷看元月的背影,专心致志和樊义山说话。
郝刚是积极支持清江相关部门的做法的,大胆创新、严格论证,这是正确的。
勇往直前不代表蛮干。
那种看到人家成功了就一窝蜂跟进的做法才是可怕的,大多数情况下后果是劳民伤财。
樊义山点点头:“不过我们前期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了,不管开发区能不能批下来,海川的企业发展不能停,你们士林集团的几个项目已经动工了,你不去看看?”
对这一点郝刚倒是比较矫情:“我又不懂,李青他们才是行家。再说了不是还有钱叔他们坐镇吗。”
开发区是一个名分,批下来对海川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批不下来,也不影响海川的发展,该规划的规划,该建设的建设,就是掣肘的地方有时会多一些罢了。
郝刚想做甩手掌柜,把责任都推给了李青和钱士元了,樊义山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郝刚,你和钱士元关系都那么近了?
“老钱可能要走。”樊义山不经意地说了一句。
从樊义山嘴里说出来,虽然挂着“可能”两个字,但那是托词,事实就是定了。
“去哪儿?”
郝刚倒也不意外,钱士元要走这是必然。
不说前面早有林家的动作在铺垫,就是从海川的发展情况来看,清江也不会把精兵强将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捂着。
钱士元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在清江急需开拓性人才的这个档口,把钱士元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也是应有之意。
郝刚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他认为上级会再等段时间,让钱士元把海川的工业布局布置完再动的。
“清江,位置还没定。张恩树也要走。”樊义山又冒了一句。
郝刚一愣:“去武城?”
樊义山也是一愣,按规定组织上的这些安排不应该透露给一般人知道的,但郝刚不是一般人。
无论从私人关系还是从海川的布局发展,郝刚都有资格了解这些。
但是郝刚能一口说出张恩树的去向,这就让樊义山感觉到奇妙了。
好在郝刚补充了一句:“我前一段时间鼓动他去武城的。”
樊义山傻了眼,他一向觉得郝刚不简单,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不简单,连张恩树的发展都能够导向。
要知道就是樊义山自己都不敢保证能安排一个副市长的前途啊。
“你在武城有什么打算?”樊义山直接问道。
樊义山敏锐地意识到动员张恩树去武城,一定是郝刚对武城有想法,而且去武城对张恩树也一定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肯定还不小。
樊义山有点吃醋,海川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你不想着怎么替我多分担点,你不把精力放到你那些瓶瓶罐罐上,却还有心思去想着武城,想着帮张恩树,你这胳膊肘到底朝哪弯的。
樊义山这个时候开始把郝刚当自己人了,也不知道这个想法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也许从郝刚陪元月进门时就有了。
郝刚不知道樊义山心里转过了这么多的念头,很认真地向樊义山汇报他的想法。
“张叔在海川并没有表现出突出的工业布局和生产方面的能力,反倒是在传统产业和民生发展上有独到的眼界。所以海川的工业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他带去别的地方主政,武城倒是很适合他的工作风格。”
“为什么武城合适?”樊义山有了兴趣,这不是对张恩树安排的兴趣,而是对郝刚“识人善用”的兴趣。
识人善用这个词用在郝刚身上真的不合适,但樊义山脑子里就突兀地闪出这个词。
“清江虽然地处东部沿海,但地理位置并不突出,也并不受国家重视,所以清江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来发展,就必须展示出自己的特点。”
“最近上级为什么对海川那么看重,就是因为海川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清江的潜力,这个潜力并不是海川建了多少工厂,创造了多少gdp,而是海川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这条路才是清江最需要的。”
樊义山明白,郝刚说的与众不同的路是指什么。
“敢为天下先”,不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领导者随便就能下决心的。
在一年前,哪个海川干部敢高呼“股份制”,敢大步迈出搞“合资”、搞“产业链”。
而现在,哪个干部不是对海川的产业体系信心满满,细想起来,这都是从郝刚介入海川的发展规划开始的。
“武城和海川完全不同,武城换个别人过去,肯定是要学着海川搞大工业的,这是舍长取短,糟蹋了武城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武城的大好资源。”
“我不舍得武城的大好资源,与其被不熟悉的人去糟蹋了,不如让熟悉的人给用起来。”
樊义山听到了一个敏感的词“资源”,他觉得如果把他放到武城,肯定也是像郝刚说的那样搞大工业。
工业发展的甜头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在这个大发展的时代,谁抢到先机都能发展起来。
武城为什么就不能发展大工业?换谁都会这样想。
“武城为什么不能搞大工业?你说的资源又是什么?”
樊义山实在是好奇,郝刚的这个观点对他太有启发了,海川虽然是在搞大工业、搞产业链,但海川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在搞这些的。
要是郝刚能把这个思路说清楚了,也许海川的发展会更全面、更快一些,清江、海川、武城,大小不一样,但发展思路是一样的啊。
“武城是一个闭塞保守又有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地方,这个地方搞工业浪费了,它最好的资源就是文化。我跟张叔说了,着眼点在发展文化产业上面。”
“文化产业?”
“是的,搞点乡村旅游、搞点红色文化宣传基地、搞点影视文化城、搞点世界民俗风情园、搞点传统文化示范圈,全国各地的人、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武城看看,都给武城人送钱过来,你说这钱赚得安逸不安逸?”
樊义山眼界大开,这样也行?
“翠屏山能不能搞?”
“当然能,把翠屏山搞成休闲娱乐区,顺带着把翠屏乡搞成生态养殖示范区,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什么不行的。上级来人听汇报、学经验,也有地方带过去,想看海川的发展,亲自过去看看不就行了。”
樊义山念头急转,这个可以干!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