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黎明的号炮(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3361 字 2023-10-25

夜色如水,除了巡游的小船,大多数人已经歇了。

这一次大战,超乎很多人的预料,虽然大乾今日胜了,但是明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却让很多人心有余悸。

原来离开陆地,明军竟然可以这么强。

换句话说,一旦明军的主帅下定决心,顽抗到底的话,他们的防线,竟然如同磐石一般坚固。

军议散后,大战初歇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寇烈不放心下面人行事,专门去兵部取了号牌,巡视了各个营地,探查有没有不法事,有没有玩忽职守,有没有虐待士兵之事。

虽说大乾目前是以武当先,但是身为文官,该担负起的责任一点都不会少,寇烈很清楚,文官是大王捆绑军队的绳索之一,这便是个文物之争的机会。

与那些动不动瞎出手的文官比起来,寇烈行事则往往更加务实。

总算是巡查完毕,大乾的军伍也都争气,没让寇烈寻到什么乱子,反而被军队的糙人们塞了一顿果脯肉干。

前线的士气确实不错,将士们今日虽然打的辛苦,但是此时从上到下,都有一股首战有我,有我必胜的气势。

寇烈写了奏疏,寻通政司的官员送到军机处,将自己巡视的各营情况禀告于大王。

然后寇烈便准备回自己都察院的小船休息,但是他的同僚左懋泰却忽然登门,邀他去大王设置的补给用餐舰进餐。

军议过后,很多朝臣都有大堆的事物要忙,肯定很多人都没进餐。

不过往日里,寇烈独来独往习惯了,邀请他一同进餐这种事情他一般都会直接拒绝。

不过想到,左懋泰如今身兼数职,从军机处实习后,迅速外派到礼部、户部、农部、税务司轮值,俨然是要进入内阁的。

倒不是阿谀奉承,只是寇烈觉得,他后续会有很多工作交叉的地方,便强打着精神,与其一道去了。

且说,这一次大战,很多人都不习惯,觉得伪明忽然变得那么有板有眼,作战又这般有章法,觉得可能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其实他们却也都忽视了大乾的变化。

就拿这一次南下来说,大乾的舰队虽然不如明军的水师强悍,但是却也布置了医疗舰、补给舰、护卫舰、运兵舰等等,每个舰队都有专门的军队。

而各船之间,都由大王的旗舰操持,不论是物资的调配,还是命令的传达,都有条不紊,即便是今日遇到险情,大乾也能挺过来,表明其实今日之大乾,也早就不是昔日的土包子了。

不然放在往常,今日之溃,早就三军崩溃,大家从大王到士卒一起胜利转进了。

就算是不胜利转进,大家也会人心惶惶,不知道前途如何,甚至需要派出一堆老臣来弹压,才能勉强下去。

但是眼下,一来嘛,大乾的体系逐渐完整,从战前的参谋体系到战后的辅助工作,有条不紊,几乎每个人都如同上了发条的螺母,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工作范围去做便好,无须想那么多。

二来嘛,大王真的是非同一般人,以至于三军上下对于大王都有一种迷之崇拜。

很多大战中可能出现的事情,他早有预料,很多大家忽视的细节,在大家发现的时候,他都已经提前布置好了。

就拿这补给用餐舰来说,还是大乾一贯的风格,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官员和士兵几乎是可以同餐同食的,莫说是他们,便是大王也要来补给舰用餐。

大王与他们这些“达官显贵”可能会严肃一些,但是与士兵却总是没有一丝的隔阂,到现在寇烈几乎都没法理解,大王是如何做到,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搂着老兵吹牛逼,将黄段子的。

那可是一国之君。

非止如此,大战停歇之后,大王第一时间去慰问伤病营,战地医院,甚至于大王还熟稔的给伤病清创伤口,撒金疮药。

大王身边儿的亲卫们,一个个都说,他们好久没打仗了,但是这治病救人的本事,倒是跟大王一起干了不少。

大王都做到这般了,大家如何能不相信他呢?

