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三千骑(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3179 字 2023-10-25

但不管两个明军的指挥官心里如何想法,一刻钟之后,朱大典和他最后的一万精锐,却是彻底的动了起来。

大乾一方自然是紧张万分,斥候不断回报,直到又过了两刻钟,彻底不需要回报。

因为朱大典和他的帅旗,以及一万精锐,已经从高地的侧面饶了过来,就在大乾将士的注视下,开始从容列阵。

此时,陈二牛已经率兵准备救民会会众合兵一处,将温泽、吴三桂压制到了与左良玉背靠背的地步,刘青山的大军也都出现在左良玉回望的视野之内。

陈先赟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一直焦急的等待和忍耐,就是在等这个时刻。

手头上剩余的兵马已经被派出大营,迎敌列阵了,中军剩余的虎贲旅、第三兵团剩余精锐、苗人凤部、李牟部也终于起身备战。

“大王!”

陈先赟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直接起身跪在地上,然后拱手相对,“事到如今,臣且随各路兵马临阵,请大王竖起王旗,为我等之后。”

楚行缓缓点了点头,一声不吭的起身,一面看起来十分破旧的王旗在刘必显的注视下升起,高高的挂在大乾的中军大营处。

下一刻,陈先赟毫不犹豫,直接转身,带着一队高级军官,率领大队兵马向下方前营出发。

与此同时,居于军中的朱大典,看了看左右两翼的兵马,又看了看距离自己不远,领着大量核心兵马的金国奇,然后看都不看身后的烟尘,只是最后瞥了眼对面那刚刚升起的破旧王旗,在大乾将士们陡然间泛起的欢呼声中,勉力的抬起手来,最重重挥舞而下。

一万余可能是大明最精锐的兵马,在养精蓄锐了大抵半日之后,终于发动了。

此时,天空并未下雨,距离天黑也有一段时间,老天爷少有的并未偏袒任何一方。

王旗升起来不到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李承先部所领的兵马中,便有成建制崩溃的情况,甚至崩溃已经到达了团一级,团长级别的军官战死,已经成为常态。

话说,随着高低的战事僵持的时间越来越久,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战线趋于稳定,所以在朱大典列阵之前,战场南侧大规模乱战的时候,高地的战事就有些心照不宣了。

亦或是说,整体战局,有些心照不宣了。

相对应来说,李承先早就放弃了督战,改为尝试让前方的部队轮番撤下高修整。

李承先部崩溃的部分,也不是崩溃于高地之上。

而是在王旗升起以前,便撤下高地修正的队伍,本来是在张应昌部加强了攻势,准备上去接替损失惨重的程副业部的,但是等到朱大典列阵,继而中军王旗升起,大乾将士全军大振,李承先手下的团长们,于李承先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保留部分兵马在原地,并且让全军对准朱大典。

其本意是趁着朱大典与兵力雄厚的中军交战的时候,从侧翼压过去,建一波奇功的。

但是朱大典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朱大典手底下都是精锐,并且有大量可以充为机动力量的骑兵。

所以他是不可能给李承先部这个机会的。

当李承先派出出去的团还没够到朱大典的军阵,便被汹涌而来的骑兵,直接碾压。

金国奇亲自率领可以跟女真骑兵硬碰硬的精锐部队,直接对李承先的部下发起了袭击,这队骑兵,人马俱甲,且人人持三眼神铳,双方一个交锋,便硬生生的将数千人踩得稀碎。

而正如张应昌所言一般,高地的正面战场虽然异常重要,但是上面的军队,大多数都是兑子,是消耗品,部队不可能有多么精锐。

他们他们不论是骑兵,还是重要的火铳兵都是极其稀少的。

虽然他们拥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重甲到盾兵,但是也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

因为金国奇等人实在是太强大了,先是三眼铳进行了密集的攒射,然后数以千计的关宁骑兵,直接用骑枪突袭,当场大乾将士便有崩溃的态势。

这本来就算不上什么多么高明的战术,但是在精锐的兵马手里使用出来,往往越简单,越粗暴,就越有效。

而李承先部就在这种简单高效的进攻中,顷刻间就成了牺牲品,这只试图进攻朱大典的兵马,瞬间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至于倒霉的团长,更是生死不知。

而大乾将士,刚刚还因为王旗而暴涨的气势,瞬间就灰飞烟灭。

当面的中军兵马一时间无比惊骇,而高地上的部队更是感觉到惊悚莫名,便是尚在出营状态的陈先赟,以及中军大营上的楚行,也各自骇然。

不是没有人想到,会有大量的牺牲。

实际上,人的名,树的影,大乾上下看到朱大典列阵,看到那大规模的人马俱甲的精锐之后,都有付出大规模牺牲的觉悟。

可是为什么这么快!

自己输得这么快!

而人家赢得这般简单粗暴。

楚行他们那里知道,在白山黑水之间,大明的骑兵,就是靠这一套简单粗暴,打的女真人都抬不起头来。

以至于皇太极都不得不绕路,偷袭京师。

当然,眼下大家最头疼的是,大乾的反击在那里?

明军不是没有伤亡,实际上,明军的伤亡也很大,但是绝大数伤亡是因为工事对于大规模骑兵的天然消耗。

因为大家看的很清楚,在起伏的地形以及陷马坑里,不少明军往往一个趔趄,落下马来。

但是这种伤亡是概率性的伤亡,不是人为造成的。

没人看到,大乾那个反击部队对这股骑兵造成有效的杀伤。

而李承先的奇袭部队,就在这种氛围下,全体消弭掉了。

这让在场的大乾僵尸由衷的感觉恐惧。

而惶恐之后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就是赞叹!

赞叹,原来骑兵还可以这么用?

赞叹,原来骑兵可以这么强!

不过,这种赞叹也很快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人心深处和浅处的种种抉择。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自然是距离朱大典最近的李承先,他在距离这场战斗最近的距离、最佳的视角全程目睹了一切,并最直观的感受到了这场台风的威力。

而且别忘了,战斗中崩溃的一方正是他的核心部属。

故此,在明军碾压过高地下方的时候,这位旅长的脑海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空白之后,因为距离问题,李承先才却又被局势逼迫着,迅速而又僵硬地做出了决断:

身为齐岐山奋力举荐,大王都颇为欣赏,且出身于讲武堂的旅长,虽然他率领的队伍,是他自己都有些看不上的义勇军。

但是这位旅长的本事、见地、忠心都是无须质疑的。

他比谁都清楚,大王就在不远处的弇山智商,自己手下又是大王起家之地的袍泽,所以投降也好,逃跑也罢,都是想都不用去想的。

这个时候,琢磨什么生死也是无用的话题。

最为关键的是,身为大乾的一份子,享受着大王赐予的恩荣,身上背负着无数大乾百姓的希望,此时此刻,只有尽职尽责这一条路。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大局从自己这里崩塌。

即便是不得已如此,也得是他先一死以对王恩。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