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蔬菜问题不大。
但是平安水果问题很大。
“老罗,众安那边,能不能完成订单量?”赵犇目光凝视着罗怀勇,低沉的问题。
作为生产部总监。
他负责管理生产的问题。
特别是平安水果的开拓种植,一直都是他在对接,从今年六月份开始,已经不断的在众安搭建温室大棚,开始种植高档水果。
“这个?”
罗怀勇苦笑。
“做不到?”赵犇眯眼。
“的确做不到!”罗怀勇道:“单凭众安镇,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扩大种植基地!”
“那你怎么想?”
“我还找了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众安往南,靠近县府方向,还有一个镇子,叫怀朔镇,怀朔种植的大部分都是粮食,但是他们的土壤成分和气候温度,都和众安差不了多少,如果能建温室种植水果,就能弥补我们产量上的不足!”
罗怀勇低沉的说道:“我之前和怀朔的镇长沟通过一次,他们有些犹豫,毕竟他们世世代代都是种黑米的,让他们改变去种水果,而且还要投资这么多,他们不敢尝试!”
“以前方式,有些温和了,但是现在我们有订单了,完成订单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外贸订单!”
赵犇沉默了一下:“在和他们谈,实在不行,再找另外的镇子去洽谈,总而言之,我不管事他们自己当果农,还是租地给我们来种植,方式可以多种,生产一定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订单,而且是保证足够的质量!”
拿到订单,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那就直接丢脸丢到大西洋对面去了,这可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是!”
罗怀勇点头。
平安农场的经营方式现在来说,有两种,第一,是和当地农民合作,比如种菜那样,菜农投资建大棚,自己种植,平安农场负责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最后就是完成收购,一条龙服务到位,这让很多以家庭为种植单位的家庭农场出现了。
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样的方式来说,农民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的,如果出现问题,农民投资进来的钱,就会打水漂,大部分都会出现负债累累的情况。
农民大多数都是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见识比较少,更在意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的阶层,其实并没有这么多人能豁出去的,一个村子,敢承办土地和平安农场合作去干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所以平安农场还有第二种生产方式,由平安农场和当地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每年教地租,然后雇请当地农民进行种植,这样的方式,农民只是打工而已,每个月出工资,营收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旱涝保收。
这种方式,其实才收到很多农民的欢迎的,他们看来,自己也不用赚很多很多的钱,就平安农场给出的待遇,种地这种活,男女都能做,家里面有两三个劳动力,都不需要出去打工,在家门口月收入就过万以上了。
一个家庭月收入过万,如果是再以前的平安寨,那是想都不敢想,可现在的平安寨来说,的确是属于低收入层次了。
可现在大部分的农村,都是远远比不上平安寨的,能月收入过万,不知道多少家庭欢喜起来了。
所以现在其实平安农场手中承包的土地,最少都有好几万亩以上了。
……………………
赵犇在办公室和罗怀勇聊了一个多小时,罗怀勇心满意足的去干活了,而且干劲更足了。
许登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在农交会上不断的拿订单,自己就要保证生产的问题,不然他这个总监,当的就不称职了。
作为土生土长被提拔起来的集团部门总监之一,罗怀勇很多时候在方钧杜千秋邵东楼这些人面前,都感觉有些自卑的。
学历不如人,能力不如人,自己感觉就是靠着关系爬起来的一样。
但是他有一个优点。
肯干,敢干,能干。
当领到一个任务时候,他就会踏踏实实的去干,不惜代价的完成,甚至可以不吃不喝也要做好这事情。
这也是赵犇最看好他的原因。
……………………
赵犇和罗怀勇聊完之后,就直接开车去了镇上。
从平安寨到镇上的山路,以前觉得还不错,但是最近越看越不爽了,也不知道新公路要什么时候才能修起来。
平安公路太险太陡,时速不敢走快,新手不敢开,但是新公路就不一样了,穿山过河的,一马平川,而且简短了一半的路程。
如果新公路落成了,从平安寨出龙山,只需要原来的三分之一时间,就足够了。
省府已经很支持了。
只是修路还是需要时间的,年底不知道能不能通车,明年肯定可以,到时候平安寨就会迎来第二个发展的高峰。
………………
镇上,高川开发区。
平安蔬菜加工中心。
这个巨大的加工中心如今就是整个龙山,不,应该是整个金和最大的工厂了,好几千人,遍布三个大区域,生产加工的蔬菜都是论吨来算的,每天从这里运输出去的蔬菜的,不计其数,仿佛外面的人能看到的是,时时刻刻仿佛都能有一辆一辆的大货车厂区离开,走向全国各地。
总经理办公室。
赵鑫坐在位置上,四平八稳的坐着,正在对着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进行一些数据上的浏览,他左右都做了不少人。
副总陈流年。
副总杨成。
副总李用。
负责检测的主任,韩武。
负责清洗的主任,李婉。
负责挑拣的主任,白安。
……
十几个,都是加工中心的核心负责人,也是赵鑫自从赵十魁和罗怀勇离开之后,自己慢慢积累下来的一套班子。
这里面的人倒是很复杂的。
平安蔬菜加工中心的股东很多,而且为了公平,是允许他们塞人的,而且当初建立加工中心的时候,本来就是人才稀缺,是他们的支持,才一步步的让运营制度完善起来了。
关键还是赵鑫。
所有人都知道,赵三金是的赵犇的堂兄,是因为血缘关系,靠着赵犇的支持,才一步登天,从一个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知识文化的泥腿子,成为了一个大型加工企业的负责人。
看不起他的人,比比皆是。
可平安蔬菜加工中心运营到现在,从来没有出现过乱子,却让很多人不得不承认,赵三金哪怕是靠着血缘关系上位,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最少他是一个有坚持有原则,还有韧性的人。
少一点这方面的坚持。
他都会被吃干剥净了。
毕竟想要通过他,却搞赵犇的人,多的是,赵犇太耀眼的,越是耀眼,越是会有无数的人眼红,心生妒忌。
多少人想要把赵犇拉下神坛。
赵犇本身就是密不透风。
所以从赵犇身边下手,那是他们最大的选择,赵鑫就是最大的一个缺口,赵鑫出了问题,平安蔬菜加工中心就会出现问题,立刻就会让平安农场出现危机。
可赵鑫却能一次次的躲过了明刀暗枪。
有运气。
自然也有他本身的能耐。
随着一次次的折腾,赵鑫也开始展露他的锋芒,在这个位置,他最起码已经开始慢慢的坐稳了下来。
现在他,是一个掌控局面的人。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