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领着傻柱带着东西和彩礼登门,老赵家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婚期就定在1959年8月29日,农历七月二十六。
傻柱听了罗大勇的建议。
怕夜长梦多,没过几天就去轧钢厂开了介绍信,先把结婚证领了。
这才哈哈大笑的领着赵小薇回了四合院。
进了院子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发糖。
这时候鸽子市的粮食价格已经涨的很高了,油盐酱醋也都开始涨价,发点糖就不错了。
一般家庭是真摆不起席,就这糖票还是罗大勇赞助的,糖票傻柱是真的搞不到。
前院的阎埠贵、老杨头每家分了六块糖,两家也说了一堆的祝福话。
中院一大妈也是乐呵呵的说着恭喜、祝福的话语。
至于易中海的心里怎么想的就只能鬼知道了,反正是面无表情,看不出来啊。
贾家一向是吃拿卡要的代表,拿了六块糖后又厚颜无耻的想多要点。
被拒后还想上手抢,结果被跟着的罗大勇一顿怼,也不吭声了。
后院都送完后最后傻柱去的许大茂家,一顿嘲讽、显摆、拉仇恨,把许大茂气的脸都黑了。
转眼到了傻柱结婚的日子,早上傻柱带着罗大勇和刘光齐三人骑着自行车去赵家接亲。
至于自行车哪里来的,当然和街道办借的。
这年头家里买了自行车都要和街道办说一声。
街道有事情要用也会给一点酬金,大多数都是结婚接新娘用,有几家能有条件买好几辆自行车?
把赵小薇接回院子,请王主任、聋老太太、一二三大爷,加上罗大勇和刘光齐吃了顿饭。
就算婚礼结束,这时候还没到婚礼必须唱红歌的时候。
本来贾张氏还想借着傻柱不办席闹腾一下,再招个“魂”啥的。
结果一看王主任和聋老太太都在,屁都没敢放一个就回去了。
罗大勇送了一对暖瓶就算随礼了。
心里想着哥们忙活了这么长时间可算把这事儿搞定了,我自己都没还没媳妇儿呢啊。
59年9月中旬,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四九城开始减量。
大院里人也开始各显神通,前院的三大爷几乎天天都去钓鱼。
钓到鱼也不吃直接都换粮食了,细粮换粗粮虽然不好吃但是最少能吃饱。
老杨头和孙子杨小毛虽然没工作,但都是四九城户口有定量也饿不着。
中院一大爷家是不缺钱也不缺粮的。
通过每天给聋老太太送饭就能看出来,傻柱两口子和雨水更不缺吃不缺穿的。
贾家已经开始吃老本了。
农村媳妇儿的缺点开始爆发。
就贾东旭一个人的定量估计都喂不饱贾张氏。
后院二大爷虽然没事儿喜欢打孩子,但对后院后罩房的三家还是有些帮助的。
要不然草包一个怎么能坐住二大爷的位置。
许大茂两口子就更不用说了,娄半城的女婿要是缺吃的就闹笑话了。
轧钢厂也开始减量,也就是这年代的工人积极性和服从性都高。
换成几十年后你试试,别说减量少一口都不好使。
虽然工厂都是重体力活,但也没有人抱怨,只有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这天罗大勇刚下班回院子就听到中院闹哄哄的。
过去一看原来是贾张氏在上演经典的“招魂秘术”。
“老贾啊,你回来看看吧,这院子里没好人,都欺负咱们家啊,你来把他们都带走吧。”
罗大勇这几个月没少看这招式,早已经烦的不能再烦。
看到杨小毛在边上站着,就问道。
“这贾家的又搞哪一出?
怎么又开始闹腾了?”
杨小毛一看罗大勇问他忙道。
“大勇哥,这不都是粮食闹的。
今儿后院许大茂从乡下回来带了些蘑菇,给了三大爷一些。
这贾大妈看到了也想要,许大茂没给就想上手抢,被许大茂好一顿埋汰。
说她是丧门星,克死老贾的老虔婆,这不就闹腾上了。”
罗大勇一看这架势估计今天又是要开大会了。
果不其然易中海回来以后看到这样子就说大家先吃饭,吃完了开全院大会。
9月的四九城天气凉爽,正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各家各户吃了晚饭便拿着家里的桌椅板凳出来开会,说是开会其实就是看贾家的笑话。
照例三个大爷登台以后,二大爷这次没抢到先发言的机会,一大爷易中海就直接说了。
“许大茂,贾张氏,说说吧你们两家这次又因为什么闹腾?”
许大茂能说会道的第一个发言。
“一大爷,各位大院的住户,我许大茂是什么人大家应该都清楚。
可不是我先挑事儿的,我今天刚从乡下放电影回来又累又饿。
结果到了中院贾张氏就过来要我从农村收上来的蘑菇。
我家这蘑菇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当然不会给她了。
结果她就上手抢,你们给评评理这和过去的土匪强盗有什么区别?”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