寇烈与左懋泰登船之后,照例去与那些值班到现在的官员闲聊了几句,大体都是些工作上的闲散小事,过后才端着餐盒,慢悠悠的坐在角落。

而后两人并未多言,端着饭盒狼吞虎咽了一大顿,这才惬意躺在椅子上,丝毫没有文士风范的长出几口气,感觉人生没白活。

不得不说,大王是真的妥帖。

就拿他们这些文士来说,他早就命执勤的大厨给他们熬了补充营养的糖粥,此外还有一些跌凉拌青菜,更妙的是还有一大壶的茶水,只是茶按照要求比较淡,用大王的话说,文士久坐,前列腺不咋地,容易起夜,不要煮浓茶。

但工作之余,能有一盏热茶,真的是极好的了。

二人喝了约莫半柱香的清茶,在摇曳的烛火下,这才稍稍缓解了一日的疲惫。

寇烈端着茶盏,摇头苦笑道:“可惜这茶水太淡,昔日在都察院执勤,喝的都是浓茶,一点味道都拼不出来,生活已经这般艰苦了,连喝个茶水,都不能尽兴……”

“能有盏清茶,便是圣人垂爱了,还那么多瞎讲究作何?”左懋泰笑着摇头,却又忽然严肃正身,看向寇烈。

“寇兄巡视各营归来,不知道下面袍泽境况如何?”

寇烈心中微微一动,却是借倒茶之机思索,又端起茶盏慢慢的饮了一口。

话说,他本意以为左懋泰在各部寺轮值,或许跟自己的都察院有工作上的交叉,亦或是要来都察院做一段时间御史,所以才盛情相邀。

却不料对方竟然提及此事,却不得不让寇烈警惕。

毕竟嘛,虽然在寇烈看来,大乾的武夫一个赛一个粗鄙,现下靠谱的武夫,也就那么几个,孙元化次长,以及青州的秦去疾将军,允文允武,行事颇合他们这些传统文臣的心意。其他武夫,要么动不动入嫩娘,要么就直接动手。

可文臣也不咋地,左懋泰就属于不咋地之流。

今日之战,连阁老都上去胡乱进言,简直是荒谬。

真的按照他所言的去打,那岂不是要出大事?

再说平日,这帮子文臣也是处理政务的时候,稍微妥协一些,不至于给大王惹来太多的乱子,大家基本上都能按照大王的方略,按部就班的为大乾做事,新人也在快速成长,大乾的班子总算是搭起来了。

再大家看来,大乾在扬州府休养生息的一段时间,去妥妥的浪费了南下的时机。

但是寇烈却觉得,这是苦炼内功,必不可少的时机。

可这帮子文臣,一旦涉及军权,就昏招迭出,不懂兵事,就不要瞎掺合,才是正理啊。

不过,寇烈也很清楚,现在文武并用,甚至武将搞出文臣一头,但将来甚至不用等到消灭伪明,这些文武大臣之间的争斗就会出现。

尤其是阁老和尚书们逐渐年老,对朝廷的掌控力衰减之时。

说起来,他寇烈也是文官,他也认为,武夫很多地方做的很不合理。

文臣没有刀把子,便缺乏各种安全感。

当然了,想到此处,寇烈又觉得好笑。

因为从理论上来讲,他是武将出身才对,毕竟他曾经是鹰击军的思想教官,当初还跟着队伍砍杀过不少敌人,自己算什么鸟文官。

而不仅仅是自己,很多大乾的文臣,都是从武将之中走出来的,比如说兵部尚书胡爷,人家那是正儿八经出谋划策,手段跌出的牛人。

可见大王对于文武之间的争端早就有所预料,所以在前期就已经做了相对的调和工作,故意模糊了文武之间的界限。

不过左懋泰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文官,又是传统派,他开口讨问军事,便让寇烈很不习惯。

总之,左懋泰的一个越矩,让寇烈的心思转了不知道几百个圈,当然也就花了盏茶的功夫,他将碗放下来,笑容可掬,“左兄轻易不开口,今日既然开口询问,愚兄如何会不告知呢?只是你也是大王近臣,这种事情可以直接问于王上,为何与本官相询呢?”

且说,左懋泰一个来自于山东左氏的高足,素来以刚正闻名,哪里知道这位昔日里刚猛无比的御史大佬,早就在染缸里学了一肚子坏水,一点也不纯洁了,依然坦诚的说道:“不满贤兄,弟是忧虑南下战局……”

寇烈想笑,你丫竟然会忧虑战局。

谁不知道,你们作家南北下注,左家子弟,投靠朝廷者大半,投靠女真者亦有之,反而我们大乾最少。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