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2 / 2)

<div class="contentadv"> 如果说之前江宁只是讲苏轼考得如何。

但毕竟没有史料。

有的一些人确实像“墨水”所说,将信将疑。

可现在。

当这一篇《留侯论》出现,直播间早已经沸腾了起来。

有没有水平,拿文章出来就知道。

这样的一篇文章。

别说是与当时参加的一众科举考生相比。

这样的文章哪怕就是与一众先贤大家相比,也没差到哪里去。

甚至。

这篇文章单论气势,还真没有多少文章可以相比。

“江宁老师,这篇留侯论,您在哪里发现的?”

墨水有一些尴尬。

是的。

比之其他人,他更为能够了解这一篇文章的水平。

如果这篇文章真是苏轼写的。

那么。

苏轼的才华,当真非同凡响。

对于这个问题。

江宁没有回答,一众网友倒是先回答了:“别问,问就是孤本。”

“对,就是孤本。”

众人一下子乐了。

别人有没有孤本他们不知道。

但江宁老师,所有人都知道,他可是藏着无数的孤本。

至于这一些孤本哪里来的。

也别问。

问多了对于江宁老师不太好。

因为很有刑头。

……

当然。

江宁到底有没有孤本,大家无法确定。

但很显然。

对于大众来说,他们知道,江宁脑海里面肯定比他们装着更多的史料。

这时,又有一位网友问道:“那个,那个,江宁老师,我读书少,有一些看不懂文言文写的散文,有没简单一点的。”

“简单一点什么?”

“比如说诗词?”

“这个啊……”

这一问。

江宁笑得更灿烂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

是的。

这个问题对于苏轼来说,那简直不是问题。

在宋朝。

如果说诗词,苏轼一出,其他一众诗人都得靠边站。

不过这个时候江宁却是有一点恶趣味,说道:“苏轼确实写过不少诗词,不过数量不是很多,水平也一般。但既然大家问到,那我就说几首苏轼写得诗吧。”

装逼的机会来了。

虽然这个逼是苏轼的。

但由江宁来讲出,江宁也感觉非常爽。

“还是从苏轼科考之后开始说起,苏轼两兄弟当年前往京城赶考,曾经到过一个叫做渑池的小县。不想,在他们去地方上任的时候,又经过了渑池。弟弟苏辙从小与苏轼一起长大,他一路送哥哥上任。分别之时,弟弟苏辙写了一首诗,诗中写到当时与哥哥来到渑池,并与哥哥一起在一处僧房里面题字。大概意思表示的是非常想念哥哥,并不忍心与哥哥分别。”

“接到弟弟写的这一首诗之后,哥哥苏轼亦是给弟弟苏辙回了一封信,在封中,他也写了一首诗。诗作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子由就是苏辙的字。”

大概说了一下背景。

江宁拿出纸笔,然后一边写,一边念出这一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面对着弟弟的感叹。

苏轼倒是看得很开。

他说。

人生到底会去哪里,到底是什么归途,我们又怎么知道呢?

他就像那天上飞来飞去的飞鸿。

哪怕就是偶尔在雪地上留下了他的指爪,但到底飞鸿要去哪里,谁也不知道。

你不是说很怀念渑池县的那位老和尚吗,可惜,老和尚已经死了。

他留下来的只有一座埋葬他骨灰的新塔。

而我们当年在僧房里留下的字,我们也没有时间再去看了。

我们是不是很像这飞鸿一样,只不过是在雪地上留下的一丝泥爪?

伱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我们得朝前看,不要过多的伤感。

这首诗对于苏轼一众名篇来说,可以说是普普通通。

可是。

江宁却非常喜欢这一首诗。

因为这一首诗似乎就像预言一样,预示着苏轼未来的命运。

同时这一首诗也非常有哲理,有一种人生无常的感觉。

但哪怕如此,苏轼却告诉你,人应该想开一点。

“我去……”

看着江宁写出来这一首苏轼的作诗,直播间一众网友目瞪口呆。

这还一般?

哪怕大家都不算是什么诗词大家。

可自小学诗词,大家的欣赏水平还是有的。

正如这一首诗。

仅仅只是一读,便有一种非常新清,明快,又而圆转自然。

特别是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悠远,也非常美。

正如开头前四句一样: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闭上眼睛。

只是想一想,这样的一个场景都不知道有多美。

“江宁老师,这还写得一般?”

“确实写得一般啊。”

江宁点了点头。

对于苏轼一众诗作来说。

这首诗确实写得一般啊。

前十都排不到啊。

是不是?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