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熟悉的画面展开。
场景和之前出现的场景很相似,那些制瓷工人的穿着也是宋朝服饰,唯一的区别是,一个穿的厚,一个穿的薄。
还有一点很明显的区别。
窑口不一样。
之前的窑口是馒头窑,而这次出现的窑口是龙窑。
馒头窑是指窑口形状像馒头。
龙窑则是长条形。
秦立顿时明白,这次的场景是在南方。
而南方在宋代只有两个窑系,哥窑和龙泉窑。
想都不用想,秦立心里就有了答案,对李海建说:“李老板,走吧,这个青釉刻花五足炉只是仿耀,不值得购买。”
“怎么可能!”
店老板瞬间瞪圆了眼珠子:“我用年份检测仪,检测出来的结果明明是宋代的!怎么可能有假!小兄弟,我之前真没有打击你的意思,只是在为你好,所以才说了那些在你们眼中可能有些不太中听的话,但我绝对是好意。你可不能冤枉我啊!”
“我冤枉你做什么,我也没你想的那么小心眼。”
秦立没好气道:“另外,我也没说它不是宋代的,只是它并非真正的耀州窑,而是仿耀!”
“这不可能!”
店老板不相信道:“我怎么不记得宋时有窑口仿制耀州窑青釉瓷器?”
秦立道:“北宋确实没有,但南宋呢?”
他伸出一根手指,“我给你说一个极大的破绽。北宋耀州窑雕花工艺,在北宋初期主要是剔花和划花,刻花工艺在北宋中期才出现且达到巅峰,至于印花工艺,出现的时间更晚,北宋晚期才出现。
而这几种雕花工艺的出现,跟当时的瓷器装饰工艺息息相关。你说这尊青釉刻花五足炉是北宋晚期的,可北宋晚期时,耀州窑的雕花工艺主要是以印花为主,刻花工艺已经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流行观念……”
店老板猛摇头:“不对不对,北宋晚期只是以印花为主,但不代表耀州窑当时不生产刻花青釉,事无绝对,万一呢?”
“至少从出土瓷器上来看,暂时还没有发现一例耀州窑在北宋晚期还生产刻花工艺的瓷器。不过,你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没有佐证,不代表不存在。但,”
秦立指了指青釉刻花五足炉,“釉色和胎质骗不了人!”
他信誓旦旦道:“北宋中晚期,耀州窑青瓷釉色呈淡淡的橄榄绿色,而这款青釉刻花五足炉的釉色,虽然近似淡淡的橄榄绿,但明显淡了一些,更何况经过历史岁月的冲刷,它的颜色只比刚生产出来时的颜色更深,也就是说,它本来的颜色更淡,根本就不是什么橄榄绿,而是更接近于豆青。这完全不符合北宋耀州窑的色系!”
店老板仍不同意秦立的观点,“可南方窑系只有哥窑和龙泉窑,我从未听说过这两个窑口模仿过耀瓷!”
“确实没模仿过。”
秦立高深莫测一笑:“但它可以直接做啊。”
眼见三人都没听明白,李壮泰甚至是一脸懵逼、满眼茫然的样子,他也就没再卖关子,直接解释道:“靖康之后,北宋南迁,当时携带大量技术工人迁往南方,其中就包括制瓷工匠。
汝窑、定窑,就是在那个时期消失的。
而龙泉窑,在南宋之前,虽然青瓷已经闻名,但距离北宋的瓷器质量还差的很远,直到南宋建立,龙泉窑的制瓷技术才迎来爆发性提升。
这说明什么,当时皇室从北方带过去的那批制瓷工匠,必然有人加入了龙泉窑,不然不足以说明,龙泉窑的制瓷技术为何能突然迎来爆发性提升。
而耀州窑在北宋晚期,曾被皇室封为御窑,专门为皇室烧制御瓷三十年,直到金国入侵北宋。
北宋南迁的时候,带走了汝窑工匠,带走了定窑工匠,难道耀州窑的制瓷工匠就没带走?就算没带走全部,难道没带走一批?
从逻辑上来讲,这不可能!
所以,有耀州窑制瓷工匠的加入,龙泉窑能制作出耀州窑系的青釉瓷器没什么不可能。
更何况,龙泉窑可是生产过青釉刻花瓷器的,但南宋之前却从未听说过他生产过刻花青瓷,这说明什么?
因此,我断定,它是南宋初期的龙泉仿耀瓷!”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想了想,又道:“如果我说的这些仍不足以证明它是龙泉仿耀的话,你们还可以敲一敲器身。
南宋初期,龙泉窑制成的瓷胎比北宋中晚期的厚重,胎质较粗,并伴有较多气孔,瓷胎颜色呈灰色,敲击的声音显酥且长,而北宋中晚期的胎质紧密,呈深灰色,敲击声音短促而明亮,没有那种酥离感。从这一点上也足以证明,我所言非虚!”
李海建当即伸手弹了一下青釉刻花五足炉的器身,顿时发出了一声略显颤动且悠长的声音。
“果然是龙泉造!”
李海建惊叹出声:“秦小友,我发现我之前还是小看你了,你这水平完全达到专家级了!”
店老板则大为震惊,一双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着实被秦立的高水准专业水平给惊到了,“妈呀!他还这么小,但水平……这特么还是人吗!”
而李壮泰则在一旁啪啪鼓掌,咧着嘴大叫:“专业啊,真特么专业啊!不服不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