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轧钢厂出大事儿了(1 / 2)

6月中旬,采购科。

今天是每月工作汇报例会,因为孔丽娟临时接到通知,要去上级那里汇报工作。

所以例会由罗大勇主持。

以前罗大勇参加这种会议都是带个耳朵就行,今天第一次主持才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2组的李军朋和3组的杨杰,好像走的很近啊。

夏庆阳不是说杨杰和杨为民是男女朋友关系吗?

难道这里还有什么其他事情不为人知?

临近中午,会议已经接近尾声。

采购任务各组完成的都很不错,所有人的心情也都很放松。

大家正在抽烟喝茶讨论下个月的采购计划。

忽听外面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然后便是感受到一阵清晰的震动。

罗大勇离门口最近,第一个冲了出去,后面其他采购科成员也都鱼贯而出。

出了屋门就看到远处一片尘土飞扬。

按照位置来看,应该是锻工车间。

烟尘中隐约还能看到厂房倒塌的痕迹。

看到这一幕罗大勇脸色都变了,这是出大事儿了啊。

“采购科全体人员,都跟我过去救人。”

喊了一声之后,罗大勇就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过去。

轧钢厂内的厂房都是砖混结构。

罗大勇跑到附近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厂房的近二分之一部分发生垮塌。

原本高高的厂房整体性垮塌至半层楼高,巨大的水泥楼板下是一片废墟。

砖块、水泥块、钢条等散落一地,两侧厂房的楼板、钢筋、砖块等因垮塌事故裸露在外。

现场求救声,哭喊声,哀嚎声响彻一片。

罗大勇属于第一批到达现场的,别看距离不近,但是架不住他跑得快。

环视一周看到现场就属他职位最高,立刻给先赶来的工友们下达了救援命令。

还好在巡逻队当过一阵子大队长,多少懂点指挥,要不然真就麻爪了。

要知道这种救援最怕的就是二次伤害和再次倒塌。

还好罗大勇指挥的很是到位,外围的伤员都被一个一个的抬了出来,直接先去卫生所。

这么一会儿功夫,三巨头就都到了。

这时候外围的伤员已经都被拉走,只剩下倒塌厂房内的伤员还情况不明。

杨利民此时只感觉手脚冰凉,这么大的事儿,是不可能捂住的。

就算他想,另外两个副厂长也不会同意。

已经有些歇斯底里的他直接取代了罗大勇的位置,开始指挥众人一点一点的在倒塌的厂房内救人。

罗大勇当然乐见其成,外面的伤员还好说,这厂房内部搞不好已经有工人死亡。

明显谁接手谁倒霉的事儿,有个头高的顶着他就直接让地方了。

李长征和聂远志也知道这个道理,齐刷刷的后退几步,把全场的C位让给了杨利民。

杨利民这时候也深知这位置烫手,但是他必须顶上去。

谁让他是一把厂长呢,他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不过罗大勇并没有什么都不管,直接让夏庆阳去给附近的医院打电话。

现在不知道厂房里还压着多少人,万一人多,红星医院根本抢救不过来。

电话打过去不久,六院、四九城医院、同仁医院等各大医院的车辆就进了厂。

第一批拉走的是卫生所救治不了的伤员。

毕竟你要是头痛脑热、刀伤破皮这样的病症卫生所还能治。

骨折这样的症状还是得去医院。

又过了大约20分钟,还没等倒塌厂房内救援开展到十分之一呢,大领导的车也进了轧钢厂。

事儿太大,谁也不敢压着,杨利民直接给部里打了求援的电话。

大领导带来了一群军人,这效率就和工人完全不一样了。

等到下午5点半,所有救援工作完成,这要是让工人来干,明天也不一定能干完。

不能说工人们惧怕二次倒塌导致受伤,所以有些畏手畏脚。

只能说人民的子弟兵不怕受伤、不怕牺牲,永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再则救援经验方面,工人和军人也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晚上6点,轧钢厂所有领导在厂礼堂开会。

大领导并没有发火,因为锻工车间倒塌的原因还没有调查出来。

这次会议主要是要求各基层领导安慰好厂里的工人们。

毕竟这锻工车间能倒塌,其他车间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问题?

工人们在这样的车间里工作,只会心惊胆战,工作效率就更不用提了。

会后,大领导与杨利民握手告别的时候说道。

“利民啊,这次的事情一定要有详细的调查结果,其他的厂房也要马上安排人去检查。

绝对不能再出现第二次啊。”

杨利民此时已经心神疲惫,一直在现场,中午饭都没吃。

“请领导放心,绝对不会有第二次。

等调查结果出来了我再向您汇报。”

大领导带着秘书离开,杨利民这边则还有一堆的工作在等着他。

晚上罗大勇下班到家都已经8点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