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广告(2 / 2)

“哦?还有这回事。不过,从小到大也没有让她喝酒。行,丫头,那你就喝饮料,不喝酒。”

江夏只得端着饮料,和江志诚碰杯。

另一只手伸进了常乐的毛线衣内,掐着软肉扭来扭去,舍不得发力,表明态度。

这时,晚会接近开场,电视里的广告开始密集轰炸。

其中一则广告吸引了几人的注意。

画面一转。

镜头一:建筑工人在高楼大厦的施工现场,顶着烈日挥汗如雨;

旁白:一年的风吹日晒,只为家的幸福。

镜头二:快递员骑着小电驴迎着大雪纷飞,穿梭在大街小巷;

旁白:一年的风霜雪雨,只为家的温暖。

镜头三:货车司机开着货车穿行在崇山峻岭的山路上;

旁白:一年的风尘碌碌,只为家的牵挂。

镜头四:环卫工人凌晨三点,手持扫帚清扫城市道路上的垃圾和落叶;

旁白:一年的风鬟雨鬓,只为家的美满。

镜头五……

一连串镜头转换后,接着:

“家是人生的起点,事业的驿站,心灵港湾”

“家并不遥远,路就在脚下。只要我们迈开脚步、昂首阔步,就能回家。”

最后,镜头停留在流光溢彩的汽车背影上,文字缓缓浮现在屏幕中央:

“心之所向、乐之以达——乐达汽车祝全国观众朋友们新年快乐!”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即日起,乐达乐行接受全国预定,详情请咨询全国各大经销商网点。”

广告并不出奇,但传递出一个信号:乐达汽车要开始卖车了。

广告结束后,江志诚问:“乐达汽车就上市了?”

常乐点头:“已经定型,生产线也已经调试完毕,可以量产了。”

“速度很快啊,才一年多的时间。”

“叔,这款汽车单单研发经费真金白银烧了50多个亿啊。”

江志诚:“……”

夏清芳:“……”

江夏:“……”

“加上保时捷、大陆集团、舍弗勒集团参与的研发工程师,总共有将近4000名的工程师不分白天黑夜研发,设备也是成套成套的买,同步进行。快一点也很正常。”

“50多个亿……啧啧,怎么会花这么多钱?”江志诚问

“从发动机、变速箱到底盘控制,再到5万多个零配件定型、整车定型,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花费这么多也是正常的。”常乐解释:

“客观说还算少的,因为保时捷、大陆集团、舍弗勒公司的参与,很多技术直接套用,要不然会更多。”

“怪不得国产汽车品牌一直被人诟病不搞研发,卖换壳车敷衍了事,这资金门槛也太高了吧。”江志诚感叹。

“其实这也有客观因素存在。要研发就必要耗费巨资,而耗费巨资就注定要承担巨额债务。”常乐说:

“而国产汽车自主品牌暂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品牌认可度低,一旦投入巨资搞研发,研发的产品却不被市场认可,就会直接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所以,才不敢轻易下重注搞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状会改观的,我深信。”

“是啊,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的问题。”江志诚点头说。

“对,国外品牌发展历史悠久,很多我们面临的问题他们都已经面临过,且已经解决,技术积累多、品牌认可度高、资产大、资金多,他们的试错空间不是国内品牌能比的。”常乐说:

“即便投入巨资研发出的产品不被市场认可,也能够承担试错成本,大不了多亏一次。”

“但也有企业付出了代价,一旦被市场抛弃,面临的状况将会非常悲惨。”

“谁?”

“FORD旗下的捷豹路虎,还有VOLVO。捷豹路虎卖给了阿三的TATA……”

“VOLVO研发一款发动机就花了40多个亿,而市场销量每况愈下,每年都有巨额亏损,即便是家大业大的福特因为金融危机也不得不开始甩卖VOLVO了。”

“哦,那你说geely有没有可能成功。”

“我认为会成功。VOLVO虽然有历史影响力,但品牌影响力日薄西山,技术积累也落后于整个时代,买的起的看不上,买不起的就是买不起。”常乐说:

“geely是真想买,准备很充分。而他的竞争对手立场并不坚定,属于想凑热闹捡便宜的那种。”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