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移民国外的人数越来越多,市场上急着出手的房子也越来越多,大家没有什么想法么?”江澈喝了口茶水说道。
“咦!~”
之前房子少人多,每天多多少少都会听到同事或者其他人念叨,家里急需房子孩子或者自己要结婚用。
特别是张军这位部门主任,几乎天天有人在他身边磨叽让他想想办法帮他说说话,让房管处分一间房子。
因为他们自己不缺房子,所以对这方面的敏感性不是那么强。
现在听了江澈的话,这才发现最近好像念叨房子的事少了许多。
“栓子,你的意思?”
在座的几人中,基本都有自己的小院儿,不缺房子。
江澈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房子的事情,张军几人有些摸不清江澈是什么意思。
“买房,囤着!~”
江澈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囤房?”
从他们记事起,就生活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对于物质这些外物的东西够用就好,毕竟有钱也没地方多买。
若是说囤积必须日用品他们还能理解,房子这个东西还能囤?
再说了,囤来干嘛?
看着面前一双双‘清澈却又泛着愚蠢的目光’,江澈继续说道:“若是我说以后京城的房子会涨到天价,四合院更是有市无价,你们信么?”
担心他们的承受能力,江澈并没说出后世房价的具体价格,只是用了两个比较模糊的成语。
可即便是这样张军几人还是不太相信。
江澈现在的四合院,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五千五,整座四合院才六百多平方,划下来每平方都要九块钱了。
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块的职工,如果只是靠着工资,要十多年才能买的起。
当然,江澈的这个四合院儿大,一般人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可就算是两间房,只有几十平方的,也要大几百块,小夫妻俩要攒上两年多才能买的起。
就这样,还是有好多人都买不起房。
江澈现在说以后房子的价格还会涨,这让那些小年轻们还怎么活。
“怎么不信?”江澈看他们一个个都不相信,于是开始举例子。
“当初我买这座四合院只要五千五,现在同样大小的四合院的价格涨了接近两千块钱。”
“当初凯旋买的那两间三十多平方的房子,花了六百八,现在涨到了一千一。”
“这才多少年?四合院儿的涨幅达到了三十六,单间房更是涨了四成以上。”
说这里,江澈点了支烟起身走到墙边,指着墙上挂着的全国地图继续说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改开政策。”
“京城是咱们国家的首都,随着以后改开力度的深入,京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还有一点你们没有关注到,那就是再过两年第一批大学生就要参加工作了。”
“虽说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会到其他地区工作,但是更多的则是会充实到京城的各个部门。”
“等这批大学生上班之后,本就稀缺的房产资源只会变的更加稀少。”
“京城地方就这么大,房子就这么多。”
“可人口却持续的输入,可以预见的是京城的房子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紧缺品。”
“栓子哥你这么说不对啊。”江澈的话还没说完,钱胜利插话道。
“怎么说?”江澈问道。
“京城这几年的人口虽然越来越多,可许多单位也新建了不少员工宿舍。”
“再说了,国家也不会让大家没地方住吧。”
“职工宿舍?”
“没结婚之前,住住职工宿舍还没什么。”
“可是年轻人总要结婚吧?难道他们结了婚还住在小小的职工宿舍?”
“职工宿舍你们又不是没去过,做饭烧菜都是在走廊里,每天一开门全都是油烟。”
“等他们工作了几年之后,能不会想着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么?”
“而且职工宿舍楼一年才建多少?”
“凯旋,你来说说你们厂今年建了多少间宿舍,又有多少人排队等着分配?”
凭借能说会道再加上用了些盘外招,黄凯旋这几年混的也不错,在他们厂也是个中层管理,厂里大小事务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我们厂今年准备兴建两栋住宅楼,一共六十套。”
“现在报名排队等着分房的人数则是两百一十人。”
这些数据根本就不需要思考,黄凯旋脱口而出。
“200多人竞争60套房子,那么剩下的一百多人怎么办?”
“要么死等,要么到市场上购买。”
“可是现在哪一家孩子少,有几家能够等的起?”
江澈不想这帮跟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兄弟,错过这一波旱涝保收的发财大计,所以才掰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说,要是别人,他都懒得费这么多口舌。
“栓子哥你就说咱们该怎么做吧?~”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江澈又摆事实又讲道理,他们要是还不明白那就真是棒槌了。
“发动所有力量,打听房源信息。”
“只要是没有纠纷,没有租户租住的能买下来的都买。”
“不分地段,不分大小。”
“如果你们钱不够的,可从我这边先拿着用。”
商量好章程后,张军等人马上开始发动自己在外面的关系。
房子涨价的事情既然江澈能想到,别人也肯定能够想到,虽说江澈的钱不少,可也不能小看天下人,谁知道平静无波的水面下会藏着多少‘大鳄’。
不趁着现在反应过来的人少先挑选,等别人都想到了就只能捡别人剩下的喽。